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新冠与中国科学的2020

作者: 王一苇

来源: 知识分子

发布日期: 2020-12-22

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中国科学家在抗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中国在基础科学和科技创新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文章回顾了2020年新冠疫情对全球的影响,中国科学家的抗疫贡献,以及中国在量子计算、航天探索等领域的重大成就。同时,文章还讨论了学术界的一些争议事件,如学术不端、青少年科技成果质疑等。展望2021年,文章提出了对人工智能、全球伦理共识和技术应用的期待。

2020年,没有人猜到开头就是一场大疫,生命以未曾预料的方式消逝,世界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乱。疫情犹如战场,需要科学家们的强力支援。医生们在一线抢救危重病人,病毒学家解析病毒序列,公共卫生学者为疫情防控建言献策,免疫学家们攻坚疫苗研发,探索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加速进度。随着多款新冠疫苗研发成功,摆脱这场疫情,全球交流重启的希望就在前方。

新冠疫情改变了我们的学习、工作和出行。社交活动、工作学习转为线上,佩戴口罩与保持社交距离成为常态。抗疫需求也催生了许多技术应用,健康码、测温仪、智能机器人,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生活。我们热烈拥抱技术进步带来的便利,也需警惕技术的滥用,谨记技术创新的初衷。

这一年,中国的基础科学依然势头强劲。

“嫦娥五号”的月球之旅顺利结束,带回1.731千克月壤;浩瀚太空中,“天问一号”正在按计划飞向火星;天眼FAST的新发现,终结了天文学界持续多年的争论;量子计算机“九章”研制成功,第一次帮助中国实现了“量子计算优势”;随着最后一颗“北斗”导航卫星的升空,中国部署完成自己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这一年,小学生写出博士论文、大教授却靠复制粘贴出成果;“双一流”大学首次评估即将落幕,但中国双一流距离“世界一流”还有几公里还是个问题。科学的进程是曲折的,科学精神的培育也是如此。

2020年,对抗新冠疫情的科学探索不断深入。我们知道导致新冠肺炎的病毒是一种类SARS的冠状病毒,中国病毒学家在1月初就测出了它的全基因组序列。

但是,新冠病毒的源头具体在哪里,如何进入我们人类社会,仍是科学家无法解答的问题。我们只知道它来源于动物,很可能是蝙蝠。新冠的感染症状在不同人身上并非完全一样: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烧或战栗、咳嗽、呼吸不畅、虚弱、肌肉酸痛、头痛、丧失味觉、呕吐、腹泻等等;也有一些人感染后虽然呼吸道等标本新冠病毒病原学检测阳性,但并没有任何发病的症状,他们是无症状感染者。

感染过新冠的人也可能核酸检测再次阳性,尽管他们只是人群中的极少数。在他们身上,我们不能分离出活病毒。科学家们还不清楚复阳的原因。最近一个研究认为,病毒的RNA有可能被逆转录到了被感染细胞的基因组中,但也有人认为证据不足,仍然需要继续探索。

在寻找治疗新冠患者有效药物的路上,我们满怀希望,却又忐忑不安。

好消息是,大部分人感染新冠病毒都是轻症,甚至没有症状,但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脆弱群体有更大的可能在感染后发展为重症。目前,只有地塞米松被证明有助于救治重症患者,而大多数被报以期望的药物,比如羟氯喹和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最后都被证明无效。从新冠康复患者血浆中提取的免疫球蛋白对危重症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这种方法因原料的稀缺性无法大规模推广。

戏剧化的是,被称为“人民的希望”的瑞德西韦,世界卫生组织的团结试验显示没有证据表明瑞德西韦对提高患者生存率有用,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则批准用瑞德西韦治疗新冠肺炎,承认其有效性。

2020年,中国在多个科学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中国天眼FAST首次探测到快速射电暴多次重复爆发,其探测成果让科学家们离真相近了一步。

