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动手,你也能有自己的“史莱姆”

作者: 曳尾菌

来源: 果壳

发布日期: 2019-01-19

本文详细介绍了黏菌的生物特性、生活史及其在实验中的应用,包括如何培养黏菌和进行迷宫实验,展示了黏菌在自然界中的独特地位和科学研究价值。

《关于我转生后变成史莱姆这档事》这部动画已经火了三个月,大家对萌王的热爱有增无减。史莱姆是英文slime的音译,指的大概是类似臭臭泥那样泥状、粘液状的东西。史莱姆和烂泥的区别大概在于它有生命吧,现实中确实有这样一类生物——slime mold,黏菌。初识黏菌,有人或许会对这个名字发怵——黏黏的菌,这是什么?但请相信我,只要看过照片,你就一定会被它深深吸引。

广义的黏菌有真黏菌、网黏菌、网柄黏菌、集孢黏菌等,其中最为人们熟知的是真黏菌(即原质团黏菌),包括发网菌、绒泡菌、团网菌、筛菌等广受喜爱的种类,它们在分类系统中隶属于黏菌纲。黏菌的一生,是变化的一生。黏菌和真菌一样,繁殖期能从子实体释放出用以繁殖的孢子,但两者在分类上尚有距离。黏菌孢子一般呈球形,在合适的环境中开裂成V形或在壁上出现小孔,然后从中释放出黏变形体。

黏变形体长度在10微米左右,长得像变形虫,如果在水环境中,黏变形体会变成带鞭毛的“逗号状”的游动胞。游动胞和黏变形体能互相转化。子实体典型形态,由孢囊和孢囊轴构成,孢囊中的孢子附着在网状的孢丝上。两个黏变形体(或两个游动胞,或一个游动胞与一个黏变形体)融合可以形成合子,合子中的细胞核连续进行有丝分裂,变成多核的、被称为“原质团”的一大坨合胞体。此时黏菌进入营养期。

原质团没有细胞壁,外面包裹着一层胶质的鞘,通过吞噬食物颗粒获得营养,还能做可逆的往返流动。原质团通过不停地爬行、摄食壮大自己,然后在合适的条件下经历质配、核配、减数分裂形成单倍体的孢子。孢子有细胞壁,包裹在具有一定形态的子实体中,成熟后被风、水、动物等媒介散布开来。黏菌生活史示意图。图片:M. Piepenbring;汉化:物种日历。

看,黏菌其实是一类很奇特的生物,营养期很像变形虫,而繁殖期又像真菌。黏菌的原质团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原始型、隐型和显型。这三种类型的区别主要在于原质团大小、是否形成网脉、原生质颗粒结构是否明显。我们在纪录片中看到的那些白色或黄色的原质团都是显型原质团,科学家们最喜欢研究的多头绒泡菌、煤绒菌和针箍菌也都属于显型原质团。显型原质团是黏菌纲绒泡菌目的典型特征。

原质团呈网状结构,原质团中,原生质颗粒状结构明显,网脉中的胶体和流体很容易区分。原生质流能作节律性的往返流动。什么是往返流动?简单讲就是:先往前冲一段,速度从零增至最大,再慢慢降至零;然后往后缩,速度也是从零增至最大,再慢慢降为零;一前一后,循环往复。虽然是往返流动,但往前的时间总是长于往后的时间,因此在大的时间尺度上,原质团的运动仍具有方向性,其大方向的一端被称作扇面端。

至于为什么要做节律性往返流动,目前的研究众说纷纭,还没有定论。黏菌原质团成熟后,前缘为不透光的厚片状,又叫伪足。动动手,你也能收获黏菌。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跃跃欲试,也想自己养黏菌呢?不妨去野外潮湿处找腐烂的木头,最好是巨大的倒木。别嫌累,弯腰蹲下来仔细观察倒木靠近地面的那一侧,那里一般比较湿润,适合黏菌生长,而且可能会有平伏生长的真菌——真菌孢子是黏菌在野外最喜爱的食物之一。

