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给大家看一个能说20门语言的小哥 Timothy Doner。他95年出生,今年23岁。他在课上和老师用中文讨论养宠物的问题。
除了母语英语,他能说法语、阿拉伯语、希伯来语(犹太人的一种语言)、波斯语(伊朗人的语言)、汉语、德语、俄语、印地语(印度的官方语言之一)、印尼语、土耳其语、意大利语、欧及布威族语(北美原住民的语言)、意第绪语(犹太人的一种语言)、沃洛夫语(黑非洲的一种语言,主要在塞内加尔使用)、豪萨语(非洲三大语言之一)、日语、荷兰语。此外还有拉丁语和希腊语。里面很多语言许多人连听都没听过。
他在17岁时拍的,他在视频里讲了20种语言。如果把他会说的语言所代表的国家涂上颜色,就是这样的——他对这些语言的掌握程度当然不会完全一样。从小学到大的法语自然是他最拿手的。至于阿拉伯语的程度嘛,有这样一件事。当时小哥上了一辆出租车,出租车司机是埃及移民。在和 Doner 用阿拉伯语交流以后,司机就在半路把车停了下来,打电话给埃及的家人,强烈要求小哥和他们通话,证明他这样的人确实存在。
小哥今年刚从哈佛毕业,主修的是远东语言文化。
他的妈妈表示,她学过很多年的法语,但是当法国人说话时,一定要把速度放很慢她才能听懂。至于他的爸爸,他说他曾在香港住过一段时间,学过一段时间广东话,但是他说他浸泡在当地语言环境里一周学20小时收获的成果远没有儿子一周学20个小时的波斯语得到的进步多。
2001年(6岁)时,我是个儿童演员,那时我除了母语什么外语也不会。6岁的 Tim Doner 不过呢,那时我就善于模仿别人的口音。因此我常去参加广播广告的演员试镜。这段做声优的经历让我初次尝试分解和模仿口语。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第一次学外语,学的是法语。但是,就跟着学校的教学法和教学进度学了2年以后,我没法和真正的法国人交流。
在13岁的时候,我开始对巴以冲突(以色列-巴勒斯坦冲突)感兴趣。为了进一步了解巴以冲突,我开始自学希伯来语。一开始,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学,所以我尝试听许多希伯来语的 rap 歌曲,记住里面的歌词,然后唱出来。然后,一有机会我就开始和说希伯来语的人交流,频率大概是一周或一个月一次。
就这样,在14岁9年级(2010年)的时候,我在夏校里开始学习阿拉伯语。一个月后,我就可以读写阿拉伯语,学会了阿拉伯语的语法,还有阿拉伯语的一支方言。从这时开始,我才发现学习外语是我的兴趣所在。后来我就开始学习印尼语、斯瓦希里语(非洲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语言)、印地语。
2011年3月24号,那段时间我患有严重的失眠,那时我在同时学习好几门外语,用的是外语教材和电视剧。学习外语已经成了我生活的重心。那晚,因为睡不着,我开始用电脑记录我用阿拉伯语说的会话,然后上传到油管上。第二天,我录了自己说希伯来语的视频。有人开始在我的视频下面留言,纠正我的元音发音。我可以和这些全世界的人交流,新世界的大门在我面前打开,从此外语学习从兴趣变成了瘾头。
实际上,从我的经历来看,语言学得越多,就会觉得学一门新的外语很容易。这听起来很反常识。其实,在学一个语系的多种语言时,你开始能理解你的语言和那个语系的语言之间的差异,你的学习策略也会变得更加有效。
17岁的时候,我在学校里学法语、希腊语、拉丁语和汉语。我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波斯语和阿拉伯语,并且自学日语。其他的语言我没怎么花时间练习,我大概靠一周看一篇文章,或者听一首歌这样的方法学习和保持不遗忘。所以,媒体里说我会20门外语,其实是有些夸张的。除了英语,我不敢说我“会”其他的任何语言。就算是英语,也有许多事情我是不知道的,更别提其他的语言了。
老实讲,有4-5门语言我用起来没什么问题,有2-4门语言我正在努力学,其他的语言我只是对它们的语法结构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从一开始浑然不知应该怎么学到现在,我总结出了一些学外语的经验,可以和大家分享。
在我的拉丁语课上,我读到了西塞罗(罗马共和国晚期的哲学家)介绍的一种位置记忆法(Method of Loci),这是一种记忆术。比如你要学习10个单词,你不要把它们当成单词去记忆,而是把它们整合到你的空间记忆中去。啥意思呢?比如我常去纽约联合广场,我只要闭上眼睛就能想起这个地方的每个角落。我把这个广场的每个角落都用一个单词命名。
也有人问我,学外语的时候,最难的是记忆词汇还是学习语法?对我来说,语法结构相对简单,记忆词汇和它们的发音反而更难。其实,我学每门语言就花大概几个月的时间,我不一定会把每门语言都学到很完美的水平。我认为,要把本国人说话时的韵律模仿得很像的话,至少要在那个国家住上一段时间,或者花大量的时间去学习才行。不过呢,听歌是纠正发音的一个好方法。
说了这么多,你可能会问,学这么多语言有什么用?
学普什图语(阿富汗的一种语言)和欧及布威族语这些没什么人知道的语言有意义吗?首先,纽约是个非常多元化的城市,你走在路上就可以看到中文的广告牌,土耳其的澡堂,俄文的书店。多一门外语可以让我多一次和这些人交流的机会。第二,我想用纳尔逊·曼德拉的一句话来总结我的学习动机。他说:“如果用一个人听的懂的语言和他交谈,触动的是他的思维;如果用一个人的母语和他交谈,触动的则是他的心灵。”
比如,如果你会几句波斯语,然后去伊朗人开的书店用波斯语问他们,这书多少钱?他们会告诉你,”Ghabeli nadaareh”。意思是,“它没价值。”这句话里包含着波斯人的文化——Taaraf,就是说2个人在交流的时候,每个人都想表达得比另一个人更谦逊。所以在伊朗人的语境里,直接告诉你这本书值多少钱是很无礼的行为,他们的脑回路是告诉你,“啊呀这本书不值什么啦,你这么漂亮,这么高贵就不要钱,给你好了。
”
同理,如果你想谢谢一个伊朗人,TA 会这么回复你,“Ghorbanet beram”,它的字面意思是“我要为你献出我的生命”。虽然有许多语言学家认为,语言不会改变你看世界的方式,不会有一门语言能让你成为数学天才,但是语言可以打开文化的大门,告诉你某个民族的人是怎么看世界的。在这个地球上,每2周就有一门语言消失,不再有人说这门语言。
你去上一门西班牙语课,去上一门日语课,或许并不能阻止这门语言的消亡,但是它却为你打开了一座文化大山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