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前,可能还没多少人知道清道夫。不过今天,一提到清道夫、吃屎鱼、吸盘鱼等,普通百姓大概都能知道长什么样。清道夫可谓从传统水族圈成功打入了广大百姓的生活圈。狭义的“清道夫”专指豹纹脂身鲶(Pterygoplichthys pardalis)这种鲇形目(骨)甲鲶科(Loricariidae)的鱼类;广义的“清道夫”则指与豹纹脂身鲶长相类似、关系接近的能用来清理鱼缸的鱼。
甲鲶科有超过680多种鱼,它们都是清道夫的亲戚。甲鲶科的鱼多具有几个明显的特征:一个带有牙齿的吸盘嘴,身体表面有起保护作用的骨板,触觉灵敏的胡须。这一类鱼多来自南美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巴西、巴拿马、哥斯达黎加等国均有分布。
国内引进过不少甲鲶科的种类,多存在于水族圈。不过,唯独豹纹脂身鲶混得不好。
清道夫(专指豹纹脂身鲶,下同)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作为观赏鱼被引入中国,之后历经水族市场的追捧和人工养殖的兴起,存市量不断攀升。清道夫生长迅速,仅仅两年就可以达到性成熟,多作为鱼缸里的配鱼,起到辅助清洁的作用。清道夫繁殖门槛低,于是越来越多的养殖清道夫进入市场,价格继而下跌,一些不想要的玩家会将清道夫丢进自然淡水水体。
清道夫在中国许多淡水水体内不仅生存了下来,甚至建立了野外种群,以致于部分淡水河系捞起来的底层鱼都是清道夫。这种入侵行为也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
虽然长相类似,在外行看来没多大差别,但清道夫的许多进口亲戚却由于繁殖较难,进口量有限,价格始终停留在玩家水平。很多引进中国的南美大型观赏鱼在原产地都是常见的食用鱼;反之亦然,比如云贵地区餐桌上常见的吉罗鱼等。
因此,在资源丰富的原产地之外,一条能达到食用尺寸的观赏鱼能不能上饭桌,很多时候取决于吃不吃得起。然而,这样一件事放到常见的清道夫身上,似乎变得无法实现。主要原因在于清道夫的身体结构。首先,清道夫全身都有坚硬骨板保护,头胸部除了骨板基本不存在肌肉组织,仅体后侧面具有明显的肌肉组织可供食用,所以显得肉少。其次,清道夫的长相让许多人难以接受它为食材,同时由于外壳坚硬,烹饪耗时,因此很不受一般人待见。
前文提到清道夫能在中国野外存活繁衍,不仅为普通百姓所了解,甚至还“惊动”了政府。“声名显赫”的清道夫已被中国生态环境部颁布的《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第三批)》收录。大家戏称清道夫是最成功的入侵物种,因为不仅近乎没有天敌,连爱吃的中国人都拿它没办法。作为来自热带和亚热带的鱼类,清道夫在中国南方河道甚至华北等地区的自然水体中都已顺利度冬。由于全身背披铠甲,即便是河道里的肉食鱼都拿它没办法。
清道夫属于杂食性鱼类,长期在水体底层寻觅食物,因此摄食了大量的水底植物、原生鱼类的鱼卵、部分鱼苗,甚至是吸附啃咬其他鱼类。在缺乏氧气的水域里,清道夫还能冲到水面,利用空气中的氧气继续维持生息。
坊间一直传闻清道夫是垃圾鱼、吃屎鱼,水族玩家买回去,就是让它在缸里吃其他鱼的粑粑。清道夫幼年时期以岩石或底质上的裸藻、硅藻和部分动植物碎屑为食;逐渐长大的清道夫则更多摄入动物性食物,以维持身体的能量消耗。
因此,除了藻类,鱼卵、部分幼鱼等都是它的食物来源。在水族缸中的清道夫,相比刮啃鱼缸壁上的青苔,吃人类投喂的鱼饲料更方便。坊间流传的吃屎,源自清道夫在鱼缸底部寻找食物时不断用吸盘嘴吸啃缸底,间接扰动或粉碎了缸底的鱼粪,鱼粪似乎不见了。人们因此误以为鱼粪被清道夫吃掉。在缺乏食物的情况下,清道夫确实会粉碎粪便,然后摄入其中的可食用部分,但一般情况下它是不会主动吃粑粑的。
相反,清道夫可是拉粑粑的高手,由于其消化道很长,因此大多拉出长长的粪便,而且排泄频率高。清道夫真正能帮忙的是,铲除鱼缸壁上妨碍美观的绝大多数藻类。除此之外,清道夫也不介意吸食鱼缸里其他鱼(尤其是生病虚弱的鱼)的体表,只不过这样会破坏其他鱼的体表组织,对它们造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