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的原因也许是遗传,也许是环境压力,也许只是转瞬即逝的一种情绪。但无论如何你要相信,你一定会对生活重新燃起希望,那种感觉会让你如获新生。
宾·威廉姆斯(63)、艾伦·施瓦茨(26)、亚历山大·麦昆(40)、希薇亚·普拉斯(30)、恩斯特·海明威(61)、艾伦·图灵(41)、弗吉尼亚·伍尔芙(59)、文森特·梵高(37)。当你念完这张自杀死亡的名人清单时,可能已经在某个地方有人做了同样的事。世界上每40秒就有一个人自杀(每年合计80万人左右),自杀也成为美国人死亡的第十大原因。这到底是为什么?
新西兰奥塔哥大学的杰出心理学家杰西·贝林(Jesse Bering)在自传式作品《自杀:我们为什么杀死自己》(Suicidal: Why We Kill Ourselves)中写道:“使某些人产生自杀倾向的原因和他们的DNA一样多元化,一位专家就曾说过,造成自杀事件的原因‘五花八门,令人应接不暇’。”确实,我在上面列出的那张简短的清单里就包含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性格和不同性别的人。
在许多自杀事件中,抑郁症常被认为是罪魁祸首,然而大多数抑郁症患者却并没有自杀。“通常,自杀行为有大约43%的变化可以用遗传解释的。”贝林写道,“而余下的57%就要归结为环境因素了。”有些人天生遗传了自杀倾向,又被特殊的环境事件打击,所以就想“做个了解”这是1999年的电影《移魂女郎》(Girl, Interrupted)中的台词。
贝林说,自己是在青少年时期遭遇环境打击的。
当时,他是一位“躲在柜子里”的同性恋者,却不幸生活在“美国一个风气闭塞的中西部小镇”。他在学术生涯的巅峰期被解雇,事后又因为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再一次受到打击。可是,大多数受到压迫的同性恋者和倒霉的学者并没有想过自杀。“在绝大部分案例中,人自杀还是因为其他人。” 贝林说,“别人怎么想我们,或者在他们知道了一些令我们恼火的真相后又会怎么想我们?过分警惕这些问题,会点燃一场致命的火焰。”
和大部分人类行为一样,自杀有很多原因。我们很难从中梳理出预测力最强的几种变量,毕竟就连遭遇问题的本人也未必能分辨出来其中的区别。我们无法感知大脑中的神经是怎么发挥作用的,所以常常将这些内部问题归结为外部的原因。
就算那些体会过自杀意念(suicidal ideation)的人,也未必知道这种意念为什么会转化为行动。甚至,不确定会不会,以及什么时候才会转化为行动。
这个观点得到了拉尔夫·刘易斯(Ralph Lewis)的支持,他是多伦多大学的一位精神病学家,曾和癌症患者及其他即将死亡的人一起开展研究,他还在我的播客 《科学沙龙》(Science Salon)上和我探讨过他的著作《在一个没有上帝的世界里找到目的》(Finding Purpose in a Godless World)。
“许多诊断出抑郁症的人都认为他们的病根是一种“存在主义危机”(existential crisis),是他们找不到人生的意义了,或者对发生的各种事情感到无力,”刘易斯说道,“但这只是患者根据主观印象归结的原因,他们并不清楚自己真正的病因。”比如,在临床实践中,他发现很多病历,“在使用抗抑郁药物之后,危及生命的危机感几乎完全消失了。”
刘易斯指出,这种归因谬误(attributional error)相当普遍:“归根到底,我们都会将自己的精神状态归为错误的原因,比如把暴躁的情绪归为某人说的某句话,但其实是因为我们饿了或者累了。”在给自杀幸存者作咨询时,刘易斯观察到了一个现象,“他们会说:‘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我不知道当时在想什么。’这正是自杀预防非常重要的原因,因为在特定的情况下,人会执着地觉得人生,尤其是自己的人生不值一过。
但是几个月后,他们的看法就会变得和自杀时截然不同。有时候是因为服用了抗抑郁药物,有时候只是周围的环境发生了变化,还有时候甚至只是自己的内心发生了某种神秘的转变。”
如果你有自杀的念头,那就拨打当地自杀预防生命热线,或者给家人或朋友打电话。耐心等待吧,要知道,你很有可能会体验到内心发生的那种转变,并且因此对生活重新燃起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