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四天就到新年了,我们的《博物历》也终于迎来了尾声!咱们今年《博物历》介绍了很多奇奇怪怪的动植物,这其中就有不少海洋哺乳动物,比如虎鲸、座头鲸,以及前几周刚介绍过的海狮和海豹。这些动物的觅食方式各有特点,有些是用密集的鲸须或特殊的牙齿过滤水中微小的生物,有些则是追着体型较大的鱼、章鱼等,直接一口吃掉。咱们本周的《博物历》主角海象,就比较神奇了,吃饭方式堪称一绝。海象:要你管,吃你家大米啦?
海象怎么吃饭?吸溜放眼望去,海象最有特点的是一大坨脂肪和一对大白牙。海象得名的原因就是因为这对大白牙。雌雄海象都有大白牙,就像非洲草原象的长牙一样,不过这是海象的上犬齿,而大象的长牙是特化的门齿。起初,人们认为海象的长牙与觅食有关。人们推测,海象在海底时,会把长牙插入泥沙中,翻起底泥、搅混海水,刨出躲在泥沙之下的贝类,就像用锄头锄地一样,然后趁乱把翻出来的食物吃掉。
人们也在海象活动、觅食经过的区域中,发现了贝类外壳碎片,似乎也能证实这一推测。但这也只是推测,没有什么直接的观察证据。直到人们潜入海底,用摄像机记录下了海象觅食的过程,才发现事情并不简单……人们发现,海象会直接用嘴拱地,获取那些闭合双壳、遁入泥沙之中的贝类。海象有时还会用小手手对着海底泥沙一通狂搧,搧走泥沙,找到食物。
海象大大的脸盘上那小小的眼睛里,似乎看到了我们对它的好奇:这么小的眼睛,在数十米深的、被搅浑的海水中,能看到猎物吗?答案是,几乎不能。因为环境幽暗,再加上被翻腾起的泥沙遮挡了视线,但海象有自己的办法感受到食物。海象的身体虽然看似光溜溜,但在口周,却长着约500根密集的长须。论胡须量,大概相当于10只猫……海象胡须的一端触碰泥水中可能碰到的物体,另一端连接着敏感的神经细胞。
是不是蛤蜊、体型有多大,都在海象的“触觉地图”中,一清二楚。定位到一只蛤时,海象会直接把猎物吸到嘴里来,或者从嘴里喷出一口水,再把蛤吸入口中。之后,海象并不会把蛤蜊整个吞下,要不然消化贝壳得消耗掉多少胃酸?也不会把它们嚼碎,因为那样太费牙了。对海象而言,取食贝肉就像吃吸吸乐一样。但怎么就吸出来的呢?使劲。在海象的吸食下,蛤会遭受从未体验过的强大负压。
举个例子,在100米深的海底,水压相当于10个大气压,而海象能在口中制造-76厘米汞柱的负压,相当于负一个大气压。蛤在承受了它这个年纪不该承受的负压之后,肉被吸出,壳可能也会被吸碎,然后就像瓜子皮一样,被吐到海底。海象“吃瓜子”的速度有多快呢?一分钟六个,一天的觅食时间可达15小时,一天能吃约6000个蛤蜊。当然了,对于抓得到的乌贼、虾蟹,海象也不会拒绝。海象牙能干嘛?
叉你既然捕食的时候不是用大长牙,那它有什么用呢?其实海象的长牙能帮助它们在冰面上爬行,就像攀冰的冰镐一样。光用来爬行就有点大材小用了,这大长牙最血脉喷张的作用是:打架。“叉你” “我也叉你,谁还没有两把叉子”到了繁殖季,雄性海象会在海滩、礁石上占据领地。更好的领地才能吸引更多的雌性,所以擦枪走火的事情时有发生。成年雄性海象体重轻的有1吨,重的那就3吨都不止。
打架之前双方先会先评估一下对方的吨位,要是自己太差,那就直接溜了;要是自己优势很明显,也能很快分出胜负;如果双方实力相当,那么一场恶战就在所难免了。有些海象败下阵来,象牙断掉、遍体鳞伤,不要说繁殖的机会了,能不能活下去都不一定。海象:牙牙断了,哭哭有时候北极熊也会袭击海象,不过海象的大长牙和厚厚的脂肪皮层,实在让它难以下口……北极熊:妈,我咬不动!
这只熊你再努力一下历史上,海象曾被人类大量猎杀,取肉食用。而海象的獠牙也曾被认为是质量优良的工艺品原材料。如今在苏格兰国家博物馆和大英博物馆保存的刘易斯棋子,据推测就是用海象牙做的。虽然这是一段悲伤的故事,但这些棋子实在太可爱了,已经变成了一组表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