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迷倒的时候,也不要忘记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当你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奥林匹克官方旗舰店线上店铺里,最火的两个冰墩墩周边已经售罄下架了。
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吉祥物“冰墩墩”着实成了顶流,先是迷倒了一众运动员和记者,又靠“卡门”和“抖雪”上了热搜。显然,在寒冷的冬天,没人能拒绝一只“冰糖滚滚”。
在英文中,“可爱”(cute)这个词最早作为acute一词的缩写形式出现,它最初的含义是“机敏、聪慧或精明”。19世纪早期,美国的小学生开始用cute一词形容可爱或有吸引力的事物。但在某些语境下,可爱也意味着脆弱:法语的“可爱”是mignon,但这个词也有“娇小漂亮”的意思,其词源来自英语中的minion,意为仆从或下属。
日语中表示可爱的“卡哇伊”(かわいい,音Kawaii)也有类似的含义——这个词在11世纪首次出现,用来表示“可怜的”。
显然,冰墩墩的可爱并不是靠楚楚可怜的形象营造出来的,我们更愿意称之为“憨态可掬”:大眼睛、短手短腿和不成比例的大脑袋——这些婴儿般的特征,让看起来元气满满的冬奥会吉祥物也能显得天真可爱、讨人喜欢。
直到20世纪,诺贝尔奖得主康拉德·洛伦茨(Konrad Lorenz)和尼科·廷贝亨(Niko Tinbergen)才描述出了人们认为可爱或惹人喜爱的特征,即“婴儿图式”(infant schema):圆眼睛、胖脸颊、高眉骨、小下巴,以及大头小身的比例。这些特征对于人类演化而言至关重要,因为它们能帮助大脑识别出弱小的婴儿,并给予关注和照看,以帮助他们存活。
从外表上看,许多“萌物”都是一副弱不禁风、易受伤害的形象,但是“可爱”这种特征可是很强大的。2016年,牛津大学的莫滕·L. 克林格巴赫(Morten L. Kringelbach)等在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发表了一篇关于“可爱”(cuteness)的综述。文章中,他们说“可爱”是“能够塑造人类行为的最基础、最强大的力量之一”。
实际上,对于“可爱”的判断对人类而言可能十分必要。克林格巴赫的研究团队做了一个实验,他们展示了婴儿和成人的面庞,并检验被试看到这些图像时脑部的活动。他们发现,大脑在看到“萌物”后的不到七分之一秒内就做出了反应。他的研究团队总结认为,“可爱”是解锁大脑快速注意力资源的第一把钥匙,在那之后,有关同情与共感能力的大脑网络才会发挥作用。
如果可爱是如此重要的一把钥匙,那么锁匠能否伪造出一把万能钥匙呢?几十年前,洛伦茨和廷贝亨就引入了“超常刺激”(supernormal stimulus)的概念,即比自然刺激更加突出或强烈的刺激。在一次经典实验中,廷贝亨发现,如果把真实的鹅蛋与白色的排球放在一起,鹅类更倾向于将排球滚回自己的巢穴。在这些鹅类眼中,更大、更圆的白色排球显然比真实的鹅蛋更有吸引力。在这里,排球就是一种超常刺激。
与之类似,冰墩墩的婴儿特征可能比真实的婴儿更加突出,这令其成为了一种超常刺激:太可爱,可爱得令人难以抗拒,同时又不像真实的婴儿那么难伺候。这种“可爱”并不会让我们想要真的去养育一只冰墩墩或大熊猫,但我们的大脑仍然被这类可爱形象的超大眼睛和二头身所“劫持”了。就好像我们当初演化出感知食物中的糖的能力只是为了更好地获取能量,但如今这种能力却让我们爱上了甜食。
可爱的卡通形象与高糖分食品等超常刺激一样,会刺激到我们大脑的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这一神经结构在大脑奖赏回路中非常关键。伏隔核中的神经元可以释放“快乐之源”——多巴胺。研究表明,超常刺激会激活伏隔核,令大脑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奖赏响应上。
一组国际研究者团队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研究,他们人工处理了一些婴儿照片,使照片里的婴儿比正常婴儿“更可爱”或“更不可爱”,从而筛选出人们认为是超常刺激的面部特征。研究者向女性被试展示了真实图片和处理后的图片,并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对其脑部进行扫描。正如研究人员设想的一样,可爱程度的提高或降低对伏隔核的代谢活动有着显著影响,这表明这一大脑区域能够响应超常刺激,并激发对婴儿的利他和养育行为。
糖分等其他超常刺激激活大脑奖赏回路的过程也与之类似。一项显示,实验室大鼠脑伏隔核区域的多巴胺活动与其所摄取的糖水量有关。与之类似,俄勒冈州的研究者也表明,肥胖的青少年女性在享用巧克力奶昔时,其尾状核也展示出超常的脑部活动(尾状核是与伏隔核相邻的脑部区域,同样与奖赏机制有关)。看来,不管是婴儿的可爱,还是糖分,或者其他奖赏刺激,似乎都拥有率先打开大脑注意力系统的特权。
对于大脑的奖赏回路而言,冰墩墩和一杯热巧克力是一样的。
关于“可爱”的科学既有符合直觉之处,又有令人费解的部分。两百年前,“可爱”可能只是刚出现的语言学概念。如今,它已成为快速得到我们的注意力、爱与关怀等关键神经资源的捷径。我们对冰墩墩的热爱或许反而揭示了人类情感的“肤浅”:为什么爱是由如此浅层的外表特征激发的,而不是由更深层次的判断标准而产生的?克林格巴赫和同事希望更多地了解大脑的这些“算法”。
不管怎样,随着人们对可爱的文化意识不断加深,大眼睛或圆脸庞或许将会更加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