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上海的朋友,想必都知道上海有个叫徐家汇的地方,这里高楼林立、车水马龙,是“魔都”重要的商圈之一。众所周知,上海是近代开埠以后形成的国际性大都会,而徐家汇的历史则远早于此。晚清以后,徐家汇一度成为法租界的核心区,这里富贾名商云集,中西合璧建筑鳞次栉比,徐家汇由此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汇之地。不仅是徐家汇,近代上海之所以能够成为引进和传播西方科学的中心,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也绝非偶然。
因为从这里曾走出过一位学贯中西、融通古今的著名科学家徐光启,他的名字与徐家汇紧密联系在一起,并永远铭刻在这片土地之上。
徐家汇是上海中心城区四大城市副中心之一,狭义上指的是华山路、衡山路、肇嘉浜路、漕溪北路、虹桥路相交的商业繁华地区,广义上还指该地区以南到中山南二路之间的地段。宋元时期,这里还只是荒郊僻壤,人迹罕至。明清时期,徐家汇已逐渐发展为人烟稠密的市镇。
明代著名科学家徐光启在此地建有农庄别业,主要从事农业实验并著书立说。明崇祯六年(1633年),徐光启逝世后归葬于此。之后,徐氏家族大多会聚于此,繁衍生息。清代以后,地方官府和士绅屡次修葺徐光启墓,由此成为沪上胜迹。因徐氏后人大多移居于此,故此地被称作“徐家坟山”。清代中后期,流经上海县城最大的河流肇嘉浜(今肇嘉浜路)、上海西南主要河道蒲汇塘和李漎泾三条河道在此交汇。
在上海方言中,河流相交之处被称为“汇”,于是此地易名为“徐家汇”。
鸦片战争后,徐氏后人在徐家汇周边相继建立了修道院和教堂,该地成为上海天主教势力最强大的地区。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天主教江南教区在徐家汇建立有耶稣会会院,并立志继承徐光启、利玛窦所开创的“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的事业。此后,有关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宗教慈善等方面的机构逐步在徐家汇兴建起来。20世纪初,徐家汇已初具规模,成为上海的文化重镇。
清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乘势向江南一带进军,并逐步朝上海发起猛攻。在此危急情势下,上海县丞与租界当局订立了联合防务协定,允许租界当局在界外修筑马路“以利军行”,“越界筑路”由此开始。咸丰十一年(1861年),英租界和法租界同时修建了通往徐家汇的道路,双方均称之为“徐家汇路”。英界徐家汇路,由静安寺始,至徐家汇结束,太平军撤离上海后,路权归中英双方共有。
1921年,英界徐家汇路易名为梅格路,也就是今天的华山路。法界徐家汇路,由四明公所始(今西藏南路、淮海东路转角处),至徐家汇结束。1914年,法租界再次扩张时,即以该路为法租界和华界的分界线,部分路权由法租界收购,并以道路中心线为界,线东为法租界,线西为华界。1912年,南市工巡局为配合城内改建,填平肇嘉浜的打浦桥以东段,旧河道填平后并入法界徐家汇路。
法界徐家汇路遗存至今,也就是今天的肇嘉浜路和徐家汇路。1949年以后,肇嘉浜水道被填平,河浜旁的徐家汇路拓宽为双车道,这段徐家汇路遂易名为肇嘉浜路。有趣的是,徐家汇路因为历史原因被一截为二,且不通徐家汇。因此,许多初来上海的朋友都会感到疑惑,徐家汇路竟然不通徐家汇。
但不管怎样,徐家汇路的修筑,有力地推进了徐家汇地区的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