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夏季雨水来临前后,我国南方局部地区的朋友们总会因一类小虫子而愁眉不展,甚至惊慌失措。在南方中低海拔地区夏季的黄昏,山区林地附近屋子昏暗的灯光下,很快会出现一只扇着四片狭长灰翅的小虫子,接着是两只、三只、千千万万只……而在中高海拔的西南地区,五六月中午雨霁时分,这类小虫子会从河岸、堤坝、山林等地,一群群地缓缓飞向天空,它们扇动翅膀的轻柔样子,像极了旋转上飞的灰色蒲公英。
其实,这类虫子就是恶名远播的白蚁,而且还是白蚁的繁殖蚁。它们在进行大型多对多的相亲交流会。严格来说,白蚁的婚飞应该被称为“分飞”。分飞指的是,雌雄有翅成虫在环境条件适宜时,从母巢中飞出,进行扩散的现象。而婚飞则是雌雄有翅成虫为了“找对象”而群集飞舞的现象。除了白蚁,部分蚂蚁也具有分飞的现象。而婚飞的昆虫种类就非常多了,如蚊子、蜉蝣、部分蜻蜓和蝴蝶等。白蚁婚飞其实是一种扩张领地和繁殖后代的手段。
白蚁是社会性昆虫,多数白蚁具有严格的等级划分。蚁巢内有蚁王、蚁后、工蚁、兵蚁、繁殖蚁等不同的品级,其社会分工也不同,其中只有繁殖蚁具有完整的翅膀。每到夏天雨季前后,环境适合时,工蚁就会在巢穴附近打开一个分飞孔,繁殖蚁们在察觉附近没有危险后,就会陆续从巢穴中飞出。这时,附近的同种白蚁就像约定好了似的竞相飞出。多数白蚁喜欢在黄昏后婚飞,少数白蚁在白天雨后的中午婚飞。
它们飞行能力不强,所以大多沦为了青蛙、鸟、蜘蛛、鱼等动物的口粮。
在昆虫世界里,群集现象十分普遍。有些群集性昆虫只是偶然待在一起,比如许多同种的昆虫,可能会聚集在一棵它们喜欢吃的植物上。而有些群集行为则是基因控制的本能。比如社会性昆虫白蚁、蜜蜂和蚂蚁,它们终生都和其他成员呆在一起。昆虫群集的目的也不尽相同,有寻找对象、抚育后代、寻找食物、共同御敌、过冬御寒等。
每到白蚁婚飞的季节,人们就会恐慌,生怕自己辛辛苦苦付完首付的房子,隔天就被白蚁啃成筛子。各大新闻媒体也会争相报道诸如《新买房子却被“飞蚂蚁”攻占》这样耸人听闻的信息。这或多或少源于我们长期以来对白蚁的偏见。实际上,白蚁并不都是坏家伙。我们常说的白蚁不是一种动物,而是一类动物,是蜚蠊目白蚁总科昆虫的总称。白蚁的生活习性因种类而异,有些白蚁严重威胁着人类日常生活,而有些白蚁是有价值的资源昆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