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期间,白蚁有助于植物生长。说到白蚁,人们对它的印象可不怎么好。因为它们啃食树木,是家具破坏者。但对于热带雨林的植物来说,白蚁却是它们的“救命恩人”。香港大学等机构的研究者发现,在干旱时期,白蚁的存在能够缓解雨林植物的缺水困境。经过白蚁持续筑巢活动后,土壤含水量可以提高36%,幼苗存活率也能比无白蚁活动地区高出51%。白蚁之所以有这么伟大的功劳,关键在于它们的打洞本领。
在干旱时期,白蚁会向地下挖洞几十米深,有利于土壤含蓄水分。学者们认为,随着气候变化,未来几年全球干旱将更加频繁。届时,白蚁可能在雨林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夫一妻制的动物更聪明。“一夫一妻制”是自然界中比较罕见的现象,全球只有不到10%的动物会像现代社会的人类那样只找单一的配偶。那么,选择了一夫一妻生活的动物会比其他物种更有优势吗?
近日,德克萨斯大学的一项研究终于为我们揭示了其中的规律。他们将老鼠、田鼠、鸣禽、青蛙和丽鱼五个“一夫一妻”物种同它们的近亲物种进行对比,结果发现,“一夫一妻”物种的神经发展、学习、记忆和认知基因的表达普遍更强。换句话说,一夫一妻的动物比它们多偶的近亲物种更加聪明。研究人员猜想,这是因为一夫一妻制要求个体间彼此迁就忍让,学会共同抚养后代。
全球每年渔业收获的20%被丢弃大海。
每天,世界各地都有无数海洋鱼类被打捞上船,但其中近20%并不会来到我们的餐桌。由于品相、身材不达标,很多鱼类被捕获后又被投回大海。残酷的是,即使回到水中,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很难存活。为解决渔业低效浪费的问题,欧盟近日出台了一项新政,要求渔船必须带回所有鱼获,不得丢弃。经济学家认为,新政能够倒逼渔业更高效地捕捞。不过,渔业公司却对此抱怨连连。
这是因为,如果不做舍弃,渔船将会更快地满仓,因此需要频繁往返海港卸货,耗费大量能源与时间。而更棘手的则是混合捕捞中的“木桶效应”:由于每种鱼被给予的捕捞限额不同,在今后的作业中,当其中一种已达限额时,渔船就必须收工返航,哪怕整个鱼仓并没有被装满。
基因可以预测人们寿命长短。决定人类寿命的因素有很多,经济水平、生活环境都有可能影响生命的长短。而就人体内部因素来说,基因则是决定寿命的主要因素之一。
来自爱丁堡大学的科学家调查了50多万人的基因数据以及他们父母的寿命,发现了人类基因组中的12个区域对寿命长短有重大影响,其中有5个位点是新发现的。这些DNA位点大多与致命疾病相关,包括心脏病、脑部疾病和吸烟引起的疾病。在此基础上,科学家们发明了一套评分系统以预测人们的寿命长短。在寿命评分系统中,得分排名前10%的人可能比后10%的人平均多活五年。
鼻子是如何闻到气味的?
人类的鼻子可以区分一万亿种不同的气味,这需要1000万个专门的神经元合作完成,背后更是涉及400多个专用的基因家族。如此复杂的生物机制,让科学家们一直搞不清楚这些嗅觉基因和神经元是如何协同工作的。不过,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获得了一些新进展,他们在《自然》杂志发表研究表明,染色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人们对气味分子的识别和记忆。
研究人员采用了被称为原位Hi-C的新基因组测序技术以绘制基因组的3D图谱,通过这项技术他们发现:位于不同染色体的嗅觉受体基因簇会相互聚集在一起,而后,特定的受体基因被激活以识别信号分子,进而产生嗅觉。这项研究提示我们,基因并不仅仅在原位产生作用,染色体的3D结构也可以让不同染色体上的基因协同作用,产生更复杂的功能。
长时期看屏幕真的会降低幸福感吗?“别看手机了!难道不知道手机多伤害身体吗?
”几乎每个孩子都被家长如此训斥。其实在身体健康之外,家长更担心电子屏幕会让孩子依赖成瘾,或是导致心理问题。但是,这种猜测究竟有没有科学的依据呢?近日,哈佛大学实验心理学专家就此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电子产品使用和幸福感之间确实存在负相关关系。也就是说,看屏幕时间越长,幸福感越低。不过,这种影响程度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比起电子产品的使用,酗酒、吸烟带来的心理健康危害要大得多。
人类首次在月球种植植物,只是已经被冻死。1月15日,中国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发回了月面微型生态圈内棉花种子发芽的照片,这是人类首次在月球表面进行生物生长实验,也是人类向长期太空试验的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嫦娥四号”1月3日在月球背面成功登陆,它搭载了包含棉花种子、马铃薯种子、拟南芥种子、酵母、果蝇卵等生物,以及水、养分、土壤等非生物的密封容器,该容器内试图自行形成一个能自给自足的环境。
不过,据Space.com报道,1月16日,发芽的棉花由于月球背面夜晚温度过低(低至-173摄氏度)而死亡,而其他植物种子并未观察到发芽迹象。《科技日报》1月19日的报道显示,生物科普试验载荷已经断电,所携带的六种生物将结束本次科普试验使命。另外,这次载荷并未携带电池,更没有保温系统,科普是本次载荷项目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