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亚·格佩特-迈耶(1906年6月28日-1972年2月20日)是继居里夫人后第二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女性科学家。她出身学术世家,成长于科学圣地哥廷根,但此后的学术之路因其性别饱受歧视。但她最终凭借自己的才智与毅力,赢得了世界的瞩目。她因提出原子核具有类似洋葱一样的结构,被称为“洋葱圣母”。
诺贝尔物理学奖自1901年颁发以来,直到今天,仅认可了五位女性的贡献。作为诺奖得主,玛丽亚的经历和成就却很少得到介绍。2024年2月20日是玛丽亚·格佩特-迈耶逝世52周年。谨以此文纪念这位真正的科学家。
玛丽亚·格佩特-迈耶以原子核结构的研究成为史上继居里夫人之后第二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女科学家。玛丽亚·迈耶提出原子核具有类似洋葱一样的结构,物理学家泡利因此称呼迈耶为“洋葱圣母”。“洋葱圣母”的故事像洋葱一样令人流泪。
玛丽亚于1906年6月28日生于德国西里西亚省的卡托维兹(现属于波兰)。她的家庭是学术世家,父亲弗里德里希·格佩特是儿科医生,1910年,玛丽亚四岁时,他获得了哥廷根大学副教授的职位,带领一家人搬到哥廷根——德国著名的大学城。弗里德里希希望培养独生女玛丽亚延续教授世家的荣光。
玛丽亚小时候就患有头疼的毛病,这个毛病伴随了她一生。弗里德里希作为儿科名医生也看不好自己女儿的病。他激励女儿,称她有两个选择:一是做这个病的手下败将,给自己贴上病号的标签;二是坚强起来,无视疾病,正常生活。玛丽亚坚定地选择了后者。
那时很多德国的女孩仅仅学些针线活,等长大了嫁人。弗里德里希对他的女儿有很高的期待,勉励她不要仅仅做个女人,玛丽亚向父亲保证不会仅仅做个女人,立志做家族第七代教授。
1924年,玛丽亚考入哥廷根大学,开始走向学术之路。她最开始的想法是女承父业,学医,但在父亲的建议下,决定学数学。玛丽亚对新生的量子力学特别感兴趣,她不仅是在纸面上学习量子力学,而是在现场参与量子力学的构建。
1930年,玛丽亚和约瑟夫·迈耶结婚,之后随新婚丈夫去美国。1930年愚人节这天,迈耶夫妇抵达美国,乔获得了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教职,但玛丽亚却不能获得教职。
在霍普金斯,玛丽亚承担了繁重的教学任务,教了6门课程。她在1935年提出双β衰变概念,并在1930年获得博士学位。1937年,玛丽亚怀了第二个孩子,决定不再上课,与丈夫合写一部统计力学的教科书。
在哥伦比亚大学,玛丽亚的状况不仅没改善,反而更加艰难。1941年,她在莎拉·劳伦斯学院面试成功,接受了科学综合课的教学工作,这是她平生第一个有正式薪水的工作。
1946年,迈耶夫妇来到芝加哥大学,玛丽亚在这里成为志愿副教授,后来提升为志愿教授。她在芝加哥大学的研究生考试中,参与了招生、学生培养等重要事务。
玛丽亚在阿贡国家实验室研究的重要课题方向是元素起源的宇宙学模型。她提出原子核也具有壳层结构,成功计算出了所有幻数。最终,玛丽亚与延森和她在哥廷根的老师维格纳共同获得1963年诺贝尔物理奖。
1963年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玛丽亚与瑞典国王合影。1972年2月20日,玛丽亚·格佩特-迈耶因心脏病去世,享年66岁。
玛丽亚的职业生涯中,受到种种歧视和阻碍,也得到正直的科学家如尤里、费米等顶尖学者的鼎力支持。她曾说,女性想做科学家,必须嫁一个科学家丈夫。玛丽亚的军功章有乔的一半。期待未来有更多杰出女科学家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