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中,他原来所在的清华大学实验室和计划赴美做博后的实验室分别在《自然》和《科学》杂志上发表了有关新冠病毒的研究论文,而他只能赋闲在家,练车、学习做饭,以及帮妹妹带孩子。
新冠疫情对社会、经济以及人们的交往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当然也改变了像高强这样的学术青年的日常生活。2020年1月,高强从清华大学毕业。如果没有新冠疫情,他现在应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所研究机构做博士后,该研究所是国际一流的生物医学研究机构。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扰乱了他的计划。他原本计划3月份去美国,但由于疫情以及旅行禁令,他现在去不了。实际上2月份,他就知道自己可能走不了。当时跟美国的导师联系,能否把时间推到6月份,现在看来,6月份还是走不了,可能需要继续往后推时间。
新冠疫情暴发后,高强以前所在的清华大学实验室被委以重任,夜以继日地进行新冠抗体的研发。当时清华大学绝大部分实验室都已经关门了,但进行新冠研究的实验室很早复工了,我之前所在的实验室也开工了,实验室的老师和师弟师妹们没日没夜地进行新冠抗体和疫苗研发。
对于“有劲不能使”的境况,个中滋味也许只有高强自己能体会到。当然在这段时间里,他也并非完全脱离科研,他会经常通过网络,线上与实验室的老师同学交流,同时也做一些新冠病毒方面的科普工作。虽然当下国内疫情逐渐得到控制,但北京至今很多高校未完全复工复课。受疫情的影响,他现在很难进清华校园,所以他在家为原来的实验室进行疫苗和抗体研发献计献策。
尽管疫情对自己对科研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影响,但高强也觉得自己是幸运的,由于他2020年1月份已经毕业了,没有实验要做了,影响相对很小。对在读的且有毕业压力的很多研究生来说,他们应该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这段时间高强虽然远离了科研工作,但他觉得自己与科研梦并没有离得越来越远。这是因为有关新冠病毒方面的研究,仍有许多未解之谜亟待解决。
如果美国疫情不能缓解,加上签证限制,高强也表示,如果去不了美国,他可能会回原来实验室,继续从事相关研究工作。虽然国内的疫情基本上得到缓解,但美国新冠疫情仍非常严峻,最近每日新增病例仍在2万例以上。他父母建议的是,现在最好是不去美国,去了感染的风险会很大,但他仍期待着疫情早日结束,去美国开启自己的博士后研究之路。
至于为何想要去美国留学,他认为现在国内外科研水平差距仍很大。
以他从事的研究为例,现在常用的艾滋药物或已经分离出来的艾滋广谱中和抗体,绝大部分都是美国人发明创造的,中国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很少,或者说几乎没有。他博士期间主要从事HIV-1和MERS-CoV的研究工作,HIV-1可以称之为病毒之王,很多病毒研究工作都是从HIV-1借鉴经验。
国内在这一前沿研究领域,跟美国还有一定的差距,很多药物、抗体、治疗方法以及疫苗都是由美国研究团队研发的,我们需要向美国同行学习。
根据教育部2019年公布的2018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情况统计,2018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66.21万人,与2017年度相比,增长8.83%,是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国,且热度持续上升。近日,《纽约时报》在关注来自中国的科技人才对美国科技产业及学术研究的贡献。
6月9日,《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题为“美国人工智能领域的秘密武器:中国人才”的文章,指出在中国取得本科、此后又在美国攻读研究生的顶尖人工智能人才,有88%的人会选择继续留在美国,只有10%的人会回国。这些顶尖人才为美国人工智能领域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未来这条路也许并不好走。新冠疫情下,很多学生赴海外留学的计划可能因疫情会改变。
6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出台了新的签证限制政策,以缓解国内的就业危机。尽管这一政策尚未涉及到大学教授或学者,但中美学术交流正变得愈加艰难。只要去办签证,每次办签证时都会被行政审查,没有一次例外。还有一次,他办理B1/B2签证,去美国开一个抗体药物的会议。然后,行政审查了将近两个月,开会前两天才把签证批下来了,由于会议已经快开始了,他没时间去做订机票、订酒店之类的事情,所以最后也没去成。
而这次去美国做博士后,因高强的签证遭行政审查,最后他拿到的是一年签的J-1签证。
在申请美国的研究所时,高强表示,他并未遇到阻力。他就给对方发了个邮件,对方让他面试,面试完之后,然后就给了个通知书,中间就一个月时间。这意味着,对于来自海外尤其是中国的人才交流,美国科学界和政府意见并不一致。
基础研究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新冠疫情更加凸显了基础研究的作用。
以高强所在的实验室为例,他所在的实验室主要从事HIV-1及新发突发传染病抗体和疫苗的研究,有很成熟的抗体研究平台,当新冠疫情来临后,实验室能在很短时间内快速研发出新冠相关的抗体。对于像高强这样因为疫情而无法留学的人才,如何帮助他们?对此北京应用数学研究院院长,哈佛大学教授丘成桐在6月下旬的一次采访中建议,应紧急安排在国内名校研修或短期工作,务必使这批优秀人才不致流失。
在这篇刊登在《数理人文》的采访中,他还提议加大力度引进海外人才,来中国参与教学和科研,强化人才引进政策,以求在基础科学、公共健康卫生以及“卡脖子”技术等方面汇集全球精英。
当下世界各国饱受新冠疫情之苦,经济受到很大的影响,基础研究亦是如此。疫情给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所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哈佛大学虽然已是全球最富有的大学,但是校方多次发出公开信,指出财务遇到困难,大量冻结了招聘的经费,一大批将要毕业的年轻人和尚未落实长聘的教授都为前途忧心忡忡。有人甚至预测,来年不少高校会因缺乏经费而停办。
今年3月,美国国会参众两院批准了2万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其中140亿会拨款给大学以及研究所。据《纽约时报》报道,这些钱远不足以满足大学的资金漏洞,预计这一资金至少需要500亿美元,用于支持学生通过远程来继续自己的学业。与此同时,疫情下美国高校来自私人捐款的资金也大幅下滑,国际学生也因疫情纷纷取消赴美留学。在内外交困下,美国高校以及研究所未来的日子将会变得异常艰难。
而在英国,大学的日子同样不好过。4月20日,据英国BBC介绍,英国大学呼吁需要200亿英镑的紧急援助,否则部分学校可能会因为缺乏资金而破产。每年英国的高校从国际生中获得近70亿英镑的收入。新冠疫情下,考虑到国际学生的可能减少,英国的教育者担心今年秋季这部分收入会大幅下滑。
新冠疫情后,国内高校也纷纷采取类似的政策,缩减科研经费。
对此,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邱水平表示,高校是国家的科研主力,目前正值科技攻关的关键时期,建议不要压缩重点高校的科研经费。实际上,疫情带来的“紧日子”对普通高校的打击更大,它们原本获得的科研经费就比较少。疫情给全球高等教育带来冲击,但有学者指出,中国的高校可能会率先走出新冠的阴影。
丘成桐表示,中国虽然也遇到同样的困难,但是由于体制不同,国家会尽力支持这些科技工作者,不仅不让他们丢饭碗,还会提供良好的环境,让他们继续工作。
中国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吸引国外人才来华工作,即使他们最后回到本国,也算是中国对世界文化的贡献......这样看来,新冠疫情虽是天灾,但也是个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