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电影《奥本海默》在国内上映,科学家奥本海默和原子弹研制工程的历史备受热议。原子弹历史学家Richard Rhodes与《自然》谈论了科研工作者在这部电影中的形象,以及电影与史实的出入。
电影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的三小时史诗级影片《奥本海默》讲述了这位带领全世界最早核武器开发的美国理论物理学家。电影上映后好评如潮,科学界也热烈讨论着电影内容的准确性,以及电影是否还原了这颗原子弹的真实历史。
为了获得专家意见,《自然》采访了“曼哈顿计划”最权威的历史学家Richard Rhodes,该计划是由美国政府主导的最早的原子弹开发项目。Rhodes在1986年出版的《研制原子弹》一书获得了普利策奖。
这部影片有两条主要的叙事线索:一条关于奥本海默在二战期间召集并领导一批顶尖科学家应用核裂变这一发现的故事。第二条线发生在10年后,讲述了奥本海默被剥夺了安全许可。
在第一条线中,奥本海默在美国中将莱斯利·格罗夫斯的敦促下,为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打下了基础。第二条线中,我们看到奥本海默反对建造比原子弹威力更大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氢弹,这使他成为了老谋深算的政客刘易斯·施特劳斯的眼中钉,后者当时是美国原子能委员会的主要成员。
Rhodes和《自然》谈论了这两条故事线以及这部电影对科学家的刻画。整体来说,这是部很出色的电影。电影中的奥本海默后悔参与研制了这种武器,现实中的他确实后悔了。据我所知,当时没有人认为奥本海默是最佳人选,除了格罗夫斯将军。奥本海默没有得过诺贝尔奖,他做实验的水平也很差。但每次当格罗夫斯有问题的时候,他就会去请教奥本海默。所以奥本海默可以说是毛遂自荐。
我认为电影里暗指了这个信息。奥本海默身败名裂的主要原因除了刘易斯·施特劳斯与他的个人恩怨,在很大程度上还有美国空军的插手。所有人都认为是奥本海默领导了整个“曼哈顿计划”。当然不是:他领导的是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我不知道没有奥本海默的曼哈顿计划会不会成功。但如果没有格罗夫斯肯定根本就不会发生。
我认为电影里的科学家群体显然是好人,或至少说大部分是好人。如果问我,那就是奥本海默和洛斯阿拉莫斯团队在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抵达后得出的结论——基本上就是玻尔的互补原理,这是玻尔最初为了理解量子力学现象而提出的概念。虽然这个原子弹无疑是非常可怕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玻尔让人相信这会以充满希望的方式改变世界,这种武器的摧毁性如此之强,即使很小的国家如果拥有核武器也能在大国面前保护自己。
我对此坚信不疑,这对人类来说是潜在灾难。威慑策略现在又有了新的可怕进展:这是从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卡吉尔战争开始的,当巴基斯坦意识到如果有核武器撑腰,它就可以与对方开展常规战争,而不需要冒核升级的风险。俄罗斯总统普京正在核武器的掩护下与乌克兰交火。我们已经发展到一个程度,可以再次——至少是小规模——开展常规战争,而且因为手握核武器就可以无所顾忌。这种发展很可怕,而且危机四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