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学生超算大赛启动:挑战世界性难题,培养百万年薪超算人才

作者: 李晓慧

来源: 环球科学

发布日期: 2019-01-23

2019 ASC世界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启动,吸引了全球超过300支高校队伍参赛,赛题关注大科学问题和前沿科技,如全球气候变化的地球系统模式CESM和人工智能图像超分辨率重建SR。竞赛旨在培养超算人才,解决世界性难题,推动超算应用和生态建设。

2019年1月21日,2019 ASC世界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ASC19)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此次大赛吸引了全球超过300支高校队伍报名参赛,经过预赛决出的20强队伍将在4月21日-25日参加在大连理工大学举办的总决赛。此次的赛题延续往年的风格,继续关注大科学问题和前沿科技,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地球系统模式CESM、人工智能图像超分辨率重建SR成为此次竞赛的两道初赛赛题。

据ASC发展委员会主席、国家超算无锡中心主任杨广文介绍,最近几年,中国的超级计算机发展速度很快,在全球超级计算机Top500排行榜中,中国超级计算机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但是他同时指出,在超算的生态建设、超算的应用方面,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其中的关键在于人才。

ASC竞赛发起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浪潮集团首席科学家王恩东说,“往届的ASC赛题都涉及重大科学问题,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比赛能够激发大学生的聪明才智,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帮助科学家们更好的解决这些难题。”

在大气科学中,气候变化的模拟和预估研究是各国制定气候政策的基础,气候变化会带来怎样的影响,未来面临哪些风险,为了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现在应该做出怎样的选择?

这些问题都需要进行气候模拟和大量计算才能得出结果,才能找到答案。但是,据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助理、LASG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周天军介绍,目前全世界都面临着共同的问题:气候模拟和超算的协作不足。这导致气候模式的研发和模拟的执行远远落后于计划。

在此次竞赛中,其中一个赛题为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地球系统模式CESM,要求参赛大学生队伍利用超级计算机,推演工业革命开始前十年以及二十一世纪前十年全球气候变化的过程。

中国超级计算机的应用领域近年来不断拓展,从航空航天、气象预报、石油勘探等国家战略领域,逐步渗透到人工智能、基因测序、材料科学等领域。

从2016年开始,ASC开始推出人工智能赛题,从DNN、智能交通预测到机器阅读理解,再到今年的图像超分辨率算法,涵盖了不同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本次的人工智能赛题,要求参赛队伍自行设计图像超分辨率算法(Super-Resolution,简称SR)并训练相应的AI模型,利用超级计算机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80张模糊不清的图像还原成高分辨率图像,同时在相似度上符合标准。

“超算人才缺口很大,可以说是要多大有多大。”杨广文说,“超算博士的年薪已经达到百万以上。”发动机、飞机的设计制造、气候气象、材料科学、人工智能……超算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人才越发捉襟见肘。“我们也特别明显的感觉到产业对超算人才的需求和渴望。

”ASC组委会委员、浪潮人工智能与高性能产品部总经理刘军说,“过去,大学生毕业了,进入到研究生阶段,博士生阶段才可能接触超算,我们就考虑能不能把它提前,在本科生阶段进行。”在ASC举办的八年时间中,已经有超过7000名大学生参与比赛,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留在了这个行业中,他们或是继续深造,或是进入企业,或是参与到科研工作中。

UUID: a1a3de80-0346-40eb-aa2e-ecc51e6e9472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环球科学公众号-pdf2txt/2019/2019-01-23_世界大学生超算大赛启动:挑战世界性难题,培养百万年薪超算人才.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36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