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频繁现身的一种食用蘑菇,金针菇几乎出现在每一家火锅、冒菜、麻辣烫的餐馆内和烧烤摊上。除了“吃”以外,吃瓜群众对金针菇的认知了解更多则是“See You Tomorrow”这一特点,这是因为金针菇的子实体瘦长纤细而韧劲十足,纤维素含量非常丰富,在口腔不易被嚼烂,而人体消化道又不能消化纤维素,自然是吃进去啥样回归自然的时候也就那样了。
国人与金针菇的接触不仅仅在现代家庭厨房和各色餐馆中,早在唐代前后的《齐民要术》《四时纂要》以及元代的《农桑辑要》中就记载了金针菇的半人工栽培,在合适的季节把原木码放开或埋于土中,自然接种并洒水保湿,等待一段时间,然后就能收获金针菇啦。在当时金针菇被叫作“构菌”,大概因为用的木材来自于一类叫“构木”的树木。
在菌物分类学界,金针菇相对正式的中文名是冬菇,它所在的属Flammulina被称作冬菇属,属名在拉丁语中有“火焰”之意。这或许与该属物种野生子实体表面多为类似火焰的黄褐色有关,因此冬菇属曾经也被叫作小火焰菇属,而冬菇属的属长(模式物种)就是大名鼎鼎的毛腿冬菇(F. velutipes)。
在2015年,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杨祝良研究团队的葛再伟博士发表了冬菇(即金针菇)分类学地位的初步研究,发现在形态特征和DNA片段序列上,东亚地区的冬菇与发表自欧洲的毛腿冬菇有一定区别,但当时只能把东亚地区的冬菇确立为毛腿冬菇下的两个新变种——毛腿冬菇丝盖变种(F. v. var. filiformis)和毛腿冬菇喜马拉雅变种(F. v. var. himalayana)。
虽然我国古代就有记录对金针菇的半人工栽培,但在中国大陆地区对金针菇有记载的现代驯化育种始于1974年,当时从分离自福建的一株野生冬菇菌株驯化出了最早的栽培菌株——三明1号。三明1号与其野生祖先一样,子实体外表为黄色,然而现在市场上更受欢迎,售卖更多的则是白色品种。
作为木质腐生的蘑菇,金针菇的人工栽培相对简单,只需要富含木质素且碳氮比较高的基质就行。早在1928年,日本的森本彦三郎就开发出了用稻草、木屑和米糠为主料进行瓶栽的方法。人工栽培的金针菇长得纤细瘦长,则是因为暗光和高浓度二氧化碳条件使其不断向上生长去寻求自由,而无暇像野生同类那般长成一群自由快乐的矮胖子。
虽说冬菇属的物种是人畜无害的无毒食用菌,但有一种剧毒的野生小蘑菇却与野生状态下的冬菇外表很相似,这就是秋生盔孢伞(Galerina autumnalis)。更可怕的是,秋生盔孢伞与冬菇的分布生境一致,生长季节与冬菇也有重叠,这就极大增加了人们在野外误采误食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