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必须一本正经?你可能对它有点误会

作者: 博物

来源: 博物

发布日期: 2020-12-23

本文介绍了多位科普作家的故事,他们通过各种形式将科学知识普及给大众,打破了科学必须一本正经的固有印象。这些科普作家包括海洋地质学家汪品先、动物科普作家@动物博览和植物学博士史军等,他们通过网络平台和生动有趣的方式,让科学知识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如果你印象中的科学家、研究员是不苟言笑,醉心研究,不食人间烟火的,那我觉得你很有必要看看下面这几个故事!故事的主角们是科学院院士、植物学博士、科普作家,除了完成本职工作外,他们坚持科普创作,有的一干就是十几年。在内容平台上,他们专业辟谣,跟民间常识“抬杠”,把学术术语变成易懂段子,让科学知识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也为大众打开了多元了解科普的方式。

01 科学院院士的新潮科普之路

如果要提名我国重点学科“海洋地质学”的带头人,汪品先一定在首位——这位著名的海洋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自投入海洋地球科学的研究至今,已有四十多年。两年前,82岁的他搭载“深海勇士”号4500米载人深潜器,在我国南海9天内完成3次下潜。他说,好奇心驱使他一生都在探索。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海洋、爱上海洋,他注册了头条号@品先爷爷,希望通过网络科普的方式,为大家讲述有趣的、颠覆印象的海洋知识。

02 和动物打交道12年的高手

@动物博览在头条推广科普知识已有两年时间了。作为动物类专业的毕业生,拥有12年动物科普写作经历的他,却仍喜欢以“动物爱好者”自居,粉丝也亲切地称他为“非专业人士中的高手”。这位高手极爱与民间传闻“抬杠”——“战斗民族不怕熊?别逗了,就数他们被熊杀得多”;“养鸭子就能轻松应付蝗灾,这真是拿各国政府和专家的智商开玩笑!”;“辟谣西方起源说:狗的唯一发源地是中国”……

03 把植物做成一档科学脱口秀史军是一名植物学博士,也是《博物》的老朋友了。研究植物注定是条孤独的旅程,但是他依然脚踏实地、常年坚守与植物为伴:“一定要搞清楚专业和研究方向,这样才不至于迷失自我。”史军认为:“科普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对全民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科普应该成为阳春白雪的工作,与大众生活脱节”。所以他将大众生活最常见、最关心的“吃”作为科普内容的出发点。

史军老师讲解知识时表情丰富、语言调皮、相当逗乐,所以粉丝催更时总会调侃:“科学脱口秀不更了吗”。

如他们一般的科普学者还有很多,这群科学创作者们,就像分布在宇宙里的万千星辰,正在头条通过创作让科学发光、被更多人看到。自从牛顿开启了人类通往科学的大门之后,世界与自然才被人们熟知,人类社会也因此告别蒙昧,全面进步。科学行家们一方面坚守本职,用科研成果推动社会向前迈进;另一方面坚持学以致用,向不断大众科普科学。两者都是推动社会进步不可缺少的齿轮。

“行家创作时代来临。”这是今年今日头条生机大会上总结出的新趋势。为此,头条推出【头条行家计划】,针对各行业专业创作者的专项扶持计划,旨在从政策、运营、流量、资金各方面对行家作者进行扶持,以帮助其更好地打造个人品牌、增强行业影响力。大到恐龙,小到细菌,上至宇宙,下达海洋,科学包罗万象。如果你也是一名科学行家,拥有丰富的科学知识,欢迎你来头条分享独到见解,让科学走进千家万户!

UUID: 05db38cb-3d50-4058-a405-43cf3578abd2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博物公众号-pdf2txt/2020年/2020-12-23_科普必须一本正经?你可能对它有点误会.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46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