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读书,也是如此吗?华大基因CEO尹烨曾在分享他的阅读体会和书单时,称自己每年读书200多本,引发了大量讨论。实际上读得快的人并不少,新东方教育集团创始人俞敏洪称他大学期间读了上千本书,"股神"巴菲特每天能读500页。近日,得到APP创始人罗振宇推出自己的新书《阅读的方法》,介绍"刷书"心得。是不是"车马慢"的年代过去了,我们的读书速度也要相应地"水涨船高"?
在这个快时代,慢阅读还有价值吗?从我们采访的专家和整理的资料来看,"站"慢阅读的人也不少。而且细究起来,快慢与读书目的、文本本身等极为相关,并无优劣高下之分。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之际,我们谈谈读书速度。俞敏洪是一个非常热爱读书的人,读书速度极快。他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自己在大学里,除去教科书,平均每年阅读200本书。大学期间因得肺结核在医院待了整整一年,这段时间几乎每天读一本书。创办新东方之后,即使工作再忙,他也平均一年泛读200本书、精读六七十本书。
俞敏洪读书为什么那么快?是不是有独特的阅读方法?
大概收到了太多网友提出的类似问题,俞敏洪曾在自己的公众号"老俞闲话"中,特意写文分享了自己的读书方法。俞敏洪把读书分为悟读、精读和泛读。所谓悟读,就是认真领悟,一句一句认真理解和阅读,最后甚至通过反复阅读背诵出来。需要这样阅读的是顶级经典著作,是对人类文明和智慧有重大价值的著作,很像古代的学习,要求学子把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
俞敏洪说,今天我们不一定非要把四书五经都背出来,但像《论语》《中庸》《孟子》这样的书依然值得深度理解,并把其中好的内容背下来。这样的书,俞敏洪认为一天只要读一段就行,要反复咀嚼、反复朗读,直到有所领悟才罢休。
所谓精读,就是碰到特别喜爱的书,在文笔上、知识上、思想上、高度上都有启示的图书,可以多读几遍。
俞敏洪把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读了四到五遍、阿来的《尘埃落定》读了三遍,岳南的《南渡北归》厚厚三本书、百万字,他读了两遍。他认为,一个人一生总该有十本左右的书是需要反复阅读的,通过深度阅读,提升自己的情感度和智慧度。所谓泛读,就是泛泛阅读。俞敏洪认为,大部分的书泛泛阅读就可以了,主要是为了增加自己知识的广度和思维的宽度。在出版和信息泛滥的时代,书中的内容很多是重复的,甚至是无效的。
拿到一本新书,他会先随意从中抽取几页阅读,如果读出点感觉,就会从头往后顺序翻阅,凡是觉得啰嗦不值得花时间的地方,就扫一眼过去,需要认真阅读的段落,就放慢速度仔细阅读。读到好的地方用笔做标记,这样读完了可以把重点再读一遍。俞敏洪的泛读速度大概每分钟一页,一本300页的书4个小时左右读完。
但泛泛阅读也不是读过就算,他说,书中如果有给自己灵感和启迪的地方,依然要重点标注出来,或者扫描存档,以备以后学习和引用。
关注科普达人尹烨的读者,恐怕都对他读书量之大印象深刻。今年春节前后,尹烨在他的微信公众号"尹哥聊基因"上分享了他的阅读体会和书单。他说,近十年来自己每年精读的读书量在100本以上,加上泛读一共有200多本。很多人好奇他在工作繁忙的情况下,怎么还能读这么多书?
