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10月,高能物理研究所在全国多家单位的通力协作下,按期、未超预算、高质量建成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BEPC是世界八大高能加速器中心之一,是中国第一台高能加速器,也是高能物理研究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周光召院士领导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如期建成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并完成了由建造体制向运行体制的过渡,为把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建设成为一个向国内外广泛开放的国家实验室奠定了基础。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BEPC)一直得到邓小平同志、党中央和国务院的直接关怀与支持。1983年12月中央书记处决定将对撞机工程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并成立了由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北京市负责同志组成的工程领导小组。1986年,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的周光召同志接替谷羽同志担任对撞机工程领导小组组长。
早在1959年在苏联杜布纳联合核研究所工作时,我与光召同志就已经认识。他曾经是建议我国当时建造中能强流螺旋型回旋加速器方案的积极推动者,我们在工作中经常接触,相互十分熟悉,我对他的才华十分敬佩。自1986年5月起我接替谢家麟先生担任工程经理后,在工作中直接受光召同志领导,与光召同志有了更多的接触和了解。“行百里者,半九十”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1984年10月由邓小平同志亲自奠基,正式破土动工。
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了专用非标准设备的设计、研制和主要部件的批量生产。1986年底,对撞机的注入器——22亿电子伏的电子直线加速器安装完成,顺利产生电子束;1987年5月首次产生了正电子;1987年底,注入器和贮存环联调成功,12月17日仅用4小时就一次成功地将能量1150兆电子伏的电子束注入到贮存环,顺利运转,实现了1987年的重大阶段目标。
1989年初北京谱仪移人对撞点投入运行,并开始获取高能物理实验数据。4月,光召同志在听取高能所工作汇报后指出:“在今后四五年内是有可能拿到物理成果的时期,能否在高能物理研究方面,在粲物理和τ轻子物理方面取得出色物理成果,这是科学界和全国所关注的。”后来他又多次指示:“加速器的建设目的是希望在我国建造一个良好的高能物理和同步辐射应用研究的实验基地。”
1991年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正式成立。1986年周光召在中美高能物理合作委员会会议上在北京谱仪投入运行的同时,北京同步辐射装置也成功实现了同步辐射专用模式运行,作为同步辐射光源,其专用模式也达到或接近当时世界上正在运行的第二代同步辐射光源水平。
本文2009年发表于《科学》杂志 ,为庆贺周光召院士80华诞而作,作者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主任,曾任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