2024年06月文章索引

中国锂电池“突围记”
中国锂电池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固态锂电池的研究与突破,展示了中国在电动汽车领域的技术进步和国际竞争力。陈立泉团队的努力使得中国锂电池从无到有,从跟跑到领跑,成为全球锂电池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上海氟
上海有机所的氟化学研究历史悠久,始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经过多次技术攻关,成功研制出多种含氟材料,满足国家需求。研究团队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不断创新,推动了氟化工产业的发展。近年来,上海有机所继续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开展先进氟氮材料的研究,力求为特种材料领域提供技术保障。
中国科学院大学本科录取通知书中的金刚石:科技自立自强之路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成功研发出我国首条化学气相沉积(CVD)大单晶金刚石生产示范线,为我国在半导体技术领域实现弯道超车、抢占未来产业的制高点,以及实施国家发展战略提供了支撑。
学做科研
郑哲敏是中国爆炸力学学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他在2019年写下了“留给后人的话”,表达了对后辈的期望和建议。文章回顾了郑哲敏的成长经历、学术成就及其对科研的热爱,强调了他在力学领域的贡献和对国家的奉献精神。
17岁中专女生闯进全球数学竞赛12强
17岁的中专生姜萍在2024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中以全球第12名的成绩入围决赛,成为唯一的女生。她对数学的热爱始于初中,尽管偏科阻断了她通向普通高中的路,但在涟水中专的学习中,她得到了更多与数学相处的时间。经过老师的辅导,她在预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正在为决赛做准备。
魏炳波院士:杰青项目开启空间材料科学新纪元
中国科学院院士魏炳波通过杰青项目资助,开创了我国空间材料科学新纪元,自主设计研制了金属材料超常凝固实验系统,并在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中得到应用。
李惠院⼠:杰⻘项⽬振奋了我的科学精神
中国科学院院⼠李惠通过⼈⼯智能与桥梁⼯程学科交叉研究,获得国家杰出⻘年科学基⾦项⽬资助,推动了桥梁智慧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并在国际上率先开辟并引领了结构健康监测数据科学的研究。
欧洲未来环形对撞机,悬了?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未来环形对撞机(FCC)项目面临资金挑战,德国政府表示无法继续提供资金支持。
智斗美国特工,科学家“归来”故事像大片
本文讲述了中国科学家鲍文奎在20世纪50年代从美国归国的惊险历程,以及17位爱国科学家冲破重重阻碍,归国报效祖国的故事。展览展示了他们的爱国精神和归国决心,激励科技工作者和社会各界共同实现“科技强国”梦。
希尔伯特:问题是数学的命脉
希尔伯特在数学界的革命性贡献,强调了问题的重要性和数学的探索精神。他提出的23道数学难题不仅反映了数学的深度和广度,也激励了后来的数学家们继续追求真理。希尔伯特的思想和研究对20世纪的数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在数论和几何学领域。
你也是噪声受害者
文章探讨了日常噪声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包括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通过对噪声的研究,强调了控制和减少噪声的重要性。作者班克斯通过游说政府和成立非营利组织,努力改善噪声污染问题,并呼吁社会关注噪声对健康的危害。
2000年前古罗马香水被发现,尘封已久的香味,怎么有点像藿香正气水?