尹烨的回答很简单——"我看书快"。为什么能读得这么快?尹烨说是因为"看得多"。尹烨解释说,他读书读得快,不是一两天练就的,而是经年累月养成的。书越看越薄,因为新知识点越来越少,自然越读越快。他打比方说,当我们进入一个新领域时,就会觉得每个东西都是知识点,遇到的每个"物件"都想装进自己的"工具箱"。
但当我们手里的"工具"越来越多时,能装进"工具箱"里还不重样的东西反而越来越少,即便出现了新"工具",我们也能快速识别和收纳。如果读的书涉及新领域、新知识呢?尹烨说,那他就不奢求第一次就能看明白、学透彻,而是抱着常看常新的态度,不时回顾,以求更进一步。会的东西多了,不会的东西也不急于求成,这样一来,需要做笔记、背诵和领悟的东西就少了,阅读的速度自然就快了。这是尹烨读书快的"窍门"。
当然,读书快少不了专注的作用。尹烨把专注作为自己读书过程中最重要的东西。"当我们投以专心,不为外物所累,真正做到出现实之世、入书中之世,才能足够迅速和高效。"尹烨习惯在读书时泡上一壶茶,书香、茶香缭绕,沁人心脾、养人心性,更能让人进入状态。尹烨读书快的另一个原因,是他有一条非常清晰的选书逻辑。他自言,如果随机给他200本书,他一年是不可能读完的。尹烨在"尹哥聊基因"中分享过他的选书逻辑。
生命科学类的书,穷举,因为这是他"吃饭的本事"。一本生命科学类新书,200~300页,他能1小时读完,其中的新知识不会超过20%。科技类的书,评分高的他会努力覆盖50%以上。尹烨对物理、化学、信息技术相对熟悉,而在天文、地理、深海等领域可能会遇到新知识,对于这类有新知识的书,他会精读。
针对一年中的热点,如2021年的双碳、农业和种业等,他会在短时间内买来所有的书,集中时间利用遗忘曲线原理(一个知识点记7遍)快速读完(一周内20~30本同类型的书),同步准备幻灯片材料,并选择不同群体及时讲2~3遍。一番操作下来,这部分内容就会以结构化的方式贮存于他的长时记忆脑区。对于哲学类书籍,尹烨说自己40岁以后越来越喜欢,每年读10本。
"读了哲学书你才会明白所谓太阳底下无新事的道理,从形而上的角度,你所谓的真知灼见,先贤们早就用不同的阐述方式说过了。"尹烨读书有自己的习惯和方法。他对读的每一本书,都会进行批注,尤其是生命科学类的书籍。他习惯把阅读的时间记下来、给书打分,会把书中的知识点、金句包括错误简要地写在扉页上,并标上页码。有时,他还会把书中的精华内容背下来。这样一来,书真的越来越薄了。
在尹烨看来,一个人一年读200本书或许需要积累和训练,但一年读50本应该是大部分人"跳一跳"能够得着的。坚持永远比天赋重要,与其等待,不如行动。
我正在做一个关于国立戏剧学校的专题,学校1935年由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后来迁到四川江安成为国立剧专。这个学校存在了14年,其间经历了抗日烽火的洗礼,培养戏剧人才1000多人。有的卓然成家,如凌子风、石联星、谢晋、项堃、耿震等。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部分转交于中央戏剧学院。因为要撰写这段历史,3年来我读了大约400多本相关书籍,有人物传记、戏剧故事集、论文等。因为以找材料为主旨,所以我对搜集来的书籍,有的读得细,一本书需要几天、十几天,有的粗略一翻,大约几个小时。如果是读一般的小说,翻过也就可以了。能否记住,就看书中的情节是否能吸引住你,或者说打动你的心弦。
人的心是有弦的,如果打动了,自然就记住了,如果是"毛毛雨",自然也就在一阵凉爽之后蒸发了,想留也留不住。但有的是必须精读细读的书籍,像这次我写国立剧专必用的《余上沅文集》《曹禺传》《张骏祥传》《焦菊隐传》,以及《白杨传》《谢晋传》等。
