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0年,南美洲哥伦比亚首都以北大约200千米的地方遭遇了一场洪灾。洪水过后,人们在污泥中发现了闪闪发光的翠绿色物体,其中最美丽的几颗被制成了精美的项链,送给了当地的公主。这条项链几经辗转,传承了400多年,如今已价值连城。用来制作项链的翠绿色晶体就是祖母绿。
如果仅从字面上看,不少人可能误以为祖母绿应该是一种老年女性喜欢的宝石。其实不然。祖母绿和祖母之间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必然关系,它的名称源于古波斯语“Zumurud”,后来被音译成“子母绿”“祖母绿”等。
祖母绿的身价到底如何?我们看两个故事便可知晓一二:1993年的北京国际贸易博览会上,一位美国富豪看上了一条项链,上面镶嵌了多块精美的祖母绿宝石。不料,当他给出2亿美元的天价求购时,竟然遭到了拒绝。
祖母绿宝石在国际市场上的行情可见一斑。2012年,有报道称,我国某收藏家在8年前从巴西珠宝商手中购得一颗重19.6克拉的祖母绿宝石,当时对方开价400万元人民币,他把北京一套四合院卖掉,换得了宝石。谁料短短几年后,这颗宝石的价格飙升至8000万元人民币,也就是说,价钱在8年间翻了20倍,比钻石还贵,真可谓是“疯狂的石头”。
与钻石的剔透无瑕相比,很多人更喜欢祖母绿那种青翠欲滴的绿色。传说祖母绿是爱神维纳斯喜爱的宝石,所以在西方珠宝文化史上,人们一直认为它会给佩戴者带来一生的平安。
早在公元前3500~前3000年,祖母绿就已经在埃及红海附近被人们发现并开采,它是当时埃及女王钟爱的宝石。到了公元前2000年左右,祖母绿成为埃及贵族必备的装饰珍品。虽然近代我国云南也有少量祖母绿产出,但颜色多为黄绿色,品质不佳。目前,世界上祖母绿宝石的主产地在哥伦比亚、赞比亚、巴西、津巴布韦、马达加斯加等国家和地区。
从化学矿物学角度来看,祖母绿其实主要由铍、铝、硅和氧4种元素组成,属于绿柱石家族。在地球上,铍、铝、硅和氧这几种元素普遍存在,但通常情况下,这些元素聚集在不同的地方,是不会混在一起的。所以,严格来说,祖母绿也许就不应该存在;但频繁的地质构造运动改变了这一切,大陆漂移、板块碰撞、火山喷发等,最终导致大陆地壳失去了最初的纯度,多种元素相互混合并重新结晶。
结晶之后的绿柱石大多为浅绿色,不过如果绿柱石中含铯时,会呈粉红色,称为铯绿柱石;如果含有二价铁时,呈淡蓝色,称为海蓝宝石;含有三价铁时,呈黄色,称为黄绿柱石;只有含有铬,才会表现出鲜艳的翠绿色。所以说,祖母绿宝石的诞生,可谓是多种因素的“机缘巧合”,而且还是千百万年时间凝聚的精华。
研究发现,最古老的祖母绿来自津巴布韦,距今已有26亿年;来自巴基斯坦的一些“年轻”的祖母绿,距今也有900万年的历史。
在宝石交易中,评价祖母绿的经济价值主要从颜色、净度、重量和切工4个方面加以考虑。质量上乘的祖母绿颜色纯正而浓艳,以翠绿、微带蓝的翠绿色最佳,内部要求纯净无瑕,块度越大越好,切工要求对称、抛光度好。如果切割合适,并有恰当的光照,我们可以看到祖母绿宝石中有一条明亮的光带。转动宝石,光带也随之闪动,人们称这种闪光为“活光”,就像是黑夜之中的猫眼一样。这种奇特的光学现象在宝石学中被称为猫眼效应。
祖母绿虽然硬度很好,但生性较脆,这使得对祖母绿的切割十分困难,通常一块重几十克的原料只能磨得2~3克拉的少许成品。重量在2克拉以上的优质祖母绿已经十分罕见,超过5克拉以上的祖母绿更是难得的珍品。大于0.5克拉的祖母绿,其价值已明显高于同重量的钻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