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食用又是入药,人类是不是嫉妒我们自带眼妆?

作者: 文介

来源: 物种日历

发布日期: 2019-01-08

本文介绍了黑眉锦蛇的历史、分布、特征及其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以及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濒危现状,呼吁保护这一物种。

在人类用钢筋水泥建造的城市森林中,蛇类已然成为稀客,它们或隐匿于城中公园,或徘徊于城市边缘,设法避免与人类正面接触。但在历史上,蛇类曾是人类生活区周边最常见的动物之一,纵观世界各地文明发展史,总能找到它们留下的蛛丝马迹。早在公元前1600多年的殷商时期,我国古代先辈就已在甲骨上刻绘下指代“蛇”的单字,成书于战汉时期的《尔雅》首次对蛇的种类予以文字记述。

不过,除了老百姓口口相传的俗名外,在古书中拥有姓名的种类却寥寥无几。但有一种名为“黄颔蛇”的无毒蛇却屡次出现在各个时期的典籍之中,而这黄颔蛇即是我们今天的主角——黑眉锦蛇(Elaphe taeniura)。

1861年,美国古生物学家爱德华·科普(Edward Cope)根据采自中国浙江省宁波地区的标本描述了黑眉锦蛇。其分布范围东起日本琉球群岛,西至印度东部,北连我国东北华北交界,南抵印尼苏门答腊岛,几乎涵盖东亚、东南亚的大部及部分南亚地区。如此大的地理跨度,不同地区的个体在分子遗传和表观遗传上均已出现分化,目前学界已承认多达9个亚种,不同亚种在体型、头体色斑、舌颜色等都有显著差异。

通常,黑眉锦蛇全长可达2米以上,属游蛇科中体型较大的种类;体色大多以黄色或黄绿色为主,体前段背面具若干“工”字形深色斑,体后端两侧呈黑褐色带纹延伸至尾末,其种本名taeniura即为“有条纹的”之意,因其眼后有一道标志性的眉纹而得名。但是,“黑眉”却不是黑眉锦蛇的独有特征。蛇类中拥有类似贯眼纹的种类不在少数,而且所在的类群的系统关系亲疏远近各不同。

另外,许多哺乳动物在眼周也有类似的深色斑块,例如我们非常熟悉的大熊猫。关于贯眼纹的作用也存在诸多假说,例如隐藏目光、增强个体识别、吸收紫外线保护眼睛等等。但是,蛇类并不依靠视觉进行信息交流,所以上述假说似乎并不适用,仅有学者提出可能与模糊头部轮廓有关,具体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探究。

从分布范围上看,黑眉锦蛇差不多算得上是中国分布最广的蛇类。

在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内,除黑龙江、吉林、山东、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这7个省区未见报道外,其余省区均有分布,称得上是“国产无毒蛇”的代表物种。在北方,很多老百姓视蛇为“保家仙儿”,尤其对黑眉锦蛇这样的大型蛇类更是敬畏有加,不敢伤害。蛇也不惧怕人类,经常造访村舍,砖土结构的围墙是蛇类晒太阳的绝佳场所,人类的生活垃圾引来老鼠,也为蛇类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

黑眉锦蛇虽然不常出现于水边,但栖于其他诸多环境,在高海拔山区、平原、沿海低地甚至溶洞中均有分布。它们于白天活动,摄食范围十分广泛,啮齿类、鸟类、鸟卵、蛙类均在食谱当中,而生活在溶洞的亚种则主要以蝙蝠为食。在发现猎物后,它们首先会将躯体前段弯曲呈“S”形,随后迅速出击,用身体将猎物像拧麻花似的紧紧缠起,猎物通常会因缠绕引起的循环衰竭或脊髓损伤而亡。

话说,把“黄颔蛇”这一古籍中的名字安在黑眉锦蛇的头上,可还是经历过一段波折的。“黄颔蛇”一名的文字记录最早可追溯至西晋何曾所著的饮食著作《食疏》。到了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将其记述为:“黄颔,黄黑相间,喉下色黄,大者近丈。皆不甚毒、丐儿多养为戏弄,死即食之。” 清末徐珂的《清稗类钞·动物类下》对黄颔蛇外形与习性的描述更为详细,“黄颔蛇,色青绿,长者至六尺余,背有黑线四条。

其行迟缓,无毒,常入人家捕鼠食之。” 可见黄颔蛇应是一种下巴呈黄色,体色黄黑相间或呈青绿色的大型无毒蛇。

但千百年来,凡提及“黄颔”之处,多与药、食相关,持续多年被捕捉、利用加上栖息地丧失,致使黑眉锦蛇野外数量持续下滑。2016年公布的《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中,曾是中国最常见蛇类之一的黑眉锦蛇却被评估为濒危(EN)等级。把最常见的物种逼到濒危,是人类令人羞耻的“成就”,我希望读到这篇文章的各位读者,无论你是与我一样的爱蛇之人,又或是恐蛇一族,能做到不伤害,就是向保护迈出的第一步。

UUID: a9d4b7ae-00ce-450f-a872-907bdeeb2a98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物种日历公众号-pdf2txt/2019年/2019-01-08_又是食用又是入药,人类是不是嫉妒我们自带眼妆?.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61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