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代,中国涌现出的“乾嘉学派”,对中国两千多年来的文献典籍进行了大规模的梳理和编辑,发掘出散失经书四百多卷,特别是失传五百多年的古算典籍《算经十书》,为十九世纪中国的算学研究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史料资源。然而,乾嘉学派以复古为志并以儒家经典为据,不认同“西学东渐”而宣称“西学中源”,即认为西方的科学源自中国。
尽管阿拉伯人很早就来到中国,以利玛窦、汤若望和南怀仁为代表的外国传教士为中国带来当时最先进的天文学和数学知识,中国并没有像欧洲一样出现科学思想革命。中国传统数学名为“算学”,起源于仰韶文化,距今约有五千年历史。在周公时代,“数”是“六艺”之一。从字义上说,1、2、3等称为“数”而“1 + 2 = 3”等称为“算”。据考证,“算术”这一称谓源自约公元前一世纪的《九章算术》一书。
该书的完整版本从西汉早期流传下来,其内容包括今天划分的算术、代数、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以“算学”一词代表这门学科的行文始见于隋唐时代。日本明治(1868年–1912年)时期在仿效西方进行学科分类时,采用了“数学”之名取代“算学”而与Mathematics相对应。随后,“数学”这个中文译名从日本传入中国。1939年8月,民国教育部通令全国院校,一律遵用“数学”这一名称。
从此,数学便取代了算学,沿用至今。明清时期,特别是清代乾隆和嘉庆两朝,即1736年到1820年之间,涌现出一个“乾嘉学派”,他们通过汇通、发展并运用丰富的天文学和算学知识,对历法逐一加以审核验证,大体上结束了过去两千多年历法错误百出、散乱无章的局面,也带动了算法研究的长足发展。其中特别值得介绍的是当年被称作“谈天三友”的算学家焦循、汪莱和李锐。
他们从研读传统的《易经》开始,受乾嘉学派提倡天文学和算学的启发和鼓舞,在深入探讨金末元初算学家李冶和南宋算学家秦九韶等前人著述的基础上,对经典易学中的历法部分从天文学和算学的视角加以诠释和演绎。期间,他们在研究算学过程中,分别利用宋元时期发展起来的“天元术”去建立和求解高次代数方程,发展了许多新技巧,并为完备代数方程理论作出了一些独立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