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响,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不知不觉品鉴大闸蟹的最佳时节已经到来了。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大概是当下最火,知名度最高的螃蟹。随着冷空气的到来,空气日渐干燥,正值当季的大闸蟹开始成为饕餮食客们的宠儿。
中华绒螯蟹俗称大闸蟹、河蟹、毛蟹,是节肢动物门弓蟹科绒螯蟹属4种蟹类中个体最大的种类,甲壳宽可达8厘米,体重可超500克。大闸蟹的身体圆润,背部墨绿色,腹部灰白,而最明显的特征,莫过于那对内外均长满浓密棕褐色绒毛的蟹螯——绒螯蟹一名由此而来。另外,由于蟹螯看起来与连指手套颇有几分相似,它在英文中被称为“中国手套蟹”(Chinese mitten crab)。
大闸蟹是一种降河洄游性的蟹类,简单来说,就是生在海水,长在淡水。它们一生中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淡水中度过的,而“蟹至秋冬之交即自江顺流而归诸海”。每年大概这个时候,大闸蟹们性腺成熟,开始向大海迁移,换言之也就是它们膏黄最肥美之时。接近成熟的大闸蟹顺着河流向海水迁徙到河口近岸,等来年开春,在盐度和温度的刺激下,会抱对交配。雌性排卵后,受精的卵粒会黏附在腹部的刚毛上。
在自然情况下,虱状幼体需要经过三到四个月的时间才能孵化,孵化后的虱状幼体开始在海水中漂浮生活。大闸蟹一生只有一个繁殖周期,完成传宗接代的大事之后,便纷纷死去了。
中华绒螯蟹在中国的自然分布范围相当广泛,渤海、黄海和东海沿海诸省市均有分布。因为可以在海水与淡水中自由穿梭,与海洋相连通的江河湖泊中也都有它们的足迹,其中不乏远离海洋1000多千米的湖泊。
最初,中国大闸蟹的养殖基本依靠从自然界中捕捞的苗种,然而三种绒螯蟹蟹苗的混杂,以及环境污染和对近岸和河流的改造,让中华绒螯蟹的产量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这种情况直到70年代大闸蟹的人工繁殖成功才开始慢慢出现转机。
在中国以外,中华绒螯蟹的自然分布地仅有朝鲜半岛的黄海沿岸地区,本也相安无事,然而随着跨海交流的货轮的往返,这种平静的景象在上世纪初发生了改变。
1912年,大闸蟹首次在德国的河流中被发现。由于环境适宜、没有天敌的干扰和人类的捕捞,大闸蟹开始迅猛地繁殖起来。短短的几十年时间,它们就已经入侵到了泰晤士河、莱茵河等欧洲各大水系,四处泛滥成灾,挖洞破坏水利设施,排挤当地原生物种,成为欧洲各国生态管理者头疼的大问题。