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2月文章索引

问题比结果重要:《自然》正式推出“注册报告”论文形式
《自然》推出“注册报告”论文形式,旨在通过强制性同行评审,强调研究问题和方法的重要性,而非仅关注研究结果。这种形式有助于消除发表偏倚,推动研究的严谨性和可重复性,并已在多个科学领域推广。
实现转角叠层石墨烯纳米带的构筑及其边界态调控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高鸿钧研究团队成功在Au(111)表面原子级精准构筑了具有不同堆叠转角、不同堆叠位移的一维转角叠层石墨烯纳米带,并通过实验和第一性原理计算发现堆叠位移对边界态的重要影响,为未来构筑基于一维转角叠层纳米结构的电子学器件提供了重要参考。
2023年值得关注的七项技术
本文介绍了2023年值得关注的七项技术,包括单分子蛋白质测序、詹姆斯·韦布太空望远镜、体积电子显微镜、CRISPR无限可能、高精度放射性碳测年、单细胞代谢组学和体外胚胎模型。这些技术在各自领域内有潜力推动科学界的重大进展。
首个男用避孕药有望问世
科学家研发出一种能暂时麻痹精子的药物,该药有望成为首个按需服用的男性避孕药。在小鼠中,该药物大约在两小时内实现100%有效避孕,24小时后则完全恢复生育功能。
被“绑架”的蛋白
浙江大学医学院与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合作研究,发现应激颗粒异常的关键分子机制,揭示了这一机制在多种腓骨肌萎缩症中的共性作用,为开发广谱治疗药物提供了理论基础。
Solar Storms May Leave Gray Whales Blind and Stranded
新研究揭示灰鲸可能依赖磁感导航,太阳风暴可能通过破坏其磁感应器导致鲸鱼搁浅。
DNA双螺旋的发现,如何影响生命科学70年?
DNA双螺旋模型的发现开启了生命科学的新篇章,揭示了生命信息的保存与传递机制。70年来,科学家们在基因编码、表观遗传、基因工程和合成生命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推动了生命科学的发展和应用。
病毒学家张永振:未来5年或10年,还会出现新发突发传染病吗?
病毒学家张永振在演讲中探讨了未来可能出现的新发突发传染病,强调了对病毒的认识仍然不足,并分享了他在病毒研究中的经历和发现。他指出,新的传染病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呼吁加强对病毒的研究和监测,以实现早发现、早识别、早解析、早预警,从而有效防控传染病。
奋⼒逐⽇,能否收获清洁能源?
《⾃然》盘点了空间太阳能的五⼤难题,包括太空中如何建造太阳能农场、使⽤哪种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如何到达地球、花的⼯夫值得吗以及安全吗。尽管面临技术障碍,但空间太阳能系统仍被认为具有经济性和环保潜力。
最新《科学》文章揭示:性经验会改变大脑
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李莹实验室在Science发表的一项研究揭示了性经验如何影响两性动物的交配动机,并发现射精是驱动两性性饱足状态的关键事件。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殡葬文化?
讨论中国殡葬文化的现状与未来,强调人性关怀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分享殡葬服务的变迁与个性化需求,呼吁延长丧假以帮助丧亲者更好地处理情绪与后事。
可控生长InSb纳米低维结构及其高质量量子器件的进展
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通过金属有机气相外延(MOVPE)在预定位置以预设数量和固定取向生长2D InSb纳米结构的新方法,并观察到了不同晶体结构对应的特征结构。该方法制备的I型和II型纳米片表现出良好的输运特性,适用于量子器件,为拓扑量子比特和新型复合量子比特提供了器件平台。
走进恒星形成反馈
本文探讨了恒星形成过程中的反馈机制,特别是分子外向流和分子气泡的研究历史和重要性。文章还介绍了国家天文台李菂研究员团队在低质量恒星形成反馈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恒星形成对星际介质结构和演化的影响。
过多信息不一定能帮助人们做出更好的决策
斯蒂文斯理工学院的研究表明,过多的知识反而会导致人们做出更糟糕的决策,这指出了我们对新信息如何与先前知识和信念相互作用的认识中存在的关键差距。研究强调,为了帮助人们做出更好的决策,我们需要更好地理解人们已经知道什么,并根据这个心理模型调整信息。
现在的蔬菜水果比以前的难吃,科学证明不是你的错觉
科学研究表明,现代种植的水果和蔬菜的营养成分相比过去有所下降,这可能影响其风味和健康价值。现代耕作模式、土壤真菌减少和温室气体含量升高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自己的配图自己画!他们的论文当上了期刊封面
南京医科大学教授刘文涛和他的团队通过绘制科学插图,将艺术与科学相结合,使复杂的医学研究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他们的插图不仅用于论文,还被期刊选为封面,展示了科学绘图在医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如何实现可任意折叠的柔性屏幕
当前柔性电子产品无法满足需求,专家指出本征柔性电子学领域面临技术瓶颈,需在材料性能、柔性电路系统、单元器件、加工技术和理论基础等方面进行突破。
2023年值得关注的7项技术
本文介绍了七项在2023年可能对科学界产生巨大影响的技术,包括单分子蛋白质测序、詹姆斯·韦布太空望远镜、体积电子显微镜、CRISPR基因编辑技术、高精度放射性碳测年、单细胞代谢组学和体外胚胎模型。这些技术涵盖了从生物医学到天文学的多个领域,展示了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和未来潜力。
中科院期刊分区表出炉,“照顾”国产期刊,能帮助中国多出几本顶刊吗?
