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冬奥会将即将拉开帷幕。今晚,中国选手凌智和范苏圆出战混双冰壶第一轮,肩负了为中国冬奥代表团打响头炮的重任。冰壶运动,有“冰上国际象棋”之称,是一项技巧与智慧、个人与集体相结合的体育运动项目。在冰壶比赛中,运动员之间没有任何对抗性的身体接触,一般认为此项目不易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然而,日复一日的训练,数以万计次的投壶和扫冰动作,冰壶运动员由于相对固定的身体姿势和过度使用的身体相关部位,慢性劳损伤的可能性非常大,比如腰背部肌肉筋膜炎、肩袖损伤。
在冰壶运动中,投壶和扫冰需要默契配合。负责投壶的运动员,身体下蹲前蹬,跪式向前滑行,同时手持约20kg的冰壶,至前卫线时才放开冰壶,使其自行滑向营垒中心。
负责扫冰的运动员,在主将的指挥下,需要在电光石火的短暂时间内,用力扫冰,改变冰壶的滑行距离和行进曲度。一项发表于《英国运动医学杂志》的研究显示,参与冰壶运动人群中,79%的人遭受了肌肉骨骼的相关疼痛。其中,膝关节(54%)、背部(33%)和肩部疼痛(20%)是最常见的症状。
冰壶运动在我国推广的时间不长,被认为是冷门的小众运动,但冰壶运动的相关损伤,则离我们很近。
事实上,常做家务的人,像极了日复一日训练的冰壶运动员们。且行且珍“膝”冰壶运动包括长时间的蹬踏投壶滑行和反复屈伸关节,这导致膝关节受伤风险高。投壶时,膝关节屈曲且外旋,关节承受的压力非常大。据报道,冰壶膝痛患者中62%是屈膝疼痛,31%的患者抱怨双膝不适。同样地,做家务时,我们也一直在做很多伤膝的动作,如长时间下蹲擦地板、长时间下蹲后突然站起等。
研究证明,在极度屈曲下蹲时,膝关节大概承受7~8倍于人体的重量。长期膝关节的高负荷,易诱发膝关节疼痛和关节软骨磨损。长时间下蹲后突然站起,可能导致膝关节中的缓冲垫“半月板”卡住甚至撕裂。如何自查?记住这五个字——“疼、肿、卡、响、软”。如果出现膝关节长时间不能缓解的疼痛和肿胀,屈伸时反复出现卡顿和伴随疼痛的响声,走路打软腿站不稳,建议尽快到运动医学科就诊。如何预防?
避免长时间下蹲等膝关节负荷大的动作,同时可以练“静蹲”和“抬腿”。这两个动作可以帮助强化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
冰壶运动中,由于冰壶重量接近20kg,传统的投壶技术是提壶前后摆动之后,借助惯性将冰壶放置于冰面上,同时前推使其滑动;扫冰时,运动员需在短时间内用力反复擦冰。这些动作技术对肩部力量要求较高。据报道,冰壶爱好者中有20%的人出现肩部疼痛,运动员中有12.5%的人出现肩袖损伤。家务中也有很多类似的伤肩动作,如拖地过于用力、上肢举高擦玻璃、用撑衣杆时拉伤肩膀。
“肩袖”也就是肩关节上的“筋”,在做过肩动作和过于用力时,会在肩关节狭小空间中,与肩峰反复撞击摩擦,长期重复此类动作,容易诱发肩袖损伤。随着年龄的增长,肩袖会变得脆弱。中老年人可能因为家务中的不当动作,把“筋”弄断了。如何自查?抬手时——警惕“90度的疼”。如果出现肩关节出现长时间不能缓解的疼痛和肿胀,尤其是往上抬到90度~120度时最痛,建议尽快到运动医学科就诊。如何预防?
练习两个动作——“夹背”和“侧平举”。在避免长时间上肢反复抬高等动作的同时,这两个动作有助于强化肩颈部的肌肉力量。
冰壶运动中的投壶动作,平衡、时机、方向、松手四大技术要素缺一不可。为了保持稳定,需要腰腹肌肉紧张使上体略前倾保持正直滑行,但长时间的俯身维持平衡姿势,容易导致腰背部慢性损伤。据报道,冰壶爱好者中有33%的人出现腰背部疼痛,运动员中有13.8%的人出现腰背部肌筋膜炎。
家务中也有很多类似的伤腰动作,如长期低头弯腰拖地、厨房台面太低要弯腰做菜等。长期的弯腰动作,会导致肌群的疲劳性收缩,导致腰背僵硬疼痛等问题。严重时可能导致脊柱节段的生理曲度消失,加重椎间盘压力,椎间盘突出,影响神经系统,诱发腰疼,下肢麻木等。
如何自查——直腿抬高痛。平躺,腿伸直,让家人帮忙慢慢抬高腿。一般来说,腿抬高<45度时,如果腰部不适加重,甚至有腿部麻木感,建议尽快到医院就诊。
如何预防——“猫式拉伸”。在避免长时间低头弯腰等动作的同时,用这个动作帮忙放松拉伸腰背部。勤做家务虽然是好习惯,但也要注意科学适度,如出现疼痛不适,应及时休息。如果简单自查出现上述情况或长期反复不适,则应尽早就诊。同时,注意劳逸结合,休息时观看冬奥会是个不错的选择。我国冰壶运动虽然起步较晚,但是成长迅速,在很短时间内就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和成就,并于2010年获得温哥华冬奥会铜牌。
此次冬奥会中国冰壶队新人居多,在此预祝充满无限可能的年轻小将们在主场旗开得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