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肥宅快乐餐的乌鸦,也有胆固醇问题吗?

作者: 南川木菠萝

来源: 物种日历

发布日期: 2020-06-27

本文探讨了野生动物适应城市生活的现象,以及人类活动对野生动物饮食习惯和健康的影响。通过具体案例和科学实验,文章分析了野生动物如乌鸦、食蟹猴、斑鬣狗和美洲黑熊在城市中的生存策略和面临的挑战,以及人类应如何调整与野生动物的关系以减少冲突。

人们越来越多地发现,许多野生动物“进城”了。除了大家早就习以为常的麻雀、老鼠和壁虎,我们在小区的草坪上可以看到乌鸫在捕捉蚯蚓,路边的绿化树上常有白头鹎吵吵闹闹,喜鹊将窝搭在电线杆和广告牌上,有时还能看到红隼借助风力悬停在空中,珠颈斑鸠说不定已经在你家窗台下蛋了。而到夜深人静,刺猬、黄鼬甚至貉也会悄悄从白天的藏身之处溜出来,在无人的街头巷尾寻找食物。

野生动物“进城”是对如今人类活动城市化的一种适应。城市的发展破坏了自然栖息地,但也创造出了全新的、存在大量空白的生存环境,这些“空位”对苦于栖息地减少的野生动物来说无疑是新的机遇。有些种类的野生动物在适应了城市环境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城市中开疆拓土、添丁进口。

但城市毕竟与野外不同,野生动物要适应城市生活,必须在其生态上进行一系列改变,这些改变基于两个方面:其一,要适应与原本的栖息地不同的城市地理环境,比如城里有人工建筑和水泥地而野外没有;其二,要适应城市中的人类活动,许多栖息在城市中的野生动物的行为节律会发生明显改变,目的大多是为了错开人类活动频繁的时间段。这些改变往往有一个主要目的:获取食物。

毕竟一顿不吃饿得慌,连续几顿不吃,城市户口也差不多该注销了。

然而城市中的水泥、钢铁、塑料和橡胶都不能吃,城里也几乎没有农田、果园和菜地,公园和绿化带里的观赏植物也没多少能吃的,上哪去找足够的食物呢?莫慌,人类对食物的浪费程度超乎动物想象,有意无意丢弃的食物数量巨大,还有许多人会主动给野生动物投食。野生动物哪尝过薯片汉堡之类高热量、好消化的好玩意?这下可过足瘾了。

从采食自然食物到进食人工食品,从自己觅食到接受人类投喂,这是食性和觅食行为的双重改变。许多人担心野生动物亿万年演化出的生理结构和行为模式,无法适应这种剧烈的改变,会危害它们的健康。2017年,泰国野生动物管理部门发现,网上一段视频突然走红:一只大腹便便的食蟹猴坐在地上吃一包薯片,它肥大的肚皮耷拉下来,把双腿都盖住了。

胖猴的形象与人们印象中的“瘦猴”大相径庭,难怪会在网上引发关注,网友们称它为“胖叔”。

经过体检,这只生活在曼谷的网红猴“胖叔”因为吃了太多游客投喂的饮料和垃圾食品,体重达到了60磅(约27千克),而普通的食蟹猴体重大多在20磅(9千克)上下,兽医认为过度肥胖会使它患心脏病和糖尿病的几率大大增加,相关部门随后将“胖叔”抓走进行强制减肥。我国峨眉山等景区的藏酋猴、猕猴也有类似的情况。

但是人工食品对野生动物就一定有害吗?美国鸟类学家安德莉亚·汤森德为了探究人工食品对鸟类的身体健康是否有害,做了一个有意思的实验:请乌鸦吃芝士汉堡。根据相关研究,城市或旅游景区的野生动物因摄入较多的人工食品,其体内的胆固醇浓度较高。

于是安德莉亚的科研团队将胆固醇浓度作为研究指标,他们花了三年时间对美国加州戴维斯市周边的140只短嘴鸦的胆固醇浓度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栖息地越靠近城市,短嘴鸦体内的胆固醇浓度越高。

随后他们又选择了纽约州乡下克林顿地区的短嘴鸦作为实验对象,这些乡下乌鸦几乎没机会吃到人工食品。科学家们在10个乌鸦窝的树底下每天放3个(从麦当劳买的)汉堡,每星期供应5~6天,连续供应了1到6个星期不等。短嘴鸦们开心地接受了人类的馈赠,有些乌鸦会把汉堡直接吃掉或储存起来,另一些乌鸦则会把汉堡叼回窝里喂小乌鸦。等到小乌鸦快要离巢时,科研团队会给它们戴上环志,并对它们的胆固醇浓度进行检测。

