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印度东北部比哈尔邦有21人遭雷击身亡,死者多为在田里干活的农民。每年6月至9月是印度季风雨季,雷电天气频发,雷击造成伤亡时有发生。今年6月和7月,比哈尔邦已有数十人因雷击死亡。8月底,我国云南丽江新郎拍摄婚纱照、安徽芜湖市民跳广场舞时,皆遭遇雷击遇难,引起了社会公众对雷电的关注和讨论。实际上,正确认识雷电的形成、发生原理,提高防范意识非常必要。
雷电也称闪电,是发生在强对流天气过程中的剧烈大气放电现象,通常可分为地闪和云闪。地闪过程中,云层和大地之间剧烈放电,电流最强可达几万安培,通道温度高达上万摄氏度,是致人死亡,引发森林火灾、油库爆炸、建筑物损毁、电力和通信中断、信息系统瘫痪等一系列事故的罪魁祸首。
雷电的发生依赖于强对流天气系统,因此多出现于对流活动频发的汛期,在我国南方,主要是5月到9月,在我国北方,主要是6月到8月。通常而言,降水充沛地区的雷电活动要多于降水稀缺地区,我国的雷电活动大体呈现东南沿海多、西北内陆少的分布特征。
雷电还存在很多未知,那么,科学家是如何开展雷电研究的呢?雷电伴随声、光、电、磁等物理现象,可通过探测这些现象来了解雷电。雷电放电产生的电磁场覆盖很宽的频段,从无线电射频到微波、可见光,再到X射线、γ射线等。因此,可以布置不同频段的电磁天线来接收雷电信号,这些雷电信号既可用于分析雷电放电机理,又可通过多个测站组网对雷电进行定位,反演确定雷电事件的发生时间、位置等信息。
直率地说,根据雷击发生的物理过程,避雷针应该称为“引雷针”更加合适。它实际上是通过比周围物体更早地形成向上的放电通道——率先与雷电向下的放电通道发生连接,而将雷电“引”到自己身上,从而保护周围一定范围内的物体免遭雷击。当然,并不是把雷“引”过来就大功告成了,避雷针通过与大地良好连接,最终将雷电的能量向大地泄放。
在笔者看来,最优的选择是“躲避”。应马上停止户外活动,尽快进入防雷接地良好的钢筋混凝土楼房内,或者就近进入汽车内。在避免靠近高耸物体的前提下,尽一切可能缩短自己在雷雨云下暴露、停留的时间,才能最大限度降低遭受雷击的概率。近年来,虫草资源的开发利用逐渐升温,由于虫草一般是在夏季由人工采挖,采挖人员时常遭遇雷雨,而山上荒野恰恰缺乏防雷躲避场所,虫草采挖过程中的雷击事故偶有发生,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对此,不但要加强虫草采挖人员的防雷安全意识教育,而且要加强山区强对流天气预报和雷电灾害预警能力建设,建立专门的预警预报系统并及时将信息定向传达给虫草采挖人员。在虫草采挖山区的空旷区域,也应有针对性地搭建可以防御雷击的建筑物,以供紧急避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