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万圣节之夜就是今天晚上啦。传说,“鬼怪们”会趁这天返回“人间”,人们熄灭炉火、烛光,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为的就是吓跑黑夜中的“恶鬼”。如今,“扮鬼”本身似乎更有趣,纽约市每年都会组织万圣节巡游。吓没吓走“鬼”不得而知,不过,每年都有一些装扮让人“吓破胆”。对于小朋友来说,没有什么比同班同学一夜之间“变了模样”更恐怖的事了……台湾小姑娘因为扮成《千与千寻》中的无面男而红遍网络。
提到恐惧,这是一种我们面对危险或威胁时会产生的情绪。它不是什么舒适的体验,我们往往头皮发麻、全身发紧、心跳加速,甚至有喘不过气来的感觉。这是因为大脑在向全身发出“有危险!”这一信号。这时,我们体内的肾上腺素会激增,让身体处于警觉状态,为接下来是“逃跑还是战斗”做好准备。
其实,正是这种反应帮助人类生存了几千年,如果我们的祖先都是轮起胳膊往上冲的“无脑者无畏”类型,估计也就没有我们了……小时候,关灯睡觉就能让我们感到恐怖,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无论是小黑屋还是走夜路,很多场景逐渐变得不足为惧了。于是,我们开始主动制造恐惧——鬼怪、盗墓题材小说层出不穷;恐怖、惊悚电影轮番上映、鬼屋体验力求更加“逼真”。这些新型刺激成功激发了我们的恐惧感,也成为一些人长大后难忘的回忆。
要说恐惧这种情绪之所以演化出来原本是因为它有利于活命,如此说来,现代人追求恐惧感不是本末倒置了么?我们为什么会为了“主动被吓”而投入金钱和时间?为什么要找罪受?这些问题深深困扰着科学家们。最近,美国匹兹堡大学的认知神经科学家格雷格·西格尔(Greg Siegle)和社会学兼职教授麦吉·克尔(Margee Kerr)为此开展了一项研究,解开了恐怖带来快感背后的故事。
为了能收集到真实的数据,他们把实验地点设在了匹兹堡市外的一个“鬼屋”,这里声、光、电、“鬼”特效一应俱全,体验感一流,转一圈下来需要35分钟。当然,参与实验的262名游客都是自掏腰包“找罪受”的,并不知道自己是实验对象。参与者在进入鬼屋前和出来后分别完成了调查问卷,研究人员还用脑电图技术(EEG)对比了100名参与者的脑电波活动。
探险结束后,参与者普遍表示鬼屋“棒呆了”,自己玩完后非常兴奋,(相比进入鬼屋前)焦虑感减少了,疲惫感也消失了。而且,越是害怕“鬼屋”的参与者体验后越高兴,感觉不仅战胜了自己的恐惧,还加深了对自己的认识。EEG数据还显示,参与者的脑活动降低了(这不是什么坏事),进入鬼屋后,由于受到的“刺激”过于强烈,反而会让大脑“暂时关闭”、平静下来,心情也有所好转。
研究者解释称,一次印象“极其深刻”的鬼屋体验带来的收获感和跑完5千米或艰难攀上顶峰后的感觉类似,都经历了挑战未知、激发体能,战胜自己。这种恐怖体验会帮助人们获得信心,让我们觉得生活中其他烦恼都不值一提。另外,“鬼屋”、恐怖电影等提供了一个“真实”又安全有趣的场景,让我们“练习被吓”,加深对自己的了解,试探自己的承受底线,了解身体的反应。
研究者“建议”,如果我们想获得更刺激的体验,就要叫上朋友,大家“互相伤害”。和朋友一起体验鬼屋或是看恐怖电影会增加真实感,对方的反应也会激发我们的恐惧,一起“逃出劫难”的经历还会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当然,恐怖虽然听上去“好处多多”,却也不是所有人的精神良药。
虽然在肾上腺素面前人人平等,但由于个体基因表达、环境、经历的不同,大家对恐怖的反应也大不相同——有些人一脸冷漠,有些人乐在其中,也有些人可能无法承受,不管是哪种,都是正常的(请不要笑话胆小的同学)。这个万圣节,如果没有学业负担,不妨约上几个朋友一起去游乐园的鬼屋“散散心”,没准儿吓出一身冷汗、尖叫了一路过后,再拿起书本时思路变得更清晰了也说不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