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墙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逐渐形成了包括城门、角楼、马面、护城河、瓮城等较为完整的古代城市军事防御系统。由于历史原因,襄阳城墙已成为存世不多的古代城墙遗产,具有特殊的历史文化价值。在历史上,襄阳城也因其坚不可摧的城墙防御系统博得“铁打的襄阳”和“华夏第一城池”的美誉。
襄阳地处汉水中游、汉江南岸,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来为鄂西北著名的军事重镇。历史上襄阳南跨汉沔,北接京洛,西通巴蜀,为南北“咽喉”,扼守汉水交通要道,号称“天下腰膂”。
据史料记载,襄阳城墙始建于汉代,那时的城墙为夯土所筑,宋代时为抵御北方金人和蒙古人的铁骑,开始使用城砖包砌,同时修建了瓮城、马面、敌台、弩台等。元末时,城垣大部被毁,现在保存下来的城墙基本是明代建造的,东西城墙分别长2.2千米和1.6千米,南北城墙分别长1.4千米和2.4千米,最高处11米,最低处7米,宽5~15米。
护城河作为城墙的屏障,是古代城市防御系统的重要一环。襄阳护城河是一个依托岘山、襄水构建的自流系统,经城东北的响水洞连通汉江。早在宋代,护城河东、西、南三面的平均宽度就已超过180米,最宽处可达250米,遂有“天下护城河,以襄阳护城河宽度为最”的说法。
襄阳城墙的西北隅矗立着一座“城外城”,周长70余米,高11米,厚18米,内以土夯筑,外砌大城砖,平面呈方形,稍向外突出,东与襄阳城墙相连,城墙上“夫人城”三个大字苍劲有力,这里便是名扬天下的夫人城。
襄阳城墙南北主城门中轴线的正中部位建有“昭明台”,与古城墙一起构成了襄阳城内的重要防御体系。昭明台平时担负敲钟击鼓报时的职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钟鼓楼;战时则是俯瞰襄阳全城的中心制高点,是古城防御的重要堡垒。
襄阳城墙东南角有一座角楼名为“仲宣楼”,与“黄鹤楼”“晴川阁”“岳阳楼”并称为“楚天四大名楼”。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曾有大批文学之士投奔襄阳。期间,“建安七子”之首的王粲,便曾在刘表处为客卿,定居襄阳15年,所作《登楼赋》代表了建安辞赋最高成就,后世为纪念王粲,就以其字“仲宣”命名此楼。
襄阳城墙在设计建造过程中十分重视处理城墙与城市水利建设间的关系问题,为解决城内水系的进出与城垣防御之间的矛盾,保障城内居民用水,控制城内河道的水位,防止洪涝灾害,根据水量大小,在城墙诸多地段分别设置了水关、涵闸和涵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