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梁敬魁先生

作者: 陈小龙

来源: 中国物理学会期刊网

发布日期: 2019-01-21

梁敬魁先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化学家,长期在结构化学、材料科学和固体物理交叉前沿领域从事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研制出属首创核试验测温装置,在多晶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和相图测定方面取得了大量的创新性成果,并成功应用于新材料探索,是我国在这一领域的主要奠基人。

梁敬魁(1931—2019),著名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梁先生长期在结构化学、材料科学和固体物理交叉前沿领域从事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研制出属首创核试验测温装置,在多晶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和相图测定方面取得了大量的创新性成果,并成功应用于新材料探索,是我国在这一领域的主要奠基人。

梁敬魁先生深耕科研,成就卓越,著述等身,桃李盈门。而今溘然长逝,是国家和学界的不赀之损。大寒时节,魁星陨落,音容宛在,名垂千古!

梁敬魁1955年7月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物理系物理化学专业。1960年2月在莫斯科苏联科学院巴依科夫冶金研究所金属合金热化学和晶体化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苏联科学院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相当于欧美的Ph.D)。1984-1987年任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所长。现为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研究员,凝聚态物理专业和物理化学专业博士生指导教师、中科院资深院士。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发展和建设面临重重困难,迫切需要巩固新政权和提高国际地位。在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为了打破核垄断,抵制核讹诈,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国政府决定发展数量有限的核武器。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大气层爆炸成功后,核试验从大气层转入地下。1965年夏,国防科委有关负责同志来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提出地下核试验测温装置研制的科研项目。

要想准确的测量核爆炸的瞬时温度,测温装置要求离爆炸源的位置足够近,而且要在冲击波摧毁测温装置之前的极短时间内收集到全部的数据。这项国防任务的难度可想而知,常规的温度测量方法是完全行不通的,必须另辟蹊径。梁敬魁当时在物理所从事的是固体材料X射线晶体学研究,也就是利用已知波长的X射线衍射研究未知的晶体结构。

基于X射线晶体学理论,他提出了利用X射线通过已知结构的晶体分光法,反过来测量核爆炸时辐射波长分布的全新思路,根据黑体辐射Wien位移定律和Stefan-Boltzmann定律就可以计算出爆炸时的瞬时温度和能量随时间的变化。热辐射是以电磁波的方式传播的,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即光速,而冲击波是以声波传播的,因此在冲击波摧毁测温装置之前,在理论上完全可以实现对辐射分布的测量。

这一测量方案成败的关键在于如何选择和标定已知结构的分光晶体,并排除那怕是最微小的干扰,以实现对辐射分布的准确测量。他的这一总体思路周密可行,被国防科工委采纳作为一种测温方案。

这一项目对于梁敬魁完全是全新的研究课题,必须从设计测温装置开始,参加这一项目的全体同志夜以继日地进行各种实验,以确保测温方案万无一失。深知这是一项不可重复的一次测试,必需精心设计测温装置和进行准确标定。

在物理所工厂密切配合下,经历四年的千辛万苦,他们终于完成了地下核试验爆炸测温装置的研制。1969年9月23日,梁敬魁等人参与了中国第一次地下核试验,他们研制的测温装置在核试验中获得了成功,为国防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1978年,“核试验测温装置的研制”荣获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第一完成人)。

1981年,时任国防科委领导在信中曾提到“梁敬魁同志,在第一次地下核试验,用X光晶体分光法测定高温X光能谱。这个方法是可行的,也是当前一个主要方法……梁敬魁同志在这项工作中是有功的,应当给予奖励。”(见1981年5月19日,中科院学部大会期间,程开甲给陆学善先生的信件)。

UUID: 906d1980-ac10-458f-ab66-b88f603d7728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中科院物理所公众号-pdf2txt/2019/中科院物理所_2019-01-21_「转」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 送别梁敬魁先生.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197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