在西班牙南部的卡莫纳小镇,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座公元1至2世纪的古罗马陵墓,其中包含一瓶保存完好的古罗马香水,主要成分是广藿香,这种香料来自遥远的东方,显示了古罗马人对异域香料的珍视和贸易网络的广泛。
玻璃的野性与创作之旅
杜蒙分享了他与玻璃材料的创作经历,探讨了玻璃的多重特性,包括其美丽、脆弱和野性。他回顾了自己在艺术创作中的成长,从最初的失败到后来的成功,以及如何通过玻璃作品表达内心感受和对生活的思考。
全球最大一体成型高性能铜管研制成功
东北大学黄须强、吕朝阳团队成功研制出全球最大尺寸的一体成型高性能铜管,该铜管具有高强、高导性能,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船舶制造、低温物理研究、暗物质探索等,并已在国内外多个国家应用。
2024《期刊引证报告》发布:中国内地20个期刊排世界第一
科睿唯安发布2024年度《期刊引证报告》,中国内地20个期刊在21个学科中排名世界第一,JCR提供丰富的独立数据和分析,今年新增ESCI收录期刊并首次纳入各学科类别统一排名,以简化期刊评估。
逐梦新疆这片沃土
肖文交院士在新疆进行地质科学研究,取得了中亚大陆演化等重要成果,为新疆矿产资源勘查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他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研究,推动科技合作,致力于新疆的经济社会发展。
为国铸造:空心叶片里的决心
本文讲述了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1964年成功研制出我国首个航空发动机空心涡轮叶片的历程,强调了师昌绪在这一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及其对中国航空工业的贡献。通过艰苦的攻关和技术创新,最终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成功采用精铸气冷涡轮叶片的国家,并推动了航空发动机技术的进步。
Nature首次遭遇罢工,颜宁潘建伟等签名声援
2024年6月20日,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的员工首次罢工,要求更高的薪酬,因其5.8%的加薪提议未能满足生活成本上涨的需求。此次罢工可能影响《自然》杂志及其系列刊物的出版。罢工获得科学界支持,公开信签名者包括诺贝尔奖得主和知名学者。施普林格自然的高额利润与员工薪酬不成比例,引发了员工的不满和抗议。
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全体院士会议召开
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全体院士会议在北京召开,李晓红院长作报告,回顾了工程院30年的成就,并强调了未来的工作重点,包括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科学家精神的弘扬。
赵忠贤:中国高温超导的领航人
赵忠贤是中国高温超导领域的重要科学家,他在高温超导研究方面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推动了中国该领域的发展。赵忠贤的科研经历和组织能力使他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认可,并为中国的科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周光召先生的科学贡献和影响
本文详细介绍了周光召先生在理论物理方面的科学贡献,包括他在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的工作。他的研究涵盖了相对论性螺旋散射振幅、赝矢量流部分守恒定理、非平衡态量子场论的闭路格林函数数学形式以及量子场论的大范围拓扑性质。周光召先生的工作对粒子物理和量子场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并得到了国际科学界的高度评价。
纪念卡尔·萨根诞辰90周年
本文回顾了卡尔·萨根的科普理念和贡献,强调他在科学普及事业上的努力和对迷信、盲从和伪科学的抗争。
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召开
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侯建国院长作工作报告,强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落实深化院士制度改革精神,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数学家谈怎样学数学
著名数学家越民义总结了学习数学的经验,强调兴趣和努力的重要性,指出学习应循序渐进,重视基础知识和训练,并强调学习的目的在于解决实际问题。
嫦娥六号成功着陆月球,探索背面秘密
嫦娥六号于2024年6月3日成功着陆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计划采集约2千克的月壤样本,并进行钻探和原位测量。此次任务的复杂流程与嫦娥五号相似,着陆点选择在月球背面,需依赖中继卫星进行通信。发射过程中,关于“美国登月造假”的谣言再次出现,同时可能存在未公开的“隐藏任务”。
与玻璃球相伴30年
张敬杰分享了他与玻璃小球的30年研究历程,介绍了空心玻璃微球的研发过程及其在海洋工程中的应用,强调了国产化浮力材料的重要性,并回顾了团队在科研中的艰辛与成就。
吵翻了:科学家能否就意识是如何产生的达成一致?
