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都在搞锦鲤!你是不是也暗搓搓地转发了一堆活动,梦想着能成为锦鲤、下半生再也不用工作?不过,在你成功“变种”之前,还是先来了解一下,这种最受欢迎的生物到底是怎么来的吧。
锦鲤和金鱼都是人工选择的典型。它们的始祖是亚洲地区原产的鲤鱼和鲫鱼,只不过金鱼在中国被培育得千姿百态,锦鲤则是在东瀛发扬光大。一般认为,锦鲤最早是在十九世纪初期的日本新潟(xì)县开始人工培育的,现在的锦鲤品种大多也源于此。
而在中国古籍中,虽然在西晋时代就有饲养红鲤鱼作为观赏鱼的记载,而且诞生了“锦鲤”一词,多次出现在唐诗宋词中;但实际上,古代中国的“锦鲤”和现在风靡网络的锦鲤并不相同,这是两次完全独立的选育过程,两种“锦鲤”只是有着共同的祖先而已。
锦鲤的人工培育史普通的鲤鱼到现在色彩多变的锦鲤,并不是一步而成的。
在日本的文化、文政年代(1804-1830),新潟县有人发现了和普通真鲤颜色不一样、体色变浅稍微有些发红的鲤鱼,这种鲤鱼在现在的品系中被称作“铁真鲤”。这种突变对鲤鱼来说本是有害的,因为颜色变浅使其更容易被天敌发现并捕食,不过这碰巧迎合了人类的审美,于是开始被人工饲养和选育。
以此为基础,人们选育出红色的绯鲤;此后又培育出了浅黄色具有黑斑的早期锦鲤“别甲”(べっ甲);再之后,锦鲤的培育日渐兴盛,如今历经百年的人工选择,已经有十六大类百余种不同的锦鲤游弋于世界各地的庭院池塘中。锦鲤的培育和交易已经形成了一个十分完备的产业链。
锦鲤的体色大体有红、白、黄、橙、黑、蓝几大类,体表多变,美丽的色斑是其魅力所在。
在诸多的品种名中,有很多词语是用来形容锦鲤形态特征的,通过这些词我们就能感受到锦鲤的多种多样——写:黑底色上的大块色斑,白色的叫白写,黄色的叫黄写,橙色的叫绯写。别甲:红黄白等底色上的小块黑斑。浅黄:不是真的浅黄色,而是背部鳞片蓝色带白边,体侧红色或橙色。衣:浅黄和一些其他品种杂交的后代,大多有蓝色的斑纹。白:在黑色的锦鲤身上有白色区域。松川化:纹理会随季节变化。棒:身体黑色背鳍带金银色。
兜:身体黑色脑袋上有金银色斑纹,和棒都是会被淘汰的类型。
上面说到淘汰的事,为什么锦鲤要淘汰呢?因为锦鲤的体色是突变和重组的产物,很多性状并不十分稳定,同一对父母的后代都会有不少差别,这是生物有性生殖所不可避免的。对于锦鲤的培育来说,这有好处也有坏处。
好处是有可能出现美观价高的鱼,除了那些纯色的锦鲤,其他只要有纹理的种类,每一条的体色都是独一无二的,人们也根据自己的审美给它们赋予了不同的价值,观赏价值高的锦鲤所占的比例是很少的。坏处也很容易理解,既然性状不十分稳定,有可能出现值钱的个体也就有可能出现没什么观赏价值的个体,比如金银棒、金银兜都属于此类。
在中国的饲养场中,这些不值钱的类型俗称为“土炮”,特别没观赏价值的就被淘汰了,稍微有些姿色的在市面上可以以很便宜的价钱买到。而与此相对的“御三家”,即昭和三色、大正三色、红白这三种锦鲤,则被认为是最名贵、最具观赏性的,价格往往也是最高的。
锦鲤能长多大虽然,想养好锦鲤需要在饲养过程中比较用心,有的时候还需要采取一些特殊手段,诸如通过调配饲料比例等来维持体色亮丽——不过不管再怎么培育,锦鲤的本质还是鲤鱼,它们生活习性和普通的鲤鱼并没什么太大区别,只是想要养活的话,并不困难。在日本,锦鲤会根据尺寸分“部”,例如15-20cm的就叫20部,20-25cm的叫25部,大于85cm的大鱼统称85超部。
只要水多、氧气充足,锦鲤就可以长到非常大,毕竟它们继承了鲤科出巨人的血统。很多品种长到85超部毫无压力,一米多也不成问题。之前,在天津就展出过身长145cm的巨型锦鲤,这已经和人类的身高处于同一个数量级了。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锦鲤的寿命可以高达数十年。据日本锦鲤振兴会的资料,日本名古屋女子大学校长越原公明在奥美浓白川村饲养的一条名为“花子”的锦鲤,生于1751年,死于1977年,年龄足有226岁。
同一个池塘中的其他锦鲤,在1971年调查时也都是身长超过60cm,年龄144岁到173岁的老鲤鱼了。至于判断年龄的依据,则是它们的鳞片:在地处北温带的日本,鲤鱼春天到秋天生长快,冬天生长慢,所以鳞片上也会出现类似树木年轮一样的生长纹。
锦鲤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特征,就是很容易建立条件反射——尤其是在和食物相关的时候。相信大家都见过池塘中的锦鲤:只要经常有人喂食,它们见着人影就会一窝蜂涌过去,也不管这次是不是真的有吃的。最后回答一个吃货们关心的问题:锦鲤可以吃,味道应该和鲤鱼差不多吧。但锦鲤作为观赏鱼养殖时会用各种药,而且不会注意休药期,从食品安全角度看,还是不太适合吃;而且,锦鲤的刺还有点儿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