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上映的一部电影《一出好戏》里,剧中角色流落荒岛,尽管编剧早就给开好了外挂,淡水、渔获、野果样样不缺,但为了求生他们还是使出了浑身解数。不过我倒觉得,如果编剧能够给落难的诸位安排一种高大威猛的植物——椰子,那他们的小日子可就会轻松得多。当然,前提是他们懂得怎么摘椰子和劈开椰子壳,对吧?
椰子(Cocos nucifera)可能是生活在非热带地区的朋友们最熟悉的一种热带植物了,毕竟就算没见过真正的椰子,大家也肯定见/喝过以夺人眼球的排版风格和洗脑感极强的广告文案闻名设计界的某椰汁饮料。我们今天所见的椰子是棕榈科椰子属现存的唯一一种植物。椰子身上带有棕榈科植物的很多典型特征,比如巨大的羽状叶片、分节(环状叶痕)和纤维质感明显的茎秆、腋生的花序等。
许多荒岛求生类的电视节目中,主持人都会告诉大家:如果你能够在岸边找到一株结着果子的椰子树的话,那你就可以省下很多工夫了。洁净的饮用水和营养充足的食物这两样东西是荒岛生存必不可少的,一只从天而降的椰子恰好能解决这两大问题。“椰子水”可以满足饮用需求,白色的椰子肉则是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来源。
除了果子好吃又好使之外,椰子树的叶子和茎也有着相当不错的用途。巨大且防水性良好的叶片可以作为临时搭建小棚屋的屋顶;从茎上剥落下来的老树皮纤维细长而丰富,既可以用作挡风遮雨的材料,又可以搓成绳子使用,撕成细细的絮状的话,还可以用来作生火的引物。
我们平时在商店看见的“椰子”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形态:一种长得像青涩的小伙子,光滑嫩绿的三棱外皮被削出了一小撮尖尖的白毛;一种长得像饱经沧桑的老头,粗糙的褐色外皮上布满了干枯的褐色须须。店家可能会告诉你,前者是没长开的愣头青所以叫“椰青”,后者已经熟透所以叫“老椰子”。
如果我们像剥洋葱那样剥开一只椰子的话,首先会看到一层略薄、不透水、质地光滑的防水外皮(外果皮),以及与它紧密相连的一层轻软蓬松、摸起来有点像海绵或者欧式面包质感的白色纤维(中果皮)。把这两层去掉之后,椰子就从“青年”变成“老年”了。
很多人会认为此时见到的那个硬邦邦的“老椰子”就是椰子的种子,其实不然——因为那层白色(未成熟)或者棕色的硬壳其实是椰子的内果皮,而真正的种皮是紧紧贴在这层硬壳内侧的那层薄薄的皮,有时候我们取椰子肉时,这层种皮还会粘在椰肉上面。
椰子的萌发也和我们常见的植物有点区别。通常课本中介绍的种子萌发都是先长出胚根扎入土中,然后才长出子叶来。然而椰子却由于胚芽萌发的位置较高,甚至往往位于地表上方,于是会依赖自身积存下来的营养物质先长出强壮的子叶,然后再以“气生根”的姿态萌发幼根,扎入土壤之中,再逐渐形成单子叶植物标志性的庞大须根系。
要说椰子和人类文明之间的联系,那肯定离不开吃了。
除了直接食用椰子肉、饮用椰子水之外,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的人民创造出了多不胜数的椰子吃法。
把椰肉和椰子水混合打成椰浆后加入西米做成椰汁西米糕;把椰浆加入咖喱中创造浓郁的口感和香气;直接把乌鸡等食材放入椰子中用椰子水炖成椰子鸡;放入糯米连着椰肉一起蒸成椰汁糯米饭;椰子水中加入葡萄醋酸菌发酵后制成Q弹的椰果;把椰子肉烤干后做成香脆的椰子片;把椰肉切成小三角或者刨成薄片,用糖粉腌制成广州地区的年货代表糖椰角(糖椰子);还有前一段时间的网红椰子冻;香甜清新的椰子雪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