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黑PK超级白:纳米材料如何欺骗你的眼睛

作者: 圆的方块

来源: 果壳

发布日期: 2020-12-06

本文探讨了纳米技术如何通过创造极致的黑与白以及结构色,来欺骗人类的视觉,并介绍了这些材料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潜在影响。

在《你是我的眼》中,盲人歌手萧煌奇深情地唱出“你眼前的黑不是黑,你说的白是什么白”,生动地描绘了视觉残障人士对光明世界的渴望。然而,对于能够看到身边周遭万物的普通人来说,一些色彩依旧会骗过人类的视觉,甚至光线。更神奇的是,这些色彩还有其他神奇的功效,能够对人类的生活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而造就这种奇迹的,是日新月异的纳米技术。

黑得如同现实缺了一块。下面这张图,在面具旁边有一块黑色的“漏洞”。

然而,这并不是拙劣的抠图,那块“黑洞”其实是在同样的面具上,覆盖了一种黑色涂料。这种涂料叫做“Vantablack”,它能吸收99.96%的光线。当被Vantablack覆盖住后,面具上几乎没有光线被反射过来。如果你正面直视它,就会失去空间的纵深感,如同凝视深渊。“Vanta”是“垂直排列碳纳米管阵列”(Vertically-aligned nanotube array)的缩写。

这个名字也明示了它的本质:这种涂层其实是紧密排列成束状的碳纳米管。1991年,日本学者饭岛澄男发现了“碳纳米管”。这种高导电、高强度的线状材料,立刻引起了学界和企业界的兴趣。但是,碳纳米管在实际使用时却面临很多问题,其中最不好解决的就是它们总是相互缠绕在一起,就好像耳机线一样。这种纠缠在一起的碳纳米管,会极大减少能被有效利用的面积,同时其本身的导电性等指标也会受到影响。

于是,学者们就想出了一种解决方案:让这些碳纳米管垂直生长起来,也就是形成碳纳米管阵列,如同在平地上种树一样。而这种“碳纳米管小森林”,有序度高、缠绕少,能够充分发挥碳纳米管的优异性能,在电子元器件中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再回到Vantablack的颜色上。它能达到如此的吸光能力,也是因为碳纳米管阵列的特殊结构。

当光线入射到碳纳米管阵列后,光会在纳米管组成的森林中不断偏折,不断反弹,并最终被吸收,也就几乎不会反射出去。简单来说,之所以Vantablack如此之黑,是因为光在碳纳米管中“迷了路”。自2014年面世后,Vantablack一度作为“最黑的人造物”,入选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然而,这个纪录在随后不断被打破。目前公开报道中,“最黑的材料”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

2019年,MIT的研究团队研发了一种吸光能力高达99.995%的材料。研究者的这次突破也实属偶然。这项研究原本目标是提高导电材料性能,但当他们不断在涂层中塞入垂直碳纳米管后,却阴差阳错得到了这么一种“比黑更黑”的物质。不过,目前这种材料还没有具体的名字,工艺也没那么成熟。所以,在“黑”的领域,Vantablack还是最为人称道。

理论上,这些“黑材料”的用处很多,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可以给光学仪器或者天文望远镜来做遮光罩。不过,即使是工艺成熟的Vantablack,它的制备要求也十分苛刻。同时,作为涂层的话,碳纳米管阵列也很容易脱落或者褪色,需要精心保护。虽然暂时在商业上没法大范围推广,但架不住很多先锋者们前来尝鲜。比如,宝马公司涂装了他们的一辆车;也有瑞士手表厂商,用这个材料做了全黑的表盘。

按网友的评价:这些物件涂上了Vantablack后,就好像游戏中“未解锁”的道具。显然,艺术家们也不会放过这种极致的颜色。2016年,英国艺术家安尼什·卡普尔(Anish Kapoor)买下了用Vantablack进行艺术创作的独家权利。这事当时还引起了巨大争议,大家议论的焦点是:艺术家能垄断一种颜色吗?但准确来讲,卡普尔并没有垄断这种黑色。

