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是计算机对人脑功能进行模拟的一门学科。当今人工智能发展势头正猛,未来有望在全球多个行业和场景下得到广泛运用。似乎在一夜之间人工智能从虚无缥缈的幻想成为了现实。脑科学作为现代生命科学的一个分支,在近年来得到了蓬勃发展。然而,长期以来脑科学人工智能是两门平行发展的学科,相互之间很少有交叉。我们认为,人工智能的下一波进步,很可能受益于脑科学原理对其的启发和应用。
我们希望脑科学与人工智能成为通识教育的基本课程,并促成两门学科的深入交叉融合,以引发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可以预见,脑科学和人工智能在未来将深刻影响人类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并推动人类文明走向一个全新的高度。《脑科学与人工智能的对话:基础与前沿》课程(以下简称课程),由清华大学药学院鲁白教授和医学院宋森教授以及洪波教授共同发起。
课程旨在介绍人工智能的基本内容及其一些前沿领域的进展,并从脑认知的角度推动人工智能的普及教育。课程中,将请人工智能各企业界的领军人士走进课堂,向学生介绍产业界最前沿的研究课题。在这门课上,同学们将有机会听到前沿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员和工业界领袖在各自擅长的领域与脑科学家就基本概念和现在热门话题的交叉对话。
课程自2016年秋季第一次开课至今,已经请来授课的人工智能各界领军人士有(按上课顺序列举):王小川、赵勇、李航、张峥、余凯、洪小文、孙剑、吴声、吴甘沙、胡郁、张宏江、宋继强、陈罡、焦可、马维英等。2018年课程第三讲本期主讲嘉宾王小勤,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教授。
王小勤教授1984年在四川大学获得无线电电子学专业学士学位,1986年在美国密西根大学获得电子工程及计算机科学专业硕士学位,1991年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博士论文研究的内容为语音类信号在听神经及听神经核内的编码机理及其计算机模型。
1991-1995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研究的题目涉及到听觉及触觉大脑皮层的信号处理机制以及大脑皮层的可塑性,并参加了语言障碍儿童康复系统的设计。1995年起任职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神经科学系及耳鼻喉科系,历任助理教授、副教授和终身正教授。
2008-2013年担任“清华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物医学工程联合研究中心”主任,2010-2017年担任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主任,2017年12月被任命为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首任主任。王小勤教授在听觉神经系统的编码机理研究中做出过若干重大的发现,这些发现对理解听觉大脑皮层的功能及病理机制有着重大的意义。
因他对“听觉神经生物学做出的杰出贡献以及开创了在语音通讯生理机制研究中的实验和计算方法”,于1999年获“美国总统青年科学家奖”。他所领导的实验室创立了使用绒猴(Marmoset)研究灵长类大脑神经机理的独特实验模型,开创了大量绒猴神经电生理和行为学研究的核心实验技术。
王小勤教授的研究兴趣包括大脑处理语音和音乐信号的神经机理,听觉系统在复杂声场中的工作原理,发声控制和听觉反馈处理的神经机制,以及听觉大脑皮层对电子耳蜗刺激响应和信号加工的神经机制。本期主讲嘉宾胡晓林,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2007年在香港中文大学获得自动化与辅助工程专业博士学位,然后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09年留校任教至今,目前是计算机系副教授。
他的研究领域包括人工神经网络和计算神经科学,主要兴趣包括开发受脑启发的计算模型和揭示大脑处理视听觉信息的机制。
在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 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 PLoS ONE, Neural Comput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Journal of Neurophysiology, 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 Frontiers in Computational Neuroscience等国际期刊和CVPR, NIPS, AAAI等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70余篇。
他是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的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