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第7个“世界土壤日”。我们都知道,万物土中生,土壤关系到千家万户的 “米袋子”“菜篮子”,其实,土壤还关系到大家的“水缸子”。地下水是“水缸子”的重要来源。但是,土壤中过量的养分元素,很容易进入地下水形成污染,其中就有氮肥过量施用导致的硝酸盐污染。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报道,硝酸盐是潜在的致癌致剂物质。
此外,土壤中的氮磷养分也可能进入湖泊,为藻类生长提供大量的营养,消耗水中的氧气,导致水质恶化,产生水体“富营养化”。我国粮食主产区地下水硝酸盐污染较为严重。根据2011年的调查分析,641眼井中,73.8%的地下水为IV-V类,主要污染物为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同时,我国不少著名湖泊均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现象,据统计全球70%的天然湖泊处于富营养化状态。
目前,我国地下水污染情况有了显著改善,但仍需高度重视化肥的合理施用,更好控制氮磷养分流失。土壤微生物,地下水污染背后的“黑手”。1908年,德国化学家哈伯首先发明了化学合成氨技术,把空气中植物不能利用的N2,转化为生物可利用的铵态氮肥,极大促进了粮食生产,哈伯因此获得了1918年诺贝尔奖。目前全球化学氮肥使用量每年约1亿吨。
绝大部分氮肥以铵态氮肥的形式进入土壤后,由于其带有阳离子,通常吸附在土壤颗粒,移动性较差,也有利于植物吸收利用。亚硝酸盐和硝酸盐肥料的流动性强,容易造成污染,生产中使用较少。但是,土壤中的氨氧化菌,能够把铵态氮肥氧化为硝酸盐肥料,产生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随着地表径流,很容易进入地下水或湖泊,导致硝酸盐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事实上,氨氧化菌也是全球氮循环的关键限速步骤。
首先,氨氧化菌把铵态氮转化为亚硝酸盐,然后,硝化菌将亚硝酸盐快速转化为硝酸盐。这些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尽管也能被植物利用,但由于其移动性强,容易产生地下水污染,是微生物带来的负面效应。如何发展精准施肥策略,促进作物氮肥利用率,抑制硝化微生物活性,降低土壤中硝酸盐污染,是农业生产和研究中的重要问题。植物既能利用铵态氮肥、也可利用硝酸盐氮肥。
因此,开发硝化抑制剂,配合铵态氮肥使用,就能够使得氨氧化菌失去活性,防止铵态氮肥转化为硝酸盐,减少土壤中硝酸盐含量,防范地下水污染。科学家已经开发了很多化学硝化抑制剂,并将其应用于农业生产。目前使用较多的抑制剂包括硝化抑制剂的产品有双氰胺(DCD)、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此外,也有一些较好的脲酶抑制剂,如氢醌(HQ) 和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等,能够降低尿素水解。
延缓铵态氮肥的释放,提高植物氮肥利用率。但是,化学抑制剂可能产生二次污染,欧盟规定,每天摄入量为1毫克DCD双氰胺每公斤体重,极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例如,草地牧场施用双氰胺可能被奶牛吸收并进入牛奶,进而对人类产生潜在危害,据此,新西兰的双氰胺化肥已经停止施用。因此,近年来,生物硝化抑制剂已经成为新的趋势。例如,如水稻根系分泌的1,9-癸二醇,能够显著抑制土壤硝化微生物过程,提供水稻氮素利用率。
此外,研究氨氧化菌的基本性质,也能促进硝化抑制剂的更好发展。例如古菌的细胞是细菌的1/10,因此,需要发展纳米级的抑制剂颗粒,才能有效降低氨氧化古菌的活性。同时,中性和碱性土壤更适合细菌生长,作用更强,需要发展氨氧化细菌抑制剂。虽然可以通过抑制剂遏制氨氧化菌,但是人类毕竟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合理施肥和科学施肥才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也是保护水体生态环境的关键。
随着智慧农业的快速发展,缓/控式肥料,精准施肥,甚至可能通过先进的分子生物学和合成生物学技术,使得非豆科植物自身具有固氮功能,将会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形成环境友好、生态健康的现代化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