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与李政道

作者: 黄庆桥

来源: 科学文化评论

发布日期: 2024-08-23

本文讨论了邓小平与李政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强调了邓小平在推动中国科技和教育改革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李政道作为海外华裔科学家的贡献和影响。

2024年8月22日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纪念日。我们普遍知道作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发挥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但相比之下,不那么为国人所知的,是他同样对中国的科技和教育也发挥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力。比如邓小平一锤定音地让高考得以恢复,还比如,在李政道先生诸多报国之举背后,邓小平是最大的支持者。

在新中国的发展史上,海外华人在国家建设的许多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美籍华裔著名科学家李政道就是典型的代表。李政道因长期致力于推动中国科学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备受世人称道。从1970年代开始,李政道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为推动中国科技事业的改革发展,促进中国科技事业的对外交流合作,加快培养优秀科技人才,作出了独特贡献,产生了深远影响。比如,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成功建设,博士后制度的创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设立等等,都与李政道密切相关。

那么,李政道的报国之举是如何得以实现的呢?这当然首先归因于李政道的赤子之心、远见卓识和出色的动员能力,但也离不开中国国家领导人的鼎力支持,邓小平就是最大的支持者。

笔者依据《邓小平年谱(1975—1997)》、《李政道文选》等信史资料以及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图书馆馆藏档案文献和口述史资料,较为系统地梳理出邓小平与李政道的交流历程和内容,分析总结改革开放初期国家领导人与著名科学家之间的交流在推动中国重大科学工程建设、科技人才培养、科教政策改革等方面所发挥的重大而独特的作用。

李政道第一次见到邓小平是在“文革”后期的1974年5月。

1974年5月,时隔两年之后,李政道作为美籍华裔著名科学家第二次回到祖国。5月24日,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李政道全家。这次接见,不仅邓小平参加了,“四人帮”也参加了,更重要的是,李政道与“四人帮”之间展开了一场关于科学和教育问题的辩论。这场辩论,让参加此次接见的邓小平了解到李政道的赤子之心和为人为学,这为日后邓小平在科学和教育问题上支持李政道的建议和想法奠定了基础。

周恩来接见李政道起因于李政道写给他的一封建议信——《参观复旦大学后的一些感想》。在这封建议信里,李政道对祖国的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被严重忽视以及科技人才面临断层的状况表示了极大的担忧,并提出了效仿培养芭蕾舞人才的做法培养年青一代的基础科学人才。李政道在信中写道:应用科学对人类的服务是及时的,是直接的。基础科学对人类的服务,不是立刻的,是间接的,是通过应用科学后才能使用的。

基础科学是应用科学的基础,应用科学是基础科学的应用。

李政道在信中还提到,基础科学人员的训练,必须经过一段相当长时期的有连续性的培养时间。基础科学人员能力发挥效率的最高峰,往往在年纪相当轻的时候,约20至30岁之间。基于此,他认为基础科学人员的训练,是否应该在更年轻的时候,13或14岁左右开始?在上海的时候,他也参观了上海舞蹈学院,讨论了舞蹈人员的选择和训练,受到很大启发。

李政道的建议信触动了周恩来,周恩来想借这个接见的机会推动几乎停滞了的科学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但这又受到“四人帮”的阻挠。李政道与“四人帮”现场辩论的原因就在于此。李政道坚持真理,和“四人帮”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

1985年,李政道对周恩来与邓小平的接见有过一段回忆,提到他与邓小平的交往主要围绕推动祖国科学和教育事业发展进行。李政道在与邓小平的交流中,提出了许多关于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的看法,并得到了邓小平的重视和支持。

李政道与邓小平的交流不拘形式,有单独接见、共同接见、书信交流、相关批示、现场交流等多种方式和途径。根据笔者的考证,从1974年到1989年,邓小平与李政道至少会见14次,1980年代的邓小平可谓日理万机,但他坚持每年接见李政道,显示了对李政道的重视。

邓小平与李政道的交流经历,或许会带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如何充分发挥好海外华人的作用,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重大问题。

UUID: de45d699-6f6b-4531-a47c-8e9a434ce974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微推助手/返朴/返朴_2024-08-23_邓小平与李政道.html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116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