因为Vantablack只是一种材料,卡普尔只是得到了这种材料的独家使用权,就如同一家公司占有一个专利一样。只不过,恰巧只有这种材料能实现这种极致的黑色。有消息称,卡普尔的第一件Vantablack作品,将在2021年问世,这值得期待。

能降温的极致白。既然有了极致的黑。那大家肯定忍不住要问,有没有办法能产生某种极致的白呢?有。而且,自然界中早就有了这样的设计。

在撒哈拉沙漠中,就有一种银白色的蚂蚁,叫做“撒哈拉银蚁”(Cataglyphis bombycina)。越是极端的环境,越容易出现极端的生物。这种蚂蚁可以忍受当地高达70°C的温度,并能在沙漠中来去自如。有人形容“它们就像是流动的水银”。为了加强散热,这些蚂蚁就演化出了银白色的外表。通过高倍显微镜观察会发现,这种银白色来源于覆盖在蚂蚁表皮的很多纤细的“毛”。

这些“细毛”的横截面是一种三角形的结构,可以有效地反射来自不同入射角度的光。反射掉光线,也就意味着能给蚂蚁降低不少的温度。研究者发现,这层“银白色”能让蚂蚁的体温降低5~10℃,堪称“随身空调”。当然,蚂蚁的这种白还不算极致。2020年,美国普渡大学的研究团队报道了一种超白的涂料,可以反射95.5%以上的光。与之相比,目前商用白色涂料反光的能力只有80%到90%。

这种超白涂料的做法并不难,就是用亚克力和碳酸钙混合。不过,实验中用到的碳酸钙很有讲究,它们的颗粒尺寸范围很广,从几百纳米到几微米都有,这个颗粒分布是经过计算优化的,是为了尽可能散射太阳光谱中所有波长的光。同撒哈拉银蚁一样,研究者开发这种涂料也是想用来降温的。只不过,他们的计划是在房屋的外表涂这种超白涂层。经过测算,在阳光照射下,这种超白涂层最多能比周围温度低10℃。

如果给建筑表面涂上的话,在夏天即使没有空调,室内也可以很凉快。

结构中的五彩斑斓。这世界不能只有纯黑和纯白,通过对微观结构的精准把控,能带来更多色彩。在我们的印象里,巧克力往往是棕色或者黑色的。但在2019年,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学者们却做出了一块“彩虹巧克力”。彩色巧克力。也许,这就是所谓的“五彩斑斓的黑”。根据报道,这个创意的起源,来自于一次闲聊。

当时,有三个教授在大学的走廊里喝咖啡闲聊,他们中有一位食品科学家、一位材料科学家和一位研究光学的物理学家。聊着聊着,话题就转到了巧克力,这几位最后抛出了一个问题:能不能做出彩色的巧克力呢?当科学家们有了奇怪念头的时候,没人的行动力能超过他们。这几位说干就干,开始尝试各种方法来给巧克力上色,不过最终效果都不太好。

经过不断试错,他们最终决定,放弃色素或染料,而是在巧克力表面上压印特殊结构,来产生“结构色”。所谓的“结构色”,是指不使用化学颜料,而是利用光在微观结构上的散射、干涉或衍射等作用,来产生颜色。这个概念听起来有些抽象,但结构色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蝴蝶翅膀艳丽的色彩,就是因为在翅膀表面覆盖着纳米级的鳞片。再比如,吹起的肥皂泡上五彩斑斓,也是因为光在它的泡泡薄膜结构上发生了干涉现象。

借鉴了“结构色”的原理,研究者们开发了一种模具,能在巧克力表面印上特殊的“纳米花纹”,从而就做出了这种彩虹的效果。不过,这些“花纹”具体长什么样子,还没有被揭秘。因为,研究者们打算成立一家公司,把这项工艺推广到更多食物上。那么,问题来了,你愿意尝尝盖着一层彩虹的面包、糖果和饼干吗?

UUID: 9a4167a9-fc8e-4606-a843-2432bb62478e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果壳公众号-pdf2txt/2020/2020-12-06_超级黑PK超级白:纳米材料如何欺骗你的眼睛.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7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