这些书,许多线索都在其中,有的人和事写得比较隐晦、含糊,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爱恨情仇,需要停下来仔细琢磨推敲,且要根据当时的情景予以思考、推理,还要站在当事人双方的立场和地位以及环境加以思考、比较。这样才能从中悟到一些文字间看不到的东西,或者从字缝里找到你所要找的东西。如果不加思考,只是泛泛阅读,稍不留神或稍有疏忽就从眼前滑过去了。读这类书,我都及时做笔记,而且大多是边读边加旁注。
一本书读完,再把旁注按章节一条条输入电脑。这样,在写作过程中只要提到一本书,打开电脑一查,内容清楚,重要部分和节点甚至主要人物对话等都有记录。如果不做笔记,就会成为"书到用时方恨多"的反面典型,这对写作是很不利的。
以上我说的都是"功利性"的读书,再说一点非功利性的读书,也就是真正的阅读要达到的境界。这个境界是什么呢?就是从字里行间读出味道、读出智慧、读出作者真正要表达和传达的一种精神。
近的如读陈寅恪的《论再生缘》,远者如读司马迁之《史记》。像《史记》这类不世出的历史经典,真的是博大精深,够读书人精研一辈子的,即使如此,一代代读书人薪火相传,都没有完全弄明白内中堂奥。远的不说,自清代以来,就有无数考据家围绕《史记》作过研究探赜,发微知著,从流传下来的成果看,确是给我们今天的阅读提供了很好的启发。
以上是关于阅读的点滴体会,不一定适合所有阅读者,算是一家之言吧。
我读书一直很慢,慢到经常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当编辑。编辑往往需要读得快,而且我是那种经常能读出声儿的。从这一点来说,编辑工作于我而言,有时还真挺"痛苦"的。一本中等体量、20万字的长篇小说,我读完一般要花两天时间,而且是较长时间下的沉浸式阅读。这个速度对于文学编辑和职业作家来说,算很慢了。当然,读书慢也有好处。我每看完一本书,就等于批注了一遍,错别字都能勾出来。
写书评,有人会看几遍再动笔,我一般看一遍就可以写了。读得慢,也读得相对透一些。
或许有人会问,读书慢是不是会浪费时间?尤其是还可能读了一些不必要读的书。但其实书读多了,自然会长出些"识书"的本领来。文学书,我会首先看看它的题材、语言、叙述风格,还有装帧设计。我对书的装帧设计很挑剔,一本好书应该让人一看就被吸引,拿到手里掂一掂、闻闻味儿,就能有所感觉。识书如识人。
如果一本好书被做成了地摊货,那真是暴殄天物了。史料类的学术书,如果一上来都是"最"字,信口开河,下一些没有节制、不负责任的定义,或者一眼看去"稀汤寡水",就是说信息量不大、力度不够,我也就不读了。除非一本书特别重要,或者我一直想读,那么即使文字或翻译很差,我也能忍受。除此之外,书拿到手,大概翻翻,心里也就有了判断,而且这个判断基本不会错。几乎没有读到半截儿才发现这本书不值得读的情况。
相比于文学作品,我可能读史料类、传记类书籍更多。现在工作忙,不像过去读书可以漫无目的,所以读书可能也越来越"功利"了,读的书要么是自己一直想读的,要么与我的写作有关。当然,因为工作或其他原因,我也有很快翻完一本书的时候,但对我来说那不算读书。读书一定是认真读完,并且能品出滋味来的,能实实在在地吸收它的营养。这种精读、慢读的书,我一年会读四五十本。我读书的一个习惯是无笔不读书。
实在没有笔,就折页,把书页折成不同的形状,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宽、有的窄,有的一折、有的好几折。书里我认为重要的地方,就用指甲划一道痕迹,等有笔的时候再重新圈出来。我读的每本书,都会留下很多痕迹。有很多喜欢的书,读完就划得不成样子了,我就再去买一本新的。我身边也有很多读书读得特别快的人。说实话,读书是一种能力。我30多岁那会儿,甚至想过专门去学习那种快读、快速抓取信息的方法,改变自己的读书方式。
后来想想,一把年纪了,算了。况且读书嘛,自得其乐就挺好,着什么急呢,又不是赶路。这世上的书,你永远也读不完,还不如扎实地、笃定地、心安地、快乐地读那些想读的书。当然,我很羡慕人家有读书快的能力,但咱没这能力,我这也属于"破罐破摔"吧!
