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叶志明(上海大学教授)
不久前,笔者听到了一件事——有位大学生收到了某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录取通知书。他原想着自己入学后将在计算机学院学习,但通知书上却告知他将被编入该校的住宿制学院内学习。看到这样的安排,该学生不免有些疑惑,自己未来的大学4年是在书院还是在专业学院里学习?这个问题恐怕不是个别初入大学的学生才有的。
当下,书院制已成为世界上很多一流大学,如牛津大学、剑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育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书院制模式也与学校的通识教育密切结合,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开展的通识教育模式便是如此。
一般而言,书院制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目的是实现大学通识教育和专才教育(专业教育)的结合,并达到人才培养的全面发展要求。
本世纪以来,国内各高校纷纷开展通识教育与书院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北京大学、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苏州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高校都进行过相关的改革试点。各高校也希望以此丰富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和个性化教育,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
然而在探索过程中,这些高校也都经历了各式各样的反复,甚至于翻烧饼式的折腾,由此也衍生出很多问题。
问题一:高校内部教学管理条线与学生工作管理条线彼此分开,形成“两条线”式的管理体制。之所以产生这一问题,根本原因在于高校没有改变固有的教学口和学工口严重分离的育人与管理模式,并对两者之间究竟如何关联与分工存在很大误解。当两条线严重分割时,两者之间基本上是你做你的、我做我的,各自争着要做出自己的工作业绩。在高校中,教学口主要通过针对学生的各类课程以及相关教学环节完成育人工作。
教师要关注学生从入学至毕业整个教育过程中的学习,例如各类基础与专业课程、选修课、学术报告、图书馆导读、读书氛围构建、课程学习指导与辅导、答疑解惑、自学、专业课程教育与学习、专业实习与实践活动、企业实习、毕业设计指导等。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大学生学习”的关系,即老师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并在未来成为无师自通的人。教学口更看重学生的学习成效。
学工口则主要是通过学生课程之外的各式活动完成对学生的育人工作,期待学工口人员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的各类难题是不切实际的。很多学工口人员所学专业与其工作院系的学科或专业并不对口,甚至根本不懂学生在课程学习和专业学习上的问题。
相比之下,学工口更多在学生课外活动、社团活动、素质课程、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等方面发挥作用。辅导员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大学生生活”的关系,即辅助性地帮助学生,所以学工口更加看重活动成效。“导大学生生活”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完成大学学习,“导大学生学习”是为了使学生更有意义地度过4年生活。其中,前者必须围绕学生的教与学展开并作出努力,必须更有助于学习或环境的创造。
为此,书院制改革实践需要贯穿学生大学学习和生活的全过程与全方位,两条线也应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向同行才能产生协同效应。因此,应该形成两条线并成一条线的体制机制,形成统一领导。
在我看来,是否能在体制机制上使教学口与学工口合二为一,是衡量书院制改革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因素,也是逐步解决后续其他问题的关键因素,更是书院制人才培养实践模式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因素。
问题二:某些专业学院与专业教师不认同通识教育,也不认同书院制改革。当书院制实践解决不好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问题时,与通识教育相关的书院制改革就很难获得专业学院与教师的认同。因此,在书院里学习什么、设置什么课程、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这些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当书院中出现很多没有难度或者难度不大,学生不必花太多时间就可以轻松通过考试的通识课程时,专业课教师很难不对书院制改革产生否定态度。
问题三:各校书院制探索与实践缺乏较长时间的积淀。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需要长期坚守。然而当前的问题是,一旦改革中遇到某些困难、干扰或其他问题,很多学校就会退回去,而不是在尝试中不断完善。一些学校的改革也会随着有关领导的更换而不断反复。这使得通识教育与书院制没有长时间坚守。但是,这项改革在短期内是无法看到显著成效的。
一些高校在试点书院制时,会出现几年时间里不断更换书院数量或名称的做法。有的高校在开始时设立几个大书院,但没做几年,便由于专业学院与教师不认同,不得不按照专业学院数量或同类学科的专业学院组合体数量设置书院数量。有的高校对自己究竟应该开设多少个书院缺乏科学决策依据,更没有做过很好的顶层设计。
问题四:部分高校没有根据自身办学传统、特点与特色,探索出一条符合学校特色的人才培养之路。何种高校的人才培养需要书院制改革?为何要让学生在书院里得到培养?不设置书院制就无法培养出一流人才吗?在笔者看来,对于上述问题,我们并没有深入思考。对于大学而言,其发展阶段不同,在对通识教育与书院制改革内涵的认识上肯定也有所不同。一是不同阶段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不同;二是学校能够提供的书院制实践软硬件资源不同。
比如,一些以理工科为强项的院校,可能认为需要加强并提升学生人文艺术素养内涵等有关课程,但此类大学恰恰严重缺乏相关师资,于是不得不加大这方面的教师引进。这些教师被引进后,主要工作就是应对通识类课程的教学。然而,此类学校中往往缺乏艺术类教师发展的氛围与学科支撑。
在这样的环境中,艺术类教师既难以提升教学质量,也缺乏在学校的存在感与相应地位,便自然而然地希望学校增设艺术类相关专业设置,但学校却很难满足其要求。总之,通识教育与书院制改革实践还面临诸多问题。要解决上述问题,关键是要弄清楚,我们究竟需要的是以知识传授为目的的“通识教育”,还是以素质培养为目的的“通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