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我有一个感受,一些学生、青年教师更愿意问我,‘苏老师,您让我干什么?’并表示自己会认认真真地干。但让他们做从无到有、‘从0到1’的事,尤其是找到突破的小切口,却十分困难。近日,在由中国电子学会主办的第十七届中国高校电子信息学院院长(系主任)年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苏东林如是说。
在苏东林看来,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支撑国家科技主战场的人才,需要在国内进行全过程培养。可是,‘如何培养年轻人,特别是从本科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勇气,仍然面临巨大挑战’。
苏东林告诉《中国科学报》,现在的学生专业基础非常好,但是却经常暴露出‘不是很合群’的现象:导师或学科带头人布置工作的时候,经常很难实质性地布置下去。‘其原因在于,很多年轻人没把一个问题想明白的时候,是不敢接招的。从小的应试教育经历告诉他们,想清楚了再去做才会成功。但是,学生毕业走上科研创新工作岗位后所做的很多研究,都要面临同一个问题——不知道答案在哪儿。’
事实上,做开创性研究时,大部分情况下导师或学科带头人在布置任务时,不太可能把答案、路径等都想得十分清楚。‘让年轻人敢于挑战未知,能够承受在挑战过程中遇到的失败,并在不断失败的过程中智慧地蹚出一条路,这正是高校需要在一个人的年轻时期(包括本科阶段)培养的一种品质。’苏东林说。
对于指导学生,苏东林提出以下四个观点:第一,培养学生的毅力。论文是干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
如何培养学生遇到困难时百折不挠的勇气和毅力,让他们面对任何困难始终充满自信,值得高校思考。第二,培养学生的能力。让他们能够用自己的双眼发现问题,关键在于实践,学生必须到工程一线至少实习一到两年时间。不只是硕士生、博士生要去工程一线实践,高校也要趁假期把本科生带到工程一线实践。第三,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作风。
要帮助学生正确识别‘竭尽全力(100.1%)’与‘尽力而为(99.9%)’是有本质区别的,只有竭尽全力,才能到达想要的顶峰。第四,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对所从事的行业充满热爱,学生就会做出让教师和社会惊喜的成果。
作为一名教师,德国教育学家斯普朗格带给苏东林的启发特别大,‘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使命感、价值感唤醒’。
苏东林通过给本科生讲电磁场理论课,总结了她认为比较关键的几点经验:第一,让学生遨游电磁世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以各种形式,如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虚拟教研室、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大学生实验能力大赛等,吸引学生,让他们感受电磁的魅力。第二,聚焦一线问题,唤醒学生的使命感。家国情怀、勇挑重担的氛围在国内不少高校已经初步形成。向学生亮牌,让他们知道谁在培养他们、学成服务于谁是非常重要的。
潜移默化的影响才能让学生作出我们期望的选择,而且是他们遵从内心的选择。第三,解决真问题,鼓励学生在一线寻找价值感。鼓励博士生、硕士生在实际工程中担任副主任设计师或主任设计师,鼓励他们深入西部工作,当他们的工作受到国家、人民认可的时候,就会觉得为之付出一生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