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你还是一个人吗?每逢元宵节,总可以听到看到类似这样的问题,仿佛每到这个时候自己就不再是智人,而变成了狼人。不过话说回来,和本以乞巧、祈子为主要节俗却背负“中国情人节”之名的七夕相比,元宵节倒还真是适合男女游玩、勾搭、点灯的大好节日。
其实早在元宵节起源的数百年前,古人就觉得在正月的第一个月圆之日得做些特别的事情。比如在汉代,这特别的事情是做药丸。而到了晋代,这一天的风俗则变成了组团登高。南北朝时期南朝萧梁的宗懔[lǐn]所著《荆楚岁时记》的注引用晋人陆翙[huì]的《邺[yè]中记》记载:“正月十五有登高之会”。这条风俗流传到了隋唐时期。
再后来,旧俗被瓦解了,另一项活动席卷了全国,让余者纷纷让路,那就是元宵灯会。
最早的元宵节俗竟然是……元宵灯会在从前有多火?用现在的话说大概是火到大V去不成就遗憾到要发微博出气。有一年,唐代大诗人李商隐没能参加长安城中的元宵灯会,郁闷地写下了一首题为《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的诗: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诗中将“赛紫姑”作为了没有灯会的小地方元宵节俗的代表。此处的“赛”就是祭神的意思。
这种被李商隐嫌弃的赛紫姑风俗大概产生于南北朝时期。《荆楚岁时记》的注引用南北朝时期南朝刘宋人东阳无疑(对,这人就叫“东阳无疑”)所著《齐谐记》曰:“正月半……州里风俗,是日祀门户。”这的“祀门户”就是祭祀紫姑了。《荆楚岁时记》也记载:“正月十五日,作豆糜,加油膏其上,以祀门户。其夕,迎紫姑,以卜将来蚕桑,并占众事。”这位叫“紫姑”的神仙地位非常特别——她是中国民间神话中的“厕神”。
所以比较复古的元宵节过法是:在厕所喃喃自语“紫姑啊我今年开题能过吗论文能发吗有对象吗会升职吗……”关于这厕神的传说,历史上有许多版本,这里挑后世影响较大的说法简单说说。按《荆楚岁时记》的注引南朝刘宋刘敬叔所著《异苑》的说法,这“厕神”原本也是凡人:“紫姑本人家妾,为大妇所妒,正月十五日感激而死。故世人作其形迎之,咒云:‘子胥不在(云是其婿),曹夫人已行(云是其妇),小姑可出!
’于厕边或猪栏边迎之,提之觉重,是神来也。”这里说紫姑本来是一个妾,因为受到这一家中的正房夫人的妒忌,在正月十五这天被活活气死了。后来,人们在正月十五这天到厕所边、猪栏边这些她生前工作过的地方去迎神,喊“你丈夫走啦,你家正房夫人也走啦,你可以出来了!”如果感到到自己迎神的东西变重了,那就是厕神紫姑出来了——她可以保佑家庭富足,特别是养蚕顺利。
紫姑的故事在后世不断流传,也被附会了许多新的元素。
比如北宋大文豪苏轼就曾在《子姑神记》中假借紫姑(也就是“子姑”)的扶乩之辞,以紫姑自己的口吻讲了这样的一个故事:“妾,寿阳人也,姓何氏,名媚,字丽卿。自幼知读书属文,为伶人妇。唐垂拱中,寿阳刺史害妾夫,纳妾为侍妾,而其妻妒悍甚,见杀于厕。妾虽死不敢诉也,而天使见之,为直其冤,且使有所职于人间。盖世所谓子姑神者,其类甚众,然未有如妾之卓然者也。
”这里把紫姑说成唐朝人,说她真名叫何媚,嫁了个戏剧演员,结果有个“寿阳刺史”(寿阳只有县令,这里大概是苏轼故意做了个小说化标志)杀了她的丈夫,霸占她作妾。这刺史的正房夫人为此吃醋,在厕所里杀死了她。于是上天的使者决定为她伸冤,并赏了她一份当厕神的工作。
当渣男而死可以当灶神,受欺负而死可以当厕神,凡人封神的渠道还真是多种多样。不过话说回来,苏轼的这篇文章也体现了古代赛紫姑时扶乩问卜的习俗。直到现代,还有一些地区保留着与紫姑祭祀有关的传统。