本文探讨了科学家们在意识研究领域的分歧与合作,特别是围绕整合信息理论(IIT)与全球神经元工作空间理论(GNWT)的对抗性合作。尽管存在激烈的争论和批评,但许多研究人员仍对意识科学的未来充满希望,并努力推动有意义的对话和合作。
祝贺!陈嘉庚科学奖、陈嘉庚青年科学奖出炉
2024年度陈嘉庚科学奖和陈嘉庚青年科学奖颁奖仪式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上举行,表彰了在科学研究领域做出重大原创性贡献的科学家和青年科技人才。
自组织临界性的发现
自组织临界性理论由丹麦物理学家帕·巴克和中国物理学家汤超开创,探讨了复杂系统中的跨尺度现象,并提供了普适的机制解释。该理论的发现历程涉及沙堆模型的构建、耦合扭摆系统的研究等,展示了在没有外部调节的情况下,复杂系统如何自组织到临界状态,形成多种尺度的崩塌现象。
揭秘中国公民诚实度之争:一项在中国进行的扩展性复制实验
本文讲述了中国公民诚实度的科研故事,反驳了2019年《科学》杂志上关于中国诚实度排名倒数第一的研究。经过四年的努力,研究团队通过复制实验和数据分析,证明了中国人实际上是非常诚实的民族,并揭示了文化差异对诚实度评估的影响。
陈省身访谈录:这是我最重要的工作
陈省身在访谈中回顾了他的求学经历和重要的研究工作,强调了他对几何学的贡献,尤其是纤维空间的微分几何和Gauss-Bonnet定理的证明。他谈到了与Cartan的合作以及对中国数学发展的关注,表达了对未来数学研究的乐观态度。
危及500万人!一种鲜为人知的病毒在南美蔓延
一种鲜为人知的病毒“奥罗普切病毒”在南美洲蔓延,引起公共卫生专家的警觉。该病毒主要通过蠓叮咬传播,可能导致大脑炎症和神经系统问题。研究显示,森林砍伐和气候变化加剧了病毒的传播,美洲有500万人面临感染风险。
暗淡蓝点:探寻人类的太空家园
卡尔·萨根在《暗淡蓝点》一书中探讨了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和命运,通过旅行者1号拍摄的“暗淡蓝点”照片,传达了地球在浩瀚宇宙中的渺小和脆弱。文章强调了地球作为我们唯一已知存在生命的家园的重要性,并呼吁人类保护和珍惜这个淡蓝色的光点。
沈平平:将数学与石油开发紧密结合的科学家
沈平平是一位杰出的油气田开发工程专家,善于将数学应用于石油采收率的提高,曾担任多个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推动了中国石油行业的技术进步。他的研究成果在提高石油采收率和二氧化碳的捕集与利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揭晓,今年诞生了最年轻的获奖者
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揭晓,李德仁院士和薛其坤院士获奖,薛其坤成为最年轻得主,李德仁在测绘遥感领域有重大贡献。
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揭晓,NASA推迟星际客机返回时间
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揭晓,李德仁和薛其坤获奖。NASA宣布无限期推迟波音“星际客机”飞船返回时间,因推进系统和氦气泄漏问题,调整返回安排。
冬奥冠军直聘“双一流”教授,“一步登顶”为何引争议
一位冬季奥运会金牌获得者被某“双一流”名校直聘为教授之事引发争议,主要争议点在于该明星的年龄、资历与其获得的教授职位之间的不匹配,以及这种做法对大学内部公平竞争的影响。
中国科学院举行嫦娥六号月球样品接收活动
2024年6月28日,中国科学院举行嫦娥六号月球样品接收活动,标志着我国在航天科技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
钟掘院士:为祖国强盛不懈奋斗
钟掘院士是我国机械专业领域首位女院士,她致力于推动国家重工业和科技进步,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创新,解决了多个重大工程技术难题,提升了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400万次考验!中国科学家研制出“不知疲劳”的材料
中国科学家通过二维滑移铁电机制,研制出一种无疲劳的铁电材料,解决了传统铁电材料疲劳失效的问题,该材料在400万次极化翻转后无性能衰减,有望大幅提升航空航天和深海探测设备的可靠性。
中国科学院连续12年位列自然指数全球首位
中国科学院连续十二年位列自然指数全球首位,2023年的贡献份额几乎是排名第二的美国哈佛大学的2倍。中国科学院在多个学科领域继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
