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转轨过程中,大家都希望学到最好的东西,这时候也往往容易迷信。在学术领域,简单地把顶尖杂志和一流大学作为竞争或评价的标准,可能误导中国的科学研究。科学研究的终极目标是认识世界,而不是追求功名利禄。对科学有真正贡献的总是那些特别能耐得住寂寞和孤独的人。
市场在哪一类问题上效果特别好,在哪一类问题上产生的效果不一定特别好呢?经济学对这个问题已经讨论得比较清楚。一般来说,市场本身能够产生特别好的效果,需要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没有特别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二是没有市场失灵;三是第三者能确认的情况;四是市场参与者都有无限的认知能力。所以,凡是碰到符合上述条件的问题,那么在市场上解决,效果总是很好。
但是,如果我们讨论到研究,包括学术、艺术、思想等这些领域,往往严重违反上面说的这些条件。比如学术,尤其是最有创造性的那些贡献,一定意味着在它刚出来的时候,只有很少的人能够做出判断,大多数人都根本无法判断。即便是所谓的专家,绝大多数也没有能力判断。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就不能很好地运作。
市场特别重要的运作方式是排序和评比竞赛机制。通过评比和竞赛,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给工作有成效的人最高的奖赏和回报。但这往往与最需要创造性的科学研究有很大不同,甚至有冲突。什么是可评比、可排序的呢?可评比、可排序就是可以竞争,可以竞争的东西通常是相似的,不相似的东西之间很难竞争和排序,但是“创造性”的基本含义就是要做与别人不一样的事,要多样化,要差异化。
科学研究的终极目标不是为了得奖,科学研究最终的目标是为了认识世界。如果要说竞争,那也不应是竞争社会地位,而应该竞争谁研究的问题更深入。所以人们根本不需要迷信得诺贝尔奖,迷信排名。科学归根结底不是竞赛而是认识世界。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命题。
科学本身并不总是直接从物质上造福于人类,而主要是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世界。任何做科学研究的人,脑子里要清楚,你对认识世界的贡献最终会帮助大众,有的也可能有物质上的贡献,可是重要的研究成果并不总是立刻就能被人接受。更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肯定,并立即得到回报。
科学和市场的目标是完全可以不一致的,甚至可以有冲突。市场要追求大众喜欢的东西,而科学研究追求的是深入和彻底。这样的例子历史上比比皆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是哥白尼,他是冒着生命危险理解世界的。如果科学家的目的是为了讨好大众,那么科学根本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总之,深受爱因斯坦学术精神的影响,我认为,最深刻的学术研究的动力是对学术探讨无止境的好奇心,而不是在竞争中取胜。一个普遍的道理是:竞争并非对所有领域都是最重要的。历史上,绝大多数最伟大的科学、艺术成就不是受竞争驱使。相反,庸俗化地全面推行市场竞争会误导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