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纽大校长俞立中生于1949年,与新中国同龄。他历任上海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校长,2012年4月,被聘为上海纽约大学首任校长。去年12月,在接受中国教育在线专访时,俞立中指出,校长的责任是推动改变,让学校变得更好。他认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有数量标准,但这不是终极目标,现在是到了需要考虑一下‘影响力’的时候了。
他最后建议,中国的教育应该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人的发展上,让每个人的潜力得到更好的发挥,更幸福的生活。
俞立中提到,上海纽约大学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在高校,党委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是例会制的,经常会讨论很多问题,做不少决定。他一直在想,讨论的问题有多少是直接与学生有关的,有多少决定是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考虑的?说实话,很少。在上海纽约大学,讨论的问题几乎都与学生有关,着眼点是育人效果及学校发展可能对学生产生的影响。
以校园建设为例,上海纽约大学的建筑并不大,但在校园规划时,充分考虑了公共空间的布局,确保师生间、同学间的交流,让学生有足够的地方自修、交谈和休息。教室的格局一定要保证学生与老师的充分互动,增加了教师们的创造性,也促进了师生间的互动。俞立中认为,推动教育变革需要有创新意识和变革精神,思维方式改变了,观念改变了,才会有各种各样的政策措施,才会有探索行动。
在谈到教育国际化时,俞立中指出,教育国际化的认识不应该停留在人员流动和交流的层面。他反对表面化的评价,仅凭几个数据来判断是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他认为,中国的大学要把自己放到世界高等教育的大平台上去考量和审视,以决定自己的走向。教育的本质,就是为了让每个人的潜力得到更好的发挥,能够让每个人更幸福的生活。
俞立中还提到,中国基础教育在国际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尽管一直在改革中,但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还是很大。他认为,教育应该关注人的发展,教育发展到任何一个阶段,都不能忘记这个初心。如果中国教育坚持这个出发点,会得到大家认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