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有国界吗?“人民科学家”叶培建这样说

作者: 胡珉琦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日期: 2023-12-28

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建在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的动员会上表达了对深空探测工程的担忧,强调了科技创新和国家使命感在航天事业中的重要性。他回顾了自己从留学到参与嫦娥系列工程的历程,以及在航天任务中面临的挑战和责任。叶培建认为,科学研究应有长远目光和创新精神,同时强调了国家荣誉感和责任感在科技工作中的重要性。

千秋伟业,人才为本。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离不开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新中国成立以来,两院院士接续努力,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胸怀报国为民的理想追求,赓续创新奋斗的精神血脉,践行担当和使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他们被誉为“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

最近,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进行的一场型号任务动员会上,技术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建紧锁双眉,坦陈了他心中的担忧:“我们的深空探测工程已经八战八捷了,成功越多,意味着离失败也越近。因为,世界上没有百分百成功的航天工程。”深空探测是人类探索宇宙奥秘和寻求永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拓展人类生存空间、丰富人类认知的重大领域。在国际上,深空探测已经成为各国科技创新的竞技场。

而在中国,一系列深空探测任务的实施,为我国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奠定了重要基础。

为了这个历史使命,叶培建已经奋斗了50余年。从“资源二号”到嫦娥系列工程,从“嫦娥奔月”到“逐梦火星”,他为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2019年,叶培建被授予“人民科学家”这一国家荣誉称号。尽管现在叶培建已经不在核心领导岗位了,但他依然每天不到8点就到办公室工作。

每当重大发射任务临近,他还会回到过去担任总设计师兼总指挥时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的状态。他说,如果不保持这样的工作劲头,稍有疏忽,航天人就会对不起国家、对不起人民。

1980年,正在瑞士留学的叶培建来到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总部参观,那里展出了世界各国最高知识水平的代表作。有一件展品让他深受震撼,那是一块来自月球的岩石,它的所属国是美国。而同期参展的中国作品,是景泰蓝花瓶。

一个预示着未来,另一个则代表了过去。它们之间有着遥不可及的距离。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升空,已过花甲之年的叶培建以总设计师兼总指挥的身份见证了这一重大历史时刻。当年的那块“岩石”终于不再高高在上、只可仰望,但这远远不够。“如果我们没有创新,只能永远跟在别人身后,哪来的赶超。”叶培建说。

1996年,叶培建担任了“资源二号”卫星总设计师兼总指挥。

中国“资源二号”系列卫星在我国国土普查、资源探测、环境调查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国家对此寄予厚望。2000年9月1日,“资源二号”01星成功发射。但就在叶培建与同事从发射基地去太原机场的路上,卫星“失联”的消息传来,原因是发送了一条错误指令。“这颗卫星研制近10年,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如果在我手里出了问题,我怎么向全国人民交代?

”叶培建回忆,当时脑中甚至闪过一个很“自私”的想法:希望车能从山上掉下去,把我摔死。

2021年3月,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已进入火星轨道,祝融号火星车不久就将着陆火星表面。作为技术顾问的叶培建常常出现在指挥大厅,关注着探测任务的进程。在一场火星探测动员会上,面对一张张年轻的航天人的面孔,叶培建郑重说道:“本来我们去火星就是为了完成一项科学任务,但我们也要憋着一口气,我们是为国家荣誉而战!

”叶培建希望年轻人知晓,深空探测的意义绝不仅仅来自科学探索本身,它是大国力量的象征。“当科学技术赋予国家更多底气,别人才不会居高临下地对待你。”

不久前,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的一次工作会议上,叶培建再次提出:“我们要牢记自己是社会主义大国的身份。这个身份意味着,别人一定不会让我们顺利发展。”“我不赞同‘科学无国界’的观点。”叶培建强调,“尤其是在当下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国家使命感应该成为每一位科技工作者内心的基石,每一位科技工作者应该为此努力攀登、奋发图强。”

UUID: 585eff3d-a738-4dee-84f8-fda65f514a2b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中国科学报公众号-pdf2txt/2023/中国科学报_2023-12-28_科学有国界吗?“人民科学家”叶培建这样说.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55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