起源成谜的元宵灯会这正月十五到厕所边迎神的风俗,到了隋代或稍前变了风格——那时的正月十五,突然形成了灯会、狂欢、约约约的节俗。对于元宵灯会产生的原因,学术界至今尚未有定论。
传统上有过两种非常有影响力的观点,一种认为元宵灯会来自古代的太一祭祀。“太一”即“太乙”,是中国古老传说中想象的主神的名字。这个说法到近代还是学术主流认识。不过,按传世本《史记》卷二十四《乐书第二》中的说法,祭祀太一的时间在“正月上辛”,也就是正月第一个辛日,不可能是正月十五。再者,太一祭祀一直是皇家的官方祭祀,从未流于民间,而且祭祀的形式和内容都与元宵灯会差别很大。
因此,要想说它是元宵灯会的来源,还需要很多证据。
另一种说法认为元宵灯会来自佛教。唐朝的唐道世所编《法苑珠林》卷五十五《破邪篇第六十二》引用《汉法本内传》讲了个故事,说东汉明帝永平十四年时,道士们以佛教不是本土文化为理由否定佛教,要求在正月十五展开“佛道大赛”,看谁的神仙更灵。结果到了这一天,佛教那边各种显灵,看得包括一些重要官员和620个道士在内的数千人心服口服,同日皈依佛教。
可这故事并不见于任何非佛教类史书,其中谈到的重要官员在史书中根本不存在,就连时间也很奇怪——汉明帝时期,道教尚处在萌芽阶段,讲什么战胜了汉明帝时期的道士,就像讲遇到了“18世纪的互联网网民”一样诡异。因此,学术界普遍认为这种说法是佛教徒为了吸收信徒而编造的故事。
近年来,又有学者主张元宵灯节来自北齐的百戏之会。由于百戏之会与元宵节的节俗非常相似,这种观点看起来可信度更高一些。不过,由于隋代以前百戏之会举行的具体时间尚不得而知,这种观点要想成为定论,也还需要更多证据。
元宵灯会的来源说不确切,但内容还是比较清楚的。《隋书》卷六十二《柳彧[yù]传》记载当时“近代以来,都邑百姓每至正月十五日,作角抵之戏,递相夸竞,至于糜费财力。”“角[jué]抵”本义指摔跤,在文献中经常被用来泛指各种竞技表演、杂技、马戏、魔术等“百戏”演出。这里说这种集会产生于“近代以来”,可见隋初时这些风俗的历史应该还不算很久远。
当时的朝臣柳彧对这些活动很不高兴,《柳彧[yù]传》引他的抱怨说:“窃见京邑,爰及外州,每以正月望夜,充街塞陌,聚戏朋游。鸣鼓聒天,燎炬照地,人戴兽面,男为女服,倡优杂技,诡状异形。……广幕陵云,袨服靓妆,车马填噎。肴醑肆陈,丝竹繁会,竭赀破产,竟此一时。尽室并孥,无问贵贱,男女混杂,缁素不分。
”——这四个字四个字的,讲的是元宵节那天夜里热闹非凡的狂欢活动:有锣鼓奏乐,有百戏演出,有的人头戴兽面搞艺术,有的男人穿上女装玩Cosplay,琳琅满目的商品激发着游客们剁剁剁的冲动,亮如白昼的火把吓不退有情人约约约的激情……
从这满满画面感的文字,我们可以看出,这里所讲的元宵节,已经与近代的元宵节非常接近了。在柳彧的要求下,隋文帝杨坚曾一度对元宵狂欢加以干预。但到了隋炀帝杨广时期,这种狂欢却得到了变本加厉的推崇。隋炀帝花费了大量金钱,召集数万名歌舞、杂技等方面的艺人,在正月十五日前后通宵演出。
到了唐代,正月十五日已经成为了民间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宋人谢维新《事类备要》前集卷十五《节序门》引用《雍洛灵异小录》描述了正月十五的热闹景象:“唐朝正月十五夜,许三夜夜行,其寺观街巷,灯明若画,山棚高百余尺。神龙以后,复加严饬,士女无不夜游,车马塞路,有足不蹑地浮行数十步者。”中国古代一般都施行宵禁制度,晚上一般人不许出门。但这里说,唐朝的元宵节会开放三天宵禁,满城都点亮灯火,节日的彩棚能有一百多尺高。
到了神龙年间以后,全国的人都参加进了这项活动之中,车马堵塞了道路,有的人可以脚不沾地被挤着走出数十步以外。
