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颡鱼:美味的小鱼

作者: 少侠小黄鸡

来源: 物种日历

发布日期: 2019-01-03

黄颡鱼是一种美味且营养丰富的小型鲶鱼,因其肉质细腻、无鱼鳞和肌间刺而广受欢迎。随着养殖技术的进步,黄颡鱼已成为中国人年夜饭餐桌上的常见食材。

年关将近,在国人的传统里,过年是要吃鱼的,寓意“年年有余”。随着养殖技术的进步和养殖规模的扩大,中国人年夜饭餐桌上登场的鱼类种类也越来越多样,除了传统的鲤鱼、鲫鱼和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等鲤科鱼外,一种小型鲶鱼的身影也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中国人的菜篮子里,它便是今天日历的主角——黄颡鱼。

“黄颡鱼”这个名字或许听起来很陌生,但如果说起它的俗名:黄骨鱼,黄鸭叫,嘎牙鱼,昂刺鱼,黄辣丁等等,再来张特写,是不是能对上号了?

各地都有食用黄颡鱼的习俗,故而很少会出现类似鲤鱼这种因南北口味缘故,受欢迎程度呈明显地区化的情况。相反,因为黄颡鱼肉质细腻鲜美,既没有鱼鳞也没有肌间刺,更没有鲇的土腥味,在各地都是颇受欢迎的佳肴,无论是清淡的炖豆腐汤、拌豆豉清蒸,还是稍微重口味些的红烧、水煮鱼等做法即可,可谓是浓淡皆宜。

除了味道鲜美,黄颡鱼的营养价值同样很高。研究表明,黄颡鱼产肉率高于鲤鱼和罗非鱼,与鳜鱼相当,其中蛋白质含量约为16%,脂肪含量仅为1.61%,肌肉氨基酸含量约为14.75%,含氨基酸17种,其中必需氨基酸7种且含量占比颇高,总体成分在同组淡水鱼类中仅稍逊于鳜鱼,是名副其实的低脂高蛋白的优质食物。

黄颡鱼的好养分为三个部分:抗逆性强、易繁殖、生长快。黄颡鱼的适应性很强,广泛分布于各种水体中,自然分布遍及中国除西部高原及新疆外的各大水系,常栖息于水流缓慢、水草丛生的水底层,故而对水质要求并不高。它们白天很少活动,夜晚外出觅食。和它的远亲鲇一样,黄颡鱼也是贪婪的机会主义者,食性杂偏肉食,幼体以小型水生昆虫为食,成体则对小鱼小虾统统来者不拒。人工饲养下,对饲料的接受度也很高。

UUID: ddc57037-ebbc-47a4-a3e4-5a3339110956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物种日历公众号-pdf2txt/2019年/2019-01-03_可知盘中鱼,活时嘎嘎叫?.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48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