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男团解散,不是因为唱歌一般,而是……

作者: 吴小咖是个好孩子

来源: 物种日历

发布日期: 2020-06-18

本文详细介绍了蟪蛄这种蝉的生活习性、分布区域、鸣叫特点以及其在文化和生态中的角色。蟪蛄因其独特的保护色和鸣叫方式,在中国广泛分布并适应城市环境,是夏季最早开始鸣叫的蝉之一。

很少有什么昆虫的名字,让大家常常不知所指,却又因为语文课本而家喻户晓。细想来,恐怕也只有蜉蝣和蟪蛄了。"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两千多年前,庄子就通过《逍遥游》奠定了蟪蛄延续至今的知名度。但你知道,蟪蛄其实是一种蝉吗?鸣叫中的蟪蛄。鸣叫时,它们会稍稍分开双翅,抬起腹部,使声音更好地传出。摄于北京香山。图片:吴小咖是个好孩子。

自古以来,中国的文人们便把蝉视为高洁不染的象征,把它作为寄托情思的载体,歌颂居多,相怜为主。可是,蟪蛄却似乎被排除在这“高洁”的蝉族之外。蟪蛄的翅膀能帮助自己和环境很好地融为一体。螗蝉则和大多数蝉一样有着透明的翅膀。图片:Alpsdake & たかはし / wikimedia。蟪蛄所在的半翅目-蝉科-蟪蛄族在非洲较为兴盛,分布在东亚的物种并不算多。

在中国,蟪蛄族包含了蟪蛄属、蛉蛄属、毛蟪蛄属、非洲蟪蛄属等四个属,十余个物种,我们日常所说的蟪蛄就是蟪蛄属的一员,它也是少有的能分布到北方地区的蟪蛄族昆虫。蟪蛄相对易于辨识,但在华中和华南地区,也可能会和黄蟪蛄、蛉蛄等混淆。在中国,蟪蛄分布广泛:北起辽宁,南至海南,西自四川盆地,东迄舟山群岛;可以说中国大部分地区都可能见到这些树皮色的小蝉。

同时,蟪蛄也是为数不多的非常适应城市环境的蝉类——即使在北京上海这样喧闹的大都市中也不难见到它们。在华北地区,蟪蛄从五月中旬开始鸣叫,它们实际羽化的时间还要早一些;越往南方,这个时间点就相应越早,当然,也会结束得更早。蟪蛄的鸣声比较单调,是相对单一的“吱”声,没有婉转的曲调;声调比蚱蝉尖高,但音量要小很多,不算吵人,但可能让人有一种耳鸣的错觉。

蟪蛄是半变态昆虫,小时候(若虫期)生活在地表之下,靠吸食树根的汁液为食。为了适应地下的挖掘生活,蟪蛄若虫的前足非常有力(呈开掘足的形态),锋利的齿突可以助它们在土壤中挖掘前行。蟪蛄的若虫很像是缩小版的蚱蝉若虫,但体型更加浑圆紧凑——可能正是因为体型较小,似乎很少有人收集蟪蛄的若虫回去炸食。这些若虫经过大约两年的时间,在数次蜕皮后达到成熟若虫阶段,爬出地表,在树枝上“金蝉脱壳”,羽化为成虫。

羽化后的蟪蛄很快就能飞行,但还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成熟期,才会开始鸣叫求偶。蟪蛄通常单独停在树干上鸣叫,在保护色和斑驳的树影下,它们很难被发现,常常只闻其声不见其蝉。不过在夜晚的路灯下,蟪蛄有时会被灯光吸引过来,这时就很容易发现它们了。进入成熟期的雄性蟪蛄有时也会数只群聚在一起,共同高歌,靠合奏声吸引远方的雌性。不过,当雌性蟪蛄到来后,这些合作的歌手们就变成了相互竞争的对手,互相排挤,以独揽芳心。

尽管交配会大大损耗雄性蟪蛄的体力,但也不至于一次欢愉即死——运气好的话,雄性蟪蛄会尽可能多地交配,直到衰老死亡。雌性蟪蛄在交配后会选择合适的枝条产卵,其腹部末端有一根结实的针状产卵器,可以将卵产进坚韧的树枝。孵化后的小若虫会从枝头掉落到地面,钻入土壤,开启它们漫长无光的童年生活。在很多城市,蟪蛄是一年中最早开始鸣叫的蝉。

相比若虫期,它们的成虫寿命并不算太长;最迟到七月中旬,在东部地区的城市中,蟪蛄便基本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聒噪恼人的黑蚱蝉和悠扬悦耳的蒙古寒蝉的合奏,它们在接手唱台的同时,也宣告着熬人的三伏天终于到来。而蟪蛄,这些看似生于春暖花开、死在盛夏将临的小蝉的另一代,此刻正在地面下韬光养晦,感受着你行走时带来的震动,等到来年五月花满,再与你相见于初夏。

UUID: 70fe15b0-da7f-4f51-aada-d86b538bd1af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物种日历公众号-pdf2txt/2020年/2020-06-18_这个男团解散,不是因为唱歌一般,而是…….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52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