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里的草根美食

作者: 刘国信

来源: 百科知识

发布日期: 2019-01-04

本文详细介绍了红薯的历史、营养价值、食用注意事项以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多种用途和美食制作方法,展现了红薯在中国饮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冬季是烤红薯飘香的季节。随着气温下降,街头香喷喷的烤红薯,自然成为大家的心头爱。

红薯,学名叫番薯,还有甘薯、地瓜之称,不但在世界各地广泛栽种,而且被公认为味美价廉、粮菜兼用、老少皆宜的健康长寿食品。对今天的中国人来说,红薯更是司空见惯的食材,从正餐到甜品都能见到它的身影。特别是在冬季,烤得焦糊流浆的红薯,看上去诱人,吃起来香甜,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冬日美食。

红薯是旋花科植物番薯的块根,虽然原产于中南美洲热带地区,但是在农作物界扮演着风云角色:它从美洲远渡重洋,以谍战片般的方式传入中国,不仅种遍了全国各地,还一度成为救荒的主粮。

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16世纪,多条通往新大陆的航线陆续开通。其中有一条穿越太平洋,连通中美洲和亚洲的菲律宾岛。

初夏,船只乘着西南季风,从菲律宾马尼拉港北上,顺洋流航行至中美洲西海岸港口,贸易完成后,再顺着赤道暖流向西返航。当时的帆船航速有限,去程要6个月,返程也要至少3个月。炎热气候下,船上的储粮容易坏掉。商人们在中美洲发现了一种没见过的农作物——红薯。这些其貌不扬的块根富含淀粉,且易于储存,简直是远航储粮的上上之选。马尼拉航线的船只从中美洲起航时,又正好是当地红薯收获期,价格非常便宜。

于是,大量红薯被运上商船,漂流在茫茫大洋上。到了菲律宾,有人试着将船上没吃完的红薯种在地里,结果发现它很适应当地环境,既好种、又高产,迅速在菲律宾站稳了脚跟。

当时中国将菲律宾称作“吕宋岛”,中菲之间贸易也很频繁。在吕宋日益流行的红薯,也被中国商人看在眼里。1593年,福建大旱,引发大饥荒。在中菲之间跑生意的福建商人陈振龙,见到家乡灾荒惨状就动了心思,准备将高产的红薯引进中国,推广救灾。

当时菲律宾是西班牙殖民地,殖民政府严禁红薯出口。陈振龙冒着禁令,将几尺红薯藤绞缠在绳子里,躲过了西班牙人的检查,带回国交给福建巡抚金学曾。金学曾对陈氏的义举大加赞赏,让他先行小规模试种:7月种下薯藤,仅仅4个月后挖开土壤,就收获了大大小小、“味同梨枣”的红薯。金巡抚大喜过望,下令在福建各地栽种红薯,大获丰收,成功解救了闽地饥荒。从此,红薯正式进入中国人的食谱。

明代《本草纲目》记有甘薯“补虚乏,益气力,健脾开胃,强肾阴”。据现代科学研究,红薯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有“长寿食品”之誉,曾高居“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食品排行榜”蔬菜榜之首,被列入“抗癌蔬菜排行榜”。

从营养的角度讲,红薯真算得上是一种健康的天然食物。据现代科学分析测定,每100克红薯约可产生热能122千卡,含蛋白质2.2克、碳水化合物28.9克、脂肪0.1克、膳食纤维1.2克、磷50毫克、钾166毫克、钠71毫克、铁1.6克、胡萝卜素0.02毫克;也含有维生素B1、B2、尼克酸、亚油酸等物质,具有抗癌、降低胆固醇、预防冠心病、防止便秘、美容减肥等多种功效。

不过,万事都有两面。红薯虽好,可不能贪食,食用过多也会有副作用。研究发现,红薯中含有一种氧化酶,这种酶容易在人的胃肠道里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同时红薯含糖量也较高,如一次吃红薯过多,会使人产生腹胀、呃逆、打嗝、泛酸、排气等不适,因此,湿阻脾胃、气滞食积者应慎食红薯,消化不良、胃酸过多者也不宜多食。

同时,吃红薯应讲究科学,注意做到:吃熟不吃生。红薯中含有大量淀粉,其细胞外面包裹着一层坚韧的细胞膜,这是难以消化的物质,只有蒸熟煮透,才能被人体吸收;也只有如此,方能将大部分氧化酶破坏掉,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产生,使人减轻服食后的不适感。

红薯的块根除供食用外,还可以制糖、酿酒、制酒精,也可制取淀粉、粉条和凉皮,提取果胶等。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利用其富含淀粉、糖分的特性,做出五花八门的美味菜肴。比如,烤红薯、拔丝红薯、红薯饼、红薯粉、红薯丸子、湖北的“苕面窝”、四川的红薯粑、广东的红薯糖水……昔日传奇救荒粮,现在已经变成了餐桌上的百变美食。

UUID: 4af167ad-0f3f-4f58-8a61-5550a9ff4d7c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百科知识公众号-pdf2txt/2019年/2019-01-04_冬日里的草根美食.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52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