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惊秋晚

作者: 刘汉杰

来源: 百科知识

发布日期: 2018-10-08

寒露是秋天的第五个节气,以露水的温度定节气。古人称九月为“季秋”,也称“深秋”“晚秋”“素秋”“暮秋”或“残秋”;又因为九月是菊花开放的月份,也称九月为“菊月”。寒露有三候:鸿雁来宾、爵入大水化为蛤、菊有黄华。寒露时节应适当多食甘、淡、润的食品,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乐观豁达之心。

在二十四节气中,有两个因露水而得名的节气:秋分之前的白露,以露水的颜色定节气;秋分之后的寒露,以露水的温度定节气。寒露是秋天的第五个节气。在古人看来,此时天气寒冷,露水将要凝结成霜,因此得名“寒露”。寒露是农历九月的节气,古人称九月为“季秋”,也称“深秋”“晚秋”“素秋”“暮秋”或“残秋”;又因为九月是菊花开放的月份,也称九月为“菊月”。

据《逸周书·时训解》记载,寒露有“三候”:“寒露之日,鸿雁来宾;又五日,爵入大水化为蛤;又五日,菊有黄华。”古人视先至的大雁为主、后至的大雁为宾。一候“鸿雁来宾”,意为最后一批大雁飞来。二候“爵入大水化为蛤”,“爵”即“雀”;“蛤”为蜃属,似蚌而小;“大水”即“大海”。因为蛤与雀的外在纹饰相似,古人主观地认为雀掉入海中变成了蛤,先秦农书《夏小正》中也有“雀入于海为蛤”的记载。

三候“菊有黄华”,“华”通“花”,意指此时菊花开出了黄花。寒露是深秋的节气。在古人看来,“秋,愁也”,秋天肃杀的景象给历代文人骚客留下了抒发感伤情怀的空间。宋代词人柳永有词《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怀念湘中故人,其中有“水风轻、苹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句,写出了秋景的萧瑟。唐代诗人元稹有诗《咏廿四气诗·寒露九月节》:“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千家风扫叶,万里雁随阳。化蛤悲群鸟,收田畏早霜。

因知松柏志,冬夏色苍苍。”诗人写过菊黄、雁归、群鸟化蛤后,以松柏明志收笔,伤秋之余,又给人一丝欣慰。寒露是农历九月的节气,九月的诸多自然现象也被古人注入了人文色彩。九月是鲤鱼最为肥美的季节,九月的风被称为“鲤鱼风”。南朝梁简文帝萧纲有“灯生阳燧火,尘散鲤鱼风”的诗句,后人解释称“鲤鱼风,九月风也”。九月有重阳登高的习俗,九月的黄河水因此也被称为“登高水”。

同时,古人又把九月的第一次骤冷天气称为“重阳信”。据清人顾禄《清嘉录》记载:“重阳将至,秋雨满城,凉风四起。人们以为这是立秋后的第一寒信,谓之‘重阳信’。”

寒露时节应适当多食甘、淡、润的食品,既可补脾胃,又可防治咽干口燥等症。此时身体最需要的是养阴补精,最忌阳气泄露,所以不要吃辣过多。早餐应吃温食,最好喝热粥。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应多吃些红枣、莲子、山药、鸭、鱼、肉等食品。

另外,精神调养也不容忽视,由于气候渐冷,日照减少,风起叶落,时常在一些人心中引起凄凉之感,出现情绪不稳,易于伤感的忧郁心情。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因势利导,宣泄积郁之情,培养乐观豁达之心是养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UUID: 0c4bdfcc-5982-4e24-83a3-5f3ef24a8fd4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百科知识公众号-pdf2txt/2018年/2018-10-08_寒露惊秋晚.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37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