基于自旋轨道力矩型磁性隧道结(SOT-MTJ)实现受限玻尔兹曼机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M02课题组开发了基于自旋轨道力矩驱动型磁性隧道结(SOT-MTJ)的高性能器件单元,首次用于受限玻尔兹曼机(RBM)的吉布斯随机概率采样操作,实现了图像和语音识别等多种应用场景的演示,验证了SOT-MTJ在AI硬件加速中的可行性。
全球气温连续12个月创纪录
全球气温连续12个月创下历史新高,5月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5月。极端高温导致多国出现热浪事件,影响人类和动物的生存。科学家警告,随着温室气体水平上升和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未来几年气温可能会继续打破纪录。
爸爸的饮食影响精子和儿子的健康
一项研究发现,父亲的高脂饮食会影响其精子的RNA水平,进而影响儿子的代谢健康,增加后代患代谢疾病的风险。
以“奋⽃者”姿态,勇攀深海“珠峰”
2020年11月10日,中国首艘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成功下潜至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中国载人潜水器的新纪录,标志着中国在深潜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该潜水器的成功研制和海试,体现了中国在海洋高技术领域的综合实力。潜水器的研发过程中,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了深海科学的探索与研究,填补了人类在深海领域的知识空白。自投入使用以来,“奋斗者”号累计下潜244次,为国际深海科学合作提供了新的平台。
谁是图灵?
图灵是英国计算机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在人工智能、计算理论等领域做出了开创性贡献。他的“图灵测试”是检测人工智能的标准。尽管他在生前未被大众广泛了解,但随着相关书籍和电影的出版,图灵的贡献逐渐被世人所知。
谈了个寂寞!全球“大流行协定”两年未果
第77届世界卫生大会(WHA)在瑞士日内瓦闭幕,为期两年多的全球“大流行协定”谈判最终陷入僵局。协定旨在为世界各国应对未来的流行病做好准备,但由于关键条款未能达成一致,谈判失败。WHA决定给谈判者一年时间敲定协定中的措辞,并创建了最高级别的警报——“大流行病突发事件”。
南大数学系77级往事
本文回忆了南大数学系77级同学在大学四年的生活与友谊,描述了他们在艰苦环境中相互扶持的故事,展现了同学之间深厚的情谊和无私的帮助。
影响因子过时了?科研人员呼吁新的评价方式
科研人员呼吁减少使用发表记录这类狭隘的评估指标,并提出需要计划和协商来寻找更好的替代方式。文章详细描述了作者在申请经费时的经历,以及对现有评价体系的反思和建议。
太空呆几天,人体会发生什么变化?
最新的科学报告揭示了太空飞行对健康的影响,包括免疫系统的扰乱、脱水和思维混乱,但大多数影响在返回地球后会很快恢复。研究者开发了数据库来收集和分析太空旅行者的健康信息,以更好地理解太空环境对人体的影响。
革新铬盐生产工艺
本文讲述了中国科学家张懿及其团队在铬盐生产工艺方面的创新与探索,尤其是如何通过源头治理铬渣污染,开发出清洁生产技术,推动铬盐行业的绿色转型。经过多年的努力,他们成功实现了铬盐的清洁生产,显著降低了铬废渣的产生,并将废渣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推动了生态工业园的建设。
鲁白:原创科学研究靠的是什么?
鲁白教授在演讲中探讨了原创科学研究的关键要素,强调了整合信息和归纳性总结能力、想象力、大跨度交叉和坦诚交流的重要性,并讨论了培养学生好奇心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必要性。
自然指数:中国霸屏2024科研领导者榜单
2024年自然指数科研领导者榜单显示,中国在前十名中占据七个席位,斯坦福大学首次跌出前十。中国科学院继续主导地位,其份额几乎是哈佛大学的两倍。中国机构的进步显著,调整后份额升幅均超过5%,而其他国家的机构则面临退步。
闯进太阳系的星际访客
科学家们监测到了两个星际访客,奥陌陌和Borisov,揭示了星际天体的普遍性及其对系外行星研究的潜在贡献。研究者们正在探索这些天体的起源及其在银河系中的游荡方式,期待未来能发现更多类似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