检测结果显示,投喂过芝士汉堡的乌鸦,巢里的小乌鸦胆固醇浓度确实比较高,但后续的观察并未发现,胆固醇浓度对乌鸦的存活率有什么直接影响。同时,科研团队还发现吃过芝士汉堡的小乌鸦们身体状况似乎更好一些,它们的体重比其他同类更重,这表示它们的营养状况较好,营养状况较好的幼鸟比营养不良的幼鸟更不容易患病,这可能成为它们的生存优势。

这项实验的结果表明,进食城市中丰富的人工食品,起码在短期对乌鸦的身体健康并没有造成伤害,至于高胆固醇的乌鸦上了年纪之后会不会得心脏病,目前还不得而知。高热量、营养丰富的人工食品可能会使乌鸦的身体状况更好,有助于抵消车祸、触电、撞玻璃等城市生活的负面影响。

但是,野生动物依赖人类提供的食物为生,有些时候并不只会对动物产生影响。

由此引发的动物行为改变,可能影响到人与野生动物的关系,需要我们想办法去避免冲突。在非洲埃塞俄比亚的北部地区,野生的食草动物几乎消失殆尽,该地区的斑鬣狗几乎完全依赖人为食物来源,比如屠宰场丢弃的动物下水、病死的家畜和厨余垃圾。因为鬣狗会吃掉许多垃圾,维护了城市的清洁,当地人对它们相当宽容,称它们为“城市清洁工”。

然而,斑鬣狗是凶猛的食肉动物,它们也会捕食家畜,遭受巨大损失的饲主,可能会猎杀斑鬣狗“复仇”。如何减少鬣狗和农民之间的冲突呢?我们要追根究底,分析斑鬣狗捕食家畜的原因。

当地的居民大都信仰东正教,每年春季的“封斋节”期间信徒都要守斋,禁食肉类。研究人员通过收集封斋前和封斋期间的斑鬣狗粪便发现,在封斋期间由于禁食肉类,丢弃的家畜残骸大大减少,斑鬣狗们为了填饱肚子显著增加了袭击家畜的频率。驴是它们的最爱,因为按照当地习俗,驴子晚上是不牵回院内过夜的,最容易得手。当地农民可以通过加强封斋期间对家畜尤其是驴子的管理,减少斑鬣狗造成的财产损失,避免冲突升级。

比鬣狗袭击农家毛驴更常见的,是各种野生动物为了觅食而与人类进行亲密接触。这就可能造成一些问题,小到浣熊把厨房翻得一团乱,大到跟翻垃圾桶的黑熊撞个正着,熊在慌乱之下给你一巴掌,搞不好小命就交代了。对北美的居民而言这不是危言耸听,美洲黑熊也是近年来“进城”的野生动物之一,许多美洲黑熊早已熟练掌握掀开垃圾桶的技术,有些甚至习惯爬进汽车或闯进露营地的帐篷寻找食物。

一般情况下,野生动物管理部门会将屡教不改的黑熊麻醉捕捉后转移到别处,对个别判定对人身安全有威胁的熊会将其射杀或安乐死。但在人类看来,黑熊几乎都是一个熊样。如何证明处置的熊就是“肇事熊”本熊呢?有人从黑熊爱吃的“垃圾食品”中找到了方法。氢化植物油因为起酥效果好、化学性质稳定、保质期长,被广泛用于食品加工,我们常吃的各种甜点、薯片、蛋糕等都会用到氢化植物油。

植物油在氢化、精炼的过程中会产生反式脂肪酸,这些加工食品中也就包含较多的反式脂肪酸。黑熊等食肉动物缺乏合成反式脂肪酸的生理机制,所以食肉动物体内的反式脂肪酸,必定来自于它们摄入的食物。由此推断,习惯进食人工食品的黑熊,体内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必然要比进食自然食物的黑熊要高。

科研团队收集了13头死因不同(闯入人类住所2头、袭击家畜4头、路杀5头、受伤1头、狩猎1头)的美洲黑熊的皮下脂肪组织,对其中反式脂肪酸的种类和浓度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与人类发生冲突严重程度越高的熊,其体内来自人工食品的反式脂肪酸含量就越高,排序大致为:闯入人类住所>袭击家畜>路杀>受伤>狩猎,狩猎得到的黑熊,是猎人在山里打死的,体内完全没有检测到来自人工食品的反式脂肪酸。

由此科学家们建议,当抓到“嫌疑熊”时,不妨采集它的脂肪样本做个检测,几个小时即可出结果,有助于“验明正身”,不至于错杀无辜。

不管我们是否欢迎野生动物成为我们在城市中的邻居,动物们“城市化”的趋势似乎已成定局,我们需要进一步关注它们、了解它们,主动想办法减少因为动物“进城”引发的冲突,这样,人类和野生动物才能共享城市生活。

UUID: de523203-a0d8-4de6-897f-31d2ae283b2d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物种日历公众号-pdf2txt/2020年/2020-06-27_吃肥宅快乐餐的乌鸦,也有胆固醇问题吗?.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75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