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任何时候,食物都是必需品,在果腹的同时还能给人们带来味蕾上的享受。万千食材经巧妙组合,再配以各种奇特的烹饪方式,最后形成人们舌尖上的一缕缕醉人芬芳。
食材的多样性最能体现在菜市场上。而提到菜市场,自然不能忽略多彩的云南。
野菜是云南春季菜市场的主力军。云南人喜食酸辣,一些拥有酸辣味的食物就非常受欢迎;与此同时,当地一些少数民族又尤其喜欢“苦味”,所以一些苦涩的食物也常见于云南菜场。
尽管云南的野生菌名声在外,但春季菜品的丰富度,一点也不输雨季的野生菌。无论是盈满的果、丰满的花还是饱满的芽,云南人都想把春天的气息带到菜市场。
文中提到的食材大多可以在市场上持续到六七月。六月的新面孔,可能就是一些提早出来的野生菌。
盈满的果
丰腴甘甜,这是大多数人对成熟果实的印象,而云南菜市场上的果实酸涩甘苦,五味俱全。先看看那些前一年开花跨越一个冬季后慢慢成熟的果实。
克地老为滇藏杜英的果实,果肉可生食,入口时苦涩略酸,后转甜并有清凉感。泡酒、凉拌、做果脯均可。
酸扁果是夹竹桃科植物毛车藤的果实,味道酸涩,可切条拌蘸水辣、炒食或煮肉。
羊奶果主要为密花胡颓子的成熟果实,特别酸涩。德宏州于2012年培育出“德甜”品种,其成熟果实酸度较低,几乎无涩,已经逐渐占领市场。
牛心果是牛心番荔枝的果实,是释迦果的亲戚,非常甜腻。蛋黄果也十分甜腻,噎嗓子,放到奶茶里比较好。
牛奶果其实是星萍果的果实,果肉白嫩似牛奶,不过闻起来有些许石楠花的芬芳。
菜场上当年开花结果的果实,种类则相对较多。
“夏黑”葡萄自年初就一直出现在市场上,与其他存于冷库中的葡萄相比,它因为是新鲜采摘下树的,所以身价倍增,价格略贵。
每到三月下旬,樱桃和杨梅总会相继出现,不久后桑葚也会加入它们,形成菜场三宝,它们常被放在小篮子里一起出现。
清明一过,青梅和多衣花就会出现在菜市场上。二者酸涩,可切碎后拌蘸水辣或用来炒肉炖肉,青梅还可用于制作雕梅酒、青梅露等。
市场上还有以黄泡为代表的悬钩子属植物果实。黄泡可直接食用。
市场上会出现一些长相怪异的小茄子,主要为红茄(大苦子果)和水茄(小苦子果)。它们都非常苦,多吃易中毒,不建议轻易尝试。
木姜子嫩果,常用来炒肉。还有一种叫“嘎哩啰”的果实也常出现,它实际上叫“槟榔青”,当地人常用来煮鱼、煮鸡、舂菜。
云南菜市场上还会出现很多腌制的水果,味道多样,十分挑战味蕾。
丰满的花
云南人爱花,也爱吃花。一些花因苦涩或有毒需特殊处理后才能食用,比如木棉花、火烧花、白花、大白花、棕苞花、石榴花、棠梨花等。
木棉花,又叫“攀枝花”,主要食用部位是它的雄蕊,可炒食,也可炖汤。
火烧花,紫葳科的常绿乔木,它的花朵需要复杂的处理后才可食用。
白花指的是花色偏白的宫粉羊蹄甲,花朵经沸水一焯后换洗几次即可食用,市面上常见已经处理好的白花。
大白花则指杜鹃花,以大白杜鹃为主。很多杜鹃花有毒,所以民众采食杜鹃花时要选择白色、大花的种类。
棕苞花是棕榈的幼嫩花序,非常苦涩,处理后一般用于炒肉。
石榴花也非常苦涩,市场上常见处理好的石榴花。
棠梨花是川梨的花朵,处理后炒食,很香,还可用来做棠梨花粑粑。
一些花不需要经过复杂处理就可以直接加工食用,比如以金雀花(锦鸡儿)、老鸦花(大果油麻藤)、苦刺花(白刺花)为代表的豆科花朵,一般裹上鸡蛋和面粉炸着吃,也可炒肉、炒豆豉。
到了清明时节,鼠麹草也会陆续出现在市场上,云南人常用它代替艾蒿来做青团或是清明粑粑。
