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里的土味高科技,在非洲比比皆是

作者: 船长

来源: 不存在

发布日期: 2018-10-25

文章描述了非洲人民在没有稳定电力供应的情况下,如何利用各种创新方式为手机充电,以及这些现象如何反映了数字化时代资源分布的不均。

你知道么,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民,头上顶的不是水罐,而是发电机。尚未通电的广袤非洲大地上,有这么一群为了电而“迁徒”的人——每隔几天,他们就要走好几英里到附近的城镇,找到一家充电站,把手机留下,支付25美分~1美元的充电费来充电。在非洲农村,这基本是一个人半天的生活费。有时候排队的人太多,需要等上两三天。

手机在非洲已经司空见惯,许多人明明已经用上了2G诺基亚,墙上却没有插座,于是事情变得魔幻起来——有自带柴油发电机的人形自走电站,有脚踩单车运送电池的充电骑士,电插板是她的项链。在没有信号基站的地方,他们自己就是天线的一部分。廷巴克图的沙漠里,这个男人就是方圆几公里内的电之神。各种小电池、充电器散在毯子上,就像富商在炫耀自己的宝石。

就像一家商店同时贩卖曲率引擎和马车油灯,到底什么地方,才会把手机充电和维修电熨斗同时放在一起啊!?创造力这种东西,并不只因为没电才会被激发。假如你打开被称为“乡镇青年秀场”的快手,输入“高科技”三个字,会看到这些——无敌拉风的变色LED车,大棚里运西红柿的小轨道,老乡自制的硬核打桩机,骑平衡车检查流水线的女工。

人民群众无穷无尽的智慧,让我想起97年高秀敏和魏积安的小品《柳暗花明》,养牛大户魏亮亮说,他家头牛脖子上挂了BP机,躺在床上一呼,就能放牛。这些图在微博、Reddit上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土味赛博朋克。每次看到,大家都不禁发出沙雕一样的笑声。也许叫法不太贴切,但这里反映了一个很实际的问题:数字时代,在光鲜靓丽的大都会以外,普通人是怎么过的?

2014年的荷赛奖有一副获奖照片叫做《信号》(Signal),在吉布提的海边,非洲移民高举手机接收来自索马里的信号。摄影师John Stanmeyer在一次采访里描述了那个奇异时刻:“那晚,我在红海边散步,突然看到了这些人。我问向导:他们在干什么?对方并不觉得有什么奇怪,很自然地说:哦,这些人在找信号。

去黑市买一张索马里的SIM卡,站在沙滩上,不断挥手,运气好的话,就能收到索马里那边的信号——那儿的蜂窝网全世界最便宜,这样就能连上Skype,找到海外的亲人。”

这张照片很科幻,又让人心酸。在这里,真实发生着“未来已经到来,只是分布不均”。当我们讨论数字化的时候,有些地区是被自动排除在外的。

在我们无知且傲慢的臆想里,农村、山区,这些地方与高科技无缘;用智能手机的人,就应该是都市菁英,像科幻片里那样,用着谷歌眼镜,住在市郊88层的高级公寓里。但事实并不是这样。他们也有手机,也会上网、打游戏、刷社交网络,他们和我们一样聪明,但在资源有限的生活里,科技是分布不不均的。

也许用上了智能机,却没有电和信号,或者明明有了平衡车、无人机,却囿于生活水平的限制,只用它来担菜、种地、做农活儿。

拿非洲的“充电噩梦”来说,手机有了,配套设施却跟不上——许多非洲国家认为,在农村安装电网只亏不赚,没法收回成本;而在许多新闻中,你看到某某公司研发了新型太阳能电池板,免费发放给某个非洲地区使用,好像马上就能村村通电、万家灯火,但实际上,太阳能电池板缺乏可靠的配电网和融资方式,始终无法普及。

撒哈拉以南的49个国家中,手机用户有7亿,却有超过6亿人无法获得稳定的电力。

在他们生活中,某些部分,未来的浓度是100%,某些部分,却是0。骨骼清奇的电器改造,这种凑合在外人看来很是好笑,就像上个月突然火了的“赛博朋克2077沙雕图”。其实看久了,就会发现它们并不沙雕,因为里面有最鲜活、最真实的人间。这些照片展示了新旧共存的地方,人们如何努力生活,以适应这个数字化的时代。所谓的“未来分布不均”,所谓的high tech low life,不在小说里,不在游戏里,就在眼前。

这才是原汁原味的赛博朋克。

UUID: 986feb5a-d3f1-46b3-9208-9e172f245614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果壳公众号-pdf2txt/2018/2018-10-25_抖音里的土味高科技,在非洲比比皆是.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43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