北斗导航系统建成,随着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成功,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完成。“嫦娥五号”月球挖土归来,带回1.731千克的月球样品。“天问一号”奔向火星,按预定计划,将于明年2月中旬到达火星,开始绕火探测;明年5月中旬计划着陆火星巡视探测。

中国量子计算实现优越性,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陆朝阳团队研发的光子量子计算机实现了“量子计算优越性”,这意味着其求解某一特定问题的速度达到目前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的一百万亿倍,远超经典计算机。

2020年,学界也发生了许多热议事件。

P3实验室的建设成为热点,国家发改委、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印发《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方案》,提出实现每省至少有一个达到P3水平的实验室,补足新冠疫情暴露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能力短板。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莫成数字游戏,今年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成果检验之年,国内26所大学公布专家评议结果,多所学校宣布“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或“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美国实体名单阴影下,中国理工科学生“躺枪”,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哈尔滨工程大学被列入美国实体名单,师生无法使用Mathworks公司的软件MATLAB。公卫人才流失严重如何化解?自2003年非典以来,中国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体系逐步建立,但高水平的学院并不多,且因待遇等种种问题,真正进入公卫领域的人才数量紧缺。

抗阿尔兹海默症药物疗效引争议,甘露特钠胶囊(GV-971),也称“九期一”,是一种由上海药物所耿美玉研究员和绿谷药厂合作推出的抗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用于轻度至中度阿尔茨海默症,目前已在国内市场大量销售。然而学界关于这种药物的有效性争议仍在继续。两大顶刊撤稿中国学者论文,2020年,自然科学的两大顶刊《科学》和《自然》分别撤稿中国学者论文,警示学术界在发布重大成果时需慎之又慎。

中科院神经所学者被指涉嫌剽窃,7月2日,网传加州大学教授付向东实名举报“学术新星”、中科院上海神经所研究员杨辉,称自己所做研究遭其窃取。多个青少年科技成果遭质疑,孩子家长均有科研背景,7月,连续有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获奖项目遭质疑,他们的共同点是被质疑学生的家长都是科研背景出身。天津大学一教授因学术不端被撤职,11月19日,一封123页的实名举报信在社交网络流传。

天津大学前研究生吕翔在信中列举了该校化工学院教授张裕卿伪造实验数据、在学生的论文上署其女儿名字、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王攀再获招生资格?武汉理工大学:不予通过,去年年底,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计划经过5年左右努力,基本建立起完备的师德师风建设制度体系和有效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2021年,我们期待在人工智能领域看到更多惊艳的发现和交叉学科的应用。

2020年,AlphaFold2精确预测蛋白质结构的能力让结构生物学家们惊叹,而AlphaFold3和AlphaFold4已经在路上。通用自然语言处理模型GPT-3用巨大的1750亿参数训练出近乎全能的语言能力,可以写小说、写议论文、写程序,还能与你对答如流。尽管它还有一些常识上的“致命”缺陷,也还只能输出英文,人们已经在展望在各种场景应用它的可能性。中文世界会有自己的GPT-3吗?

GPT-4又将有什么样的突破?这些都值得我们期待。

2020年,许多人被迫远程办公,各种远程办公软件也应运而生。这将对我们的社会形态带来哪些影响?对普通人而言,一个新的考验是如何识别一些以抗疫之名的科技对个人隐私的侵犯和对安全的威胁。有关人工智能及其他技术的全球伦理共识仍在讨论之中,我们期待在2021年看到更多政府部门、机构和个人,尤其是大型科技公司,在其中贡献力量。

疫情仍是进行时,不确定性并未减弱,未来的我们如何应对一个高风险的世界?科学和技术为我们提供工具,而国与国、人与人之间如何在协作中共生,最大化人类的福祉,将持续考验着地球上这一独一无二的智慧群体。

UUID: f72184f8-1e4e-4909-af1b-d616ea87ad13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知识分子公众号-pdf2txt/2020年/2020-12-22_难忘:新冠与中国科学的2020.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136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