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2年,“航海发烧友”哥伦布从西班牙出发,一路西行寻找遥远的东方,最终却发现了美洲大陆。这是一次改变人类历史的航行。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当初跟随哥伦布一同航行的,除了3艘帆船、87名水手,还有一本非常重要的地图集——《地理学指南》。这本地图集的作者是生活于公元2世纪的地理学家克罗狄斯·托勒密。托勒密的《地理学指南》,书中详细说明了如何通过经度、纬度两种方法将球体的地球绘制到平面上,并以北为指标,由此后人绘制出了一系列的托勒密地图。
克罗狄斯·托勒密(约100年-170年)生于埃及,父母都是希腊人。托勒密自幼年起饱读各类书籍,他不仅是赫赫有名的地理学家,同时也是数学家、天文学家、占星学家和光学家,堪称“全能学霸”。托勒密一生写下了诸多著作,《地理学指南》便是其中之一。不过,同许多曾经被时间灰尘埋没的巨著一样,公元2世纪左右成书的《地理学指南》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
直到1300多年后,一个走街串巷收集古籍的神父,偶然间才在罗马都城发现了无人问津的《地理学指南》手稿。托勒密在书中详细说明了如何采用两种方法将地球投影到平面上,还提出了比例尺问题,并且明确了地图应该“上北下南”。直到今天,这些理论仍然是地形图和世界地图绘制的标杆。
托勒密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地图之父”,其创造的投影方法被誉为古代世界“最卓越的创造”,同时也为科学制图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