中科院期刊分区表的发布在学术界引发热议,关于期刊评价、国产期刊支持及科研奖励等问题成为讨论焦点。文章探讨了期刊影响力的量化评价、中科院分区与JCR分区的差异、以及国内期刊发展的现状和挑战。
科玄论战百年祭
本文回顾了1923年发生的“科玄论战”,探讨了科学与人生观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当时的思想背景、参与者及其观点,指出科学与哲学、人文之间的复杂关系,并反思了这一论战对当代思想的影响。
哈勃:我还能拍
哈勃空间望远镜虽已运行近33年,但仍在取得重大发现,未有退休迹象。其与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JWST)的观测协调,将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宇宙现象。
科玄论战百年祭
“科玄论战”是中国思想文化领域一场重要的思想论争,历时两年,涉及科学与人生观的深刻讨论。张君劢与丁文江的辩论引发了众多学者的参与,形成科学派与玄学派的对峙。论战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变革,也对后来的科学与人文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尽管没有明确的赢家,但其意义在于推动了对科学与哲学、理性与直觉等复杂关系的思考。
366所“推免”高校什么来头?
本文详细梳理了全国366所拥有研究生推免权高校的分布、历史进程、资质条件及其在研究生招生中的作用,同时探讨了推免生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和相关争议。
世卫组织发布流感疫苗推荐毒株;常见代糖或与心脏病事件有关
世卫组织发布了2023-2024年北半球季节性流感疫苗候选株,强调了流感病毒的变化和疫苗组分。研究显示,赤藓糖醇与心脏病风险相关,且在不同碰撞能量下的RHIC实验揭示了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的形成临界点。此外,瘦素影响饥饿小鼠的交配选择,显示出生物行为的优先级变化。
30岁成中国科大教授,他在“古老”领域挑战“圣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陈昶乐在聚烯烃领域挑战“圣杯”,通过科技创新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推动聚烯烃产业高质量发展。
无标题
夯实AI新型基础设施,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
本文讨论了人工智能作为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驱动力,阐述了人工智能在产业升级和科研创新中的“头雁”效应,以及深度学习平台和大模型作为AI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意义。文章强调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应用的重要性,并指出百度在这一领域取得的成就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2022年度科学大院十佳科普文章评选揭晓
2022年度科学大院十佳科普文章评选结果揭晓,综合考量文章内容质量、阅读量、网络投票数和专家评分,从40篇入围文章中评选出年度最佳的top10。此外,还介绍了未入选但获得广大网友喜爱的“人气文章”。
腾讯发布《AIGC发展趋势报告2023》:迎接人工智能的下一个时代
腾讯研究院发布《AIGC发展趋势报告2023》,探讨了AIGC在内容生成、技术发展、产业生态、应用趋势及治理挑战等方面的深入思考,展示了AIGC作为新的生产力引擎,推动人工智能迎来下一个时代的潜力与影响。
让思想在四维世界自由穿梭
本书探讨了四维几何与现代艺术、科学的关系,重点分析了毕加索的立体主义与四维几何的联系,提出射影模型优于切片模型的观点,并对相关历史和理论进行了深入剖析。
ChatGPT的内幕:OpenAI创始人Sam Altman如何用微软的数十亿美元打造了全球最热门技术
本文详细介绍了OpenAI及其创始人Sam Altman如何利用微软的投资推动ChatGPT的成功,以及这一技术如何改变了人工智能领域的格局。文章探讨了OpenAI的起源、发展历程、与微软的合作关系及其对未来的影响。
合金熔体的均匀化可以提高非晶合金的热稳定性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团队与捷克杨·伊万杰利斯塔大学的Jiri Orava教授合作,通过先进的差热分析仪,研究了金基非晶合金熔体的均匀化及其对热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提高熔体温度和冷却速率可以显著改善合金的性能,为非晶合金的商业化应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老年痴呆,竟和这种糖有关
一项研究指出,大脑中产生的果糖驱动的觅食本能可能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展与治疗相关。研究人员认为,饮食是阿尔茨海默病的诱因,而果糖代谢的变化可能触发这种疾病。研究建议通过饮食和药理学试验来探索减少果糖暴露或阻断果糖代谢对预防或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有效性。
女性诺奖得主:坚持下去,坚持你认为有价值的工作
布莱克本教授因对端粒和端粒酶的研究而闻名,强调坚持和寻求建议的重要性。她介绍了端粒的保护作用及其与人类健康的关系,探讨了生活方式对端粒长度的影响,并分享了对年轻科学家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