然后,拿铲子小心铲下倒木的树皮,装在盒子里,带回家培养。黏菌很喜欢吃燕麦片和蘑菇,间杂着喂食,就能养得很健壮。记得要定期清理腐败的食物,清洗菌盆,更换清水。黏菌还爱吃什么?我曾试着喂过黏菌菠萝、橘子、香蕉、龙眼、西红柿,发现它迅速包围了香蕉,但是没有爬上去,就仿佛只是闻了一下味道却没有下嘴,最后我发现,我的黏菌只对西红柿不那么讨厌。再后来,我又喂过米粒、茄子、辣椒、胡萝卜,发现它很喜欢吃熟的米粒。

黏菌对不同的蘑菇也有偏好。我选了香菇和平菇两种,香菇放在下图左边中间,平菇放在右下角。一天后,黏菌吃光了平菇,而香菇却在角落里独自开伞了,似乎我的黏菌更爱吃平菇。于是我在盒子(下图右上角)又放了一个很大的平菇,注意它一晚上的变化。嗯,看来我的黏菌是真的很爱吃平菇了。除了看它吃,其实我们还能用黏菌实现很多有趣的小实验。

我在方盒子中放了一块吸饱了水的海绵,然后夹一大块附着黏菌的燕麦片放在左上角(如下图),并在右边摆放燕麦片。想起冬季夜空最耀眼的猎户座,于是我就用燕麦摆出了一个“猎户座”。在食物的召唤下,黏菌一路向前:当黏菌老巢发霉,散发出很多霉菌孢子,变成了黏菌的食物。最后,黏菌网络已经基本固定,并在大网格间继续形成小网格:你或许在纪录片中看到过黏菌走迷宫和模拟人造交通网络布局的片段。

黏菌没有神经系统,却有着令人难以想象的“智慧”。正好,我也用我养的菌菌做了一次“走迷宫”的实验,所用材料都能买到:用注射器往迷宫里灌入刚煮沸的水琼脂,待其冷却凝固;夹2颗爬满黏菌的燕麦片放在正中间(其实本该放在左下角的入口处,但是迷宫的“路”太窄,燕麦片放不进去);左、右终点各放半颗燕麦片。上下滑动下图,你能感受到黏菌找燕麦的“纠结”的过程:黏菌之所以能找到燕麦片,与它的习性有关。

黏菌生长需要适宜的湿度,它在干燥的条件下会死亡或是形成菌核(即休眠状态),所以当我将黏菌原质团放进迷宫后,它会紧贴着饱含水分的水琼脂表面爬行。当它刚到达一个新环境时,会自由地探索新空间,在此过程中,外层的胶质鞘脱落,留在琼脂表面,作为标记,而黏菌会避免碰到自己留下的标记,因此不会走重复的路线。

理论上,当黏菌布满整个迷宫后,就会找到两颗新鲜的燕麦;此后,黏菌会用最短的线路连接它们,再收回多余的路线,这样最节约能量。失误的是,我加入黏菌的量太少,原生质不足以布满整个平面,因此我们能观察到更有趣的现象——走歪路。我拍的这组走迷宫的过程,能看到原质团曾经几次掉头换另寻他路。这似乎是一种“试错”机制。

对一定量的原质团来说,当其他条件一致而空间无限大时,它会向每个方向前进一段距离,如果没有找到食物,便会撤回原生质流,转向其他方向前进;而它“试错”的这段距离,或许与原生质总量、路面宽度、环境的温、湿度及光照都有关系。这是一个未完成的“人造交通网络布局”实验。原理和走迷宫一样,当黏菌找到食物后,就会留下最短的路线,收回其他路线,最后剩下的网络就是连接所有点(确保吃到所有燕麦)的最优路径。

最后当然是喜闻乐见的美图环节。本文是物种日历特约稿件,除标注外图文均来自物种日历作者@曳尾菌。长得像史莱姆的还有啥?不用转生,这个世界也有“史莱姆”。看上去美味,但也可能是最强精神污染。本文来自果壳,欢迎转发。如需转载请联系GuokrPac@guokr.com。

UUID: b896e428-8c71-4cad-bdad-3a3bd13aaaa3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物种日历公众号-pdf2txt/2019年/2019-01-19_动动手,你也能有自己的“史莱姆”.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68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