如果你春节去赶过庙会或者不幸在十一逛过故宫的话……似乎“足不沾地被挤出好远”并不是什么美好的体验。不仅官方许可了民间对元宵节的庆祝,就连皇帝本人,有时也会亲自参与。《旧唐书》卷七《本纪第七》记载,武则天的儿子,唐中宗李显“丙寅上元夜,帝与皇后微行观灯”。两口子隐藏身份,秘密出行。
同卷又记李显的弟弟,唐睿宗李旦“上元日夜,上皇御安福门观灯,出内人连袂踏歌,纵百僚观之,一夜方罢。”——皇上不仅要欣赏灯火,还要派出宫女(即“内人”)们唱歌给群臣听。宋人吴自牧《梦梁录》卷一记载:“上御宣德楼观灯,有牌曰‘宣和与民同乐’。万姓观瞻,皆称:‘万岁!’” 可见这种皇帝亲自检阅元宵灯会的风俗,在唐后还时有存在。
在缺少娱乐的古代,满城灯会、百戏的热闹是非常难得的。在元宵节这一天,平时难得有机会出门的女性也有了逛街的理由。在古代,这种与陌生异性们摩肩接踵欢度佳节的日子非常难得,许多人便趁机完成勾搭大业。前引《隋书》中柳彧的说法,就抱怨这一天“以秽嫚为欢娱,用鄙亵为笑乐,内外共观,曾不相避……男女混杂……秽行因此而生”,可见这个节日从一开始,就有“约约约”的传统。
再后来,社会上又产生了“走百病”的说法,说这元宵节出门走走可以预防或治疗诸多疾病,好处大大的。明代陈洪谟《(嘉靖)常德府志》卷一《地里志》记载元宵节这一天“妇女相邀,成队宵行,名曰‘走百病’。”妇女们走百病,男人们自然也加入,有了“走百病”的由头,约会更方便了。“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后”这些著名的勾搭名句,也因元宵而千古流传。
吃元宵,猜灯谜?那都是后起节俗在哪哪都是人的今天,很少有人会把灯会的熙攘看作有吸引力的亮点了。古籍中那种脚不沾地就能被挤着走的夸张,现在坐个早晚高峰地铁就能体会到。相较之下,吃元宵和猜灯谜,成了最受今人认可的元宵活动。
说到这作为食物的元宵,最初的名字大概是“汤团”。宋吴自牧《梦梁录》卷十三记载的“沿街叫卖小儿诸般食件”中,就有一种叫“汤团”的食品——它很可能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元宵。在早期,汤团是一种日常的零食,与元宵节没有直接的关系。《警世通言》第六卷《俞仲举题诗遇上皇》中就记载有一种“汤团铺”,是人们日常吃饭的地方。
汤团与元宵节挂钩,大概发生在明代。
明代刘若愚的《酌中志》卷二十中《饮食好尚纪略》篇记载,“自初九日之后,即有软灯市,买灯吃元宵,其制法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为果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小,即江南所称‘汤圆’也。”这汤团、汤圆和元宵本来是同一种节令食物的名称,南方多称“汤圆”,北方多称“元宵”,只是一种方言上的差别。但后来,南北方汤圆在做法也出现了地域性差异,现在,有一些人觉得元宵和汤圆指的是两种不同的食物了。
灯谜的雏形产生于宋代。南宋学者周密《武林旧事》卷二记载元宵节这一天:“又有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此处的“戏弄”是不含感性色彩的招人来做游戏的意思,而“藏头”、“隐语”很可能就是谜语。比起单纯的看花灯,猜谜语互动性、娱乐性强,又可以供人秀优越,最终便从各式灯笼素材中脱颖而出,独立形成了元宵节的核心节俗。
明代陈洪谟《(嘉靖)常德府志》卷一《地里志》记载中:“剪纸为灯,糊以竹格,餙以五彩,有绣球、走马、莲花诸类,虽无闽浙刻丝剪绢等项,亦颇精巧,好事者作成灯谜,夜则相聚以猜,名曰‘打鼓灯’。”由此看来,猜灯谜这种好玩的时令游戏得以流传,还得感谢这些“好事者”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