一些花朵也常带着原味进入到菜品中,直接给人带来阵阵苦涩,比如滇东南常见的奶浆花(苦绳)和苦藤花(南山藤),二者同属于萝藦科,常用于炒食,味道较苦,市场上常见新鲜花苞售卖。
一些没有苦涩味的花朵自然也颇受欢迎。比如构树雄花和桑花,云南多地均有食用习惯,一般用来炒肉,有人评价炒桑花是云南菜食野花中的味道之最。
此外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染饭花,市面上常见其干花售卖。染饭花其实是密蒙花,早春开花,花序阴干后可以用来将米饭染成黄色。
一些地区的市场上还会出现松花粉,多取自云南松和马尾松的花粉,常用于泡水喝或制作松花糕。
特别提一下芭蕉花,它是芭蕉属多种植物的花序,一般选取的都是蕉串下方坠着的不育花,这个花序外面常有苞片包裹。芭蕉花在云南的食用范围比较广,一般是切碎后腌渍15分钟,洗净就可以炒食或炖肉。地涌金莲也是一样的吃法。
此外,芭蕉和地涌金莲的假茎(心部的嫩叶)也常以“芭蕉心”出现在市场上,味道鲜美。
饱满的芽
春天,众多植物开始萌发生芽,云南人会抓紧时间采摘那些可以食用的嫩芽,菜场上自然也少不了它们的身影。
常见的芽除了大江南北都能见到的蕨菜、楤木芽(云南叫“刺老包”)和香椿芽外,大家最容易想到的芽便是那雨后春笋。云南市场上的笋多种多样,由多种竹亚科的植物嫩芽组成,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甜笋和苦笋,前者无苦味且鲜甜,后者则带有苦涩味,需提前处理才可食用。
云南菜市场上还会出现多种独特的“芽”。其中种类最多的当属榕树芽,有象耳菜(也叫“象蹄菜”,实为巨叶榕)和茶叶菜(榕属植物)这样带苦味的榕树芽,也有酸尖(大叶榕)这种又酸又苦的榕树芽。
一些作物的收成季还未到,可云南人早已开发出它们副产品的吃法,这些“副产品”也会出现在应季市场上,如花椒尖、荷叶尖、草果芽、甘蔗尖。
还有一些野生植物的嫩芽也时常出现在市场上,比如:皂角尖、梁王茶(焯水凉拌,苦,有刺激性挥发性气味)、松尖/沙松尖(云南油杉)、青刺尖(腌渍食用)、臭菜、竹叶菜(鹿药)、菝葜(bá qiā)。这些嫩尖多少都有苦味,烹饪前需要焯水处理。
市场上的臭菜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羽叶金合欢,味苦,在当地已有种植出售;另一种则是以西垂茉莉为主的大青属植物,据说煮食后很鲜甜。
这里要特别介绍一下“草芽”这种时令鲜品。草芽其实是香蒲的地下嫩茎,主产于云南建水县,吃法较多样。但它不耐存储,要趁鲜食用,一般只在原产地才能品味到草芽最地道的鲜美。
市场上也会出现一种看起来不像植物的藻类植物:水绵。当地人称它“青苔”,可油炸或煮汤。
春季云南菜市场上还会出现一些特殊的菜品,比如牛肝菌。在旱季,云南市场上只有白参(裂褶菌)等少数几种野生菌。
而在云南文山、保山等地局部地区,常年湿热,清明前后会涌现一批野生牛肝菌。物以稀为贵,此时市场上的牛肝菌是一菌难求,价格也高得离谱。除了牛肝菌,市场上还会出现蚂蚁蛋、葫芦蜂等小昆虫。
这里介绍的食材只囊括了云南菜场中很少的一部分,多为野生采撷,如果遇到濒危植物,可能有灭族的风险。我们在满足口腹之欲的同时,千万别把一些植物吃到灭绝。另外,哪怕市面上出现野菜,也不要随便买来尝鲜,只有在具备充足经验时才建议买来烹饪,更不建议直接根据本文介绍跑到野外采摘相似植物来猎奇。
友情提醒:小命只一条,食菜需谨慎,稍有不注意,犯法又丢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