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医疗的下个十年,医疗事关人身安全,要求极高,容错率极低,因此,知识壁垒和技术壁垒都很高。过去,AI系统更多的是服务于终端,辅助医生诊断、决策。但是,医疗很复杂,直接切入终端问题很多。未来十年,AI+医疗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AI对医疗产业、医护人员、患者等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对此,AI Time 联合北京智源大会,特别邀请了几位不同背景、不同岗位的大咖,共同推出了“人工智能是医疗的下一个十年吗?
”特别论坛。
2020年,新冠病毒突然而至,医疗机构成为战疫的前沿阵地,医护人员成为治病救命的无畏战士,AI成为疫情预警、病情诊断的神兵利器。AI与医疗两个与我们息息相关的领域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紧密结合。那么,大数据、AI对疫情期间的医疗检测等方面的作用有多大?未来还需要在哪些方面提升?
在新冠疫情期间,AI技术响应速度快、介入的力度大,帮助推出了CT辅助诊断系统、个人自我诊断系统,并帮助医生快速熟悉了新冠的特点,了解和掌握了诊断和筛查标准,提升了诊断的信心。但是,新冠期间也暴露出来了数据来源各异、标注水平不一、对隐私保护不健全的问题,以后可以针对相应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改进,迭代并部署模型,以预警疫情,提升诊疗效率。
近年来,AI不断进化,专家通过病历数据库中的海量数据不断训练AI,让它学习诊断各种疾病。那么,以后病人能否在家一键诊断?医疗工作者能否远程诊疗?AI如何取得病人和医生的信任?一键诊断、居家诊疗是目标,有着广泛的价值。但是,实现这种效果存在很多困难与挑战。
随着AI技术的发展,未来抓取医疗AI所需数据的难点在哪里?数据量大小如何?如何保护数据安全?如何合理利用基因、蛋白质、代谢等多组学信息提高诊断准确率和效率?如何保证算法公平性,让算法具备可解释性?AI将如何改变新药研发的理论与实践?新冠爆发以来,新药研发人员利用根据特定靶点,对很多新药进行了筛选和验证。面对AI药物筛选与临床实际应用的距离越来越短,王佳伟主任表达了自己的乐观看法。
未来十年,AI+医疗有很多机遇和挑战,王佳伟主任通过用AI技术治疗失明患者的典型例子介绍了AI给医疗领域带来的新思路与新方式。此外,很多技术已经发展了很久,这些技术转变成民用值得我们期待,我们也应该能在不远的未来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