我们到底为什么要读书?在这个信息时代,人们格外重视以尽可能快的速度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或者自认为需要的信息。因此,浏览式阅读和为了获取信息的快速阅读,一直伴随着人们。
而缓慢深入的阅读与以获得信息为目标的阅读完全不一样,它是为了愉悦和理解而进行的阅读,也是为了阅读本身而进行的阅读。美国文学评论家、休斯敦大学英文系教授大卫·米基克斯在他的书《快时代的慢阅读》中提出,社会上存在一股逆信息化时代的潮流,那就是提倡以一种更加沉浸、更加投入的方式来对待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其中便包括慢阅读。更快地阅读,并不总是更好的,作者会因此被剥夺判断能力。
米基克斯认为,真正的阅读旨在提高读者的创造力,而这样的阅读要求人们投入时间,以便回报某些永久性的东西。正如英国作家约翰·罗斯金在《芝麻与百合》中强调的,"通过缓慢而仔细的阅读,我们从一本好书中获得的是一次教育,我们以深思熟虑的步调前行,发现作者的真正意图,并因此促进了我们自己的思维发展。"这样的教育是快速阅读所不能提供的。事实上,慢阅读具有悠久的传统。
米基克斯介绍,半个多世纪前,哈佛大学文本细读的创建者鲁本·布劳尔就曾开设一门名为"慢阅读"的课程,从而倡导读者要全身心地投入一本书的阅读。在这门课中,布劳尔教导学生如何鉴别作者的遣词造句,引导他们领会文风上的小细节也能产生重大差异。他认为读者必须花时间才能逐渐理解一本书,理解它的韵律和氛围,明白它的运作方式。他强调,要想学会更好的阅读,第一步就是要慢下来。如何阅读要远比读了多少书更为重要。
但米基克斯发现,人们通常不会意识到阅读是一项练习或记忆,也不会意识到它也需要工具。美国诗人沃尔特·惠特曼曾说过,"阅读是一种最严格的肉体锻炼"。如果把慢阅读看做是一项积极的训练,那么它具有哪些方法、规则?米基克斯在《快时代的慢阅读》中提供了一些策略。排在第一位的便是要有耐心。培养耐心是最重要的规则,有了它才能有其他的规则。
读者必须有耐心允许自己感到困惑,不被困难所压垮,也必须有耐心投入所需的时间和精力来良好地阅读。要学会问正确的问题。有用的问题能将书中的一些元素联系起来,开头与结尾有什么关系、这些人物是如何相互平衡相互对抗的,以及某一特别引人注目的段落是怎么总结整本书的。然而,究竟什么才是要问的好问题?
米基克斯建议,读者需要询问书中的重要意象、关键短语、语气、语调、首尾联系等,在有些情况下,需要弄明白作品的历史背景,不是将书降级为历史,而是从历史中获得意义。最后还可以询问该书与其他书的关系,包括同一作者写的其他书,以及该作者的前辈们写作的书籍。感受作者风格。一本书风格独一无二,因为风格是作者最为个性化的标签,作家会在风格上最深入地暴露他的观点、个性的细节和自我规则。发现作者的基本思想。
米基克斯认为,这或许是所有规则中最具挑战的一个,因为这要求读者对这位作者的作品有长期接触。随着时间的投入,读者将越来越接近作者创作时的鲜活内核,也就是作品背后的基本思想。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集中关注了希腊悲剧的基本思想,他对悲剧这种艺术形式表达出极度的怀疑,柏拉图质疑悲剧的动机、它的目的是什么、它为什么受欢迎以及它试图说服读者相信什么样的世界观等。这就是柏拉图的方式。要对书本保持质疑。
当读者对书中角色作出判断时,应该保持质疑态度,大多情况下还没有读多久就已经作出判断,哪些角色喜欢哪些角色不喜欢,谁是坏人、谁是好人,这样的简单判断会妨碍读者达到足够的阅读深度。做好读书笔记。在实践慢阅读的过程中时,写下自己的心得十分有用。读者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回应自己所阅读的内容,比如总结这本书的要点,说明它引导自己想到了什么、它给予了什么样的启示,同时留心作者的立场和风格。
这么做不仅可以提炼读者的理解力,也能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诠释者。重读必不可少。不一定重读整本书,读部分即可。这种方式可以避免对作者盲目下结论。如果读者希望掌握书籍的丰富内涵,就需要弄明白自己的第一印象在哪些方面与第二印象有出入,并找出原因所在。将自己对一本书的前后印象加以比较,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它。
米基克斯打了一个比方,人们通常需要与人多次见面才能成为朋友,而重读其实就